馬迎輝
女兒小芊剛升入六年級,就時不時有朋友提醒我,該考慮孩子小升初的擇校問題了。我更看重離家近的普通市級中學二十中,我的想法不斷遭受來自各方的批判。孩子上的她爸爸的單位幼兒園,沒有學過早教英語,沒有提前認字,到了小學也是就近入學,我一直堅守著不擇校的想法。
直到有一天,孩子班主任找到我,鄭重地勸我為孩子找個好中學,說孩子基礎好有潛質(zhì)。緊接著,我的同學在一所重點中學附近租了房子,讓我?guī)Ш⒆又苣┮黄疬^去上輔導班。我終于沒有抵擋住擇校的洪流,跟上家長們“追?!钡墓?jié)奏。
經(jīng)過多方了解,我篩選了評價較高的幾所學校。我決定帶孩子參觀我看好的學校,讓名校的優(yōu)越條件打動孩子。這一招還真靈驗,孩子先是為附中漂亮的圖書館大樓驚嘆,又被外語學校的藝術團所吸引,對兩所學校都充滿神往。我趁熱打鐵,趕緊做戰(zhàn)前動員:要想上這兩所學校,就要在課余時間補習數(shù)學英語,隨時準備參加各種考試。
小芊三年級時上過奧數(shù)班,不到半年,她就問我,媽媽:“你想讓你的錢白花嗎?如果不想,就別讓我上了。因為我沒有興趣,根本聽不進去?!蔽也幌胱尯⒆佑X得學習是一種受罪,痛快地讓她的業(yè)余生活自由了。已經(jīng)遠離課外班多年的女兒聽說又要開始補習功課,面露難色,可還是答應了?;蛟S是對新學校的向往給了她動力。
最先傳來外語學校的選優(yōu)消息,這是一所貴族式雙語學校,硬件設施完美,收費也頗高,入學選拔程序極其復雜。第一輪選拔主要是拼證書,拼才藝,如果有含金量較高的獲獎證書,就可以提前參加重點班或才藝班的招生。我翻箱倒柜為孩子搜羅“資本”,三好學生、作文比賽的各種獎項、加上學生手冊的成績表,也湊了一本十幾頁的簡歷。等到了報名點,我才發(fā)現(xiàn),我精心準備的簡歷夾無論包裝和內(nèi)容都是如此的“簡陋”??纯慈思业暮啔v夾,封面是孩子的藝術照,里面不僅有奧數(shù)華數(shù)競賽的金獎銀獎,還有才藝表演的照片,簡直比大學生的求職簡歷還豪華。接待老師翻了一下小芊的簡歷說,孩子成績還比較穩(wěn)定,但是缺少有價值的證書,作文獎項不能優(yōu)先錄取。我又湊到藝術團的接待處前為女兒做“營銷”:我女兒是小學合唱團的成員,參加過大型演出。老師一臉漠然地答復我,現(xiàn)在鋼琴都不算才藝了,唱歌算什么才藝?起碼得會個比較冷門的樂器,比如小號、大提琴。
帶著疲憊失落和憤憤不平回到家,小芊小心翼翼地問我:“媽媽,我的簡歷是不是讓你特沒面子?”孩子的話令我吃了一驚,我連忙說:“沒有呀,你學習好,唱歌好,作文也棒,媽媽覺得你很優(yōu)秀。只是這所學校更想要其他特長的學生而已?!?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4/04/30/qkimageszhjjzhjj201404zhjj20140437-1-l.jpg"/>
之后不久,附中開始報名招生,這是一所老牌的重點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注重傳統(tǒng)教育。家長們大力追捧的是該校獨具特色的直升班。該班的學生用兩年時間學完初中三年的課程,然后直升本校高中,等于提前一年參加高考。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超強的學習能力和提升潛力。考試內(nèi)容類似公務員考試的題型,是測試邏輯思維的,對十二歲的孩子來說難度很大。
一周之后,附中發(fā)榜,8000多人參加考試,錄取80人。小芊的成績大概排在中上。不管考試內(nèi)容是否是最科學的,我認可附中的招生方式,起碼給所有孩子平等競爭的機會。而小芊顯然對這次考試有很多顧慮,她不停地問我:“這個考試是不是測智商呢,沒有錄取是不是說明我智商低?”我連忙解釋:“這只是學校采取的一種選拔方式而已,只能說明那些錄取的孩子更適合這個學校的要求?!币淮未蔚谋贿x擇,被拒絕,讓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了很大挫傷。
我每天繼續(xù)關注外語學校的公開招考信息,我覺得孩子課內(nèi)知識扎實穩(wěn)定,還是很有競爭力的??墒沁t遲看不到招考的公告。有朋友提醒我,別傻等了,還是托人找找關系,比等著考試更靠譜。有一天,孩子告訴我:“老師說了,擇校也需要家長們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媽媽,老師的話是什么意思呀?”我一時無語,不知如何應對孩子的追問。小芊的壓力很大,周末寧愿在家學習也不愿意出門,就怕在院里遇到熟人問起擇校的話題。
小芊爸四處托關系時,我悄悄地帶孩子去了趟二十中。在擇校沒有保障的情況下,我必須給孩子找好退路。那天是二十中的開放日,接待咨詢的老師對小芊的成績很滿意,歡迎孩子留下。二十中的校園中規(guī)中矩,面積不大,沒有什么花哨的設施。教學樓里干凈整潔,孩子們對參觀者熱情友好,看不出什么不良習氣。小芊遇到了幾個來參觀的同班同學,大家嘰嘰喳喳地議論著在學校的見聞。我和女兒最感興趣的是學校的校友風采櫥窗。原來有好幾位我們熟知的明星都畢業(yè)于該校,這對愛好文藝的小芊來說無疑是一味興奮劑。櫥窗里的校友們沒有什么著名學者院士熠熠生輝的名字,但是卻都有著幸福的職業(yè)和明媚的笑容,享受著不那么輝煌卻也平凡快樂的人生。小芊問我:“媽媽,二十中都考什么呢,我適合這個學校嗎?”我告訴她,這個學校不用考試,只要自己喜歡就可以上?!拔蚁矚g,我的幾個同學都要上二十中,我還是想和朋友在一起,而且這個學校讓我覺得輕松?!焙⒆拥脑捵屛乙幌伦忧逍蚜恕N以揪褪且o孩子一個輕松快樂的童年,培養(yǎng)出她簡單純真的性格??墒?,由于我一時虛榮心興起,將孩子卷入擇校的風潮,而這場風潮,差點卷走孩子的純真和自信。
小芊爸得知我們選擇了二十中之后,鄭重地問我,你確定不后悔嗎?我不敢給出確定的回答,因為,為升學而升學的風氣和懸殊的教育資源分配,是令我心懷忐忑的。我的心情就好似作家張曉風在一篇散文中寫道的:“我不曾搬遷戶口,我不要越區(qū)就讀,我讓孩子讀本區(qū)內(nèi)的學校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學?!裉烨宄浚医唤o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孩,多年以后,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此刻,我能確定的是,我愿意對我們的教育心懷希望,愿意把純真的心靈還給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