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霞
【摘 要】目的:探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針對性的護理方法。方法:2013.01—2014.01期間我院收治的290例老年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綜合分析,針對老年患者各自的心理特點,采取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結果:290例老年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對護理滿意率大為提高,住院時間縮短。結論:對老年心血管患者應采取必要的心理護理,能夠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老年;心血管??;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1948-01
The experience of 2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nursing of psychological analysis
Shao chunxia
(Peony District psychiatric hospital of Shandong Heze 2740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the nursing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method for 2013.01 - 2014.01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29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mental state,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adopt pertinent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asures. Results:of 29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receive effective treatment,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is improved greatly, shorten the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Conclusion: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hould take psychological care is necessary, can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words】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psychological nursing
據(jù)2013年9月27-28日召開的第三屆“中華老年心血管病年度論壇”統(tǒng)計,我國人口老齡化社會趨勢愈發(fā)顯著,預計2020年全國老年人將超過2.4億?!?】在影響我國老年人身體健康及導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中,慢性病居于首位,主要有心血管疾病【2】。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威脅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關注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提高其心血管疾病的診治水平,不僅使老齡人群極大獲益,更具有非常深遠的社會意義。2013.01 -20124.01我院收治29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現(xiàn)將其心理特點和護理對策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2013.01 -20124.01我院內(nèi)科收治29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其中高血壓32例,冠心病121例,心律失常18例,慢性心衰85例,風濕性心臟病34例;老年人僅患一種疾病27例,合并2-3 種疾病206 例,合并4 種疾病以上62 例,年齡60-88 歲之間;文化程度:文盲22例,小學105例,中學以上163例。
1.2 方法 對290例患者給予臨床隨時觀察,對其心理分類建立護理檔案,在此基礎采取行之有效的精心護理。
2 老年心血管患者常見心理特征
2.1恐慌、心神不寧 290例病患大多存在不同程度恐慌心理,尤其表現(xiàn)在入院之后第一周較為明顯。特別是農(nóng)村患者往往以為住院就是病情加重,加之自己平時對病情了解較少,家境困難,自認為自己是家人的累贅,增加了家庭經(jīng)濟負擔,精神壓力大, 對治療喪失信心 ,因而過分擔心產(chǎn)生恐懼和焦慮;老年心血管患者喜歡安靜,住院后環(huán)境發(fā)生較大變化,固有的生活規(guī)律被打亂,飲食、睡眠等較差,難以適應環(huán)境,從而加重其恐慌心理,臨床上表現(xiàn)為心煩意燥,寢食難安,不愿與醫(yī)護人員交流。
2.2 抑郁、消沉:抑郁、消沉是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較為常見的心理問題, 大多表現(xiàn)為慢性心衰和合并3-4 種疾病以上的老年患者。受制于多年疾病纏身,患者極度痛苦,感受到死亡的來臨,從而情緒消沉,乃至于失眠,精神抑郁,影響治療。
2.3 孤獨、落寞 這類患者大多缺少家人陪護,患者孩子少,或者孩子因工作原因不能長時間在身邊,患者罹患多種疾病,身體素質(zhì)較差,長時間不能外出活動,因此倍感孤獨,不善言辭、不愿與人交往,情緒低沉、落寞。臨床上大都喜怒無常,不大配合醫(yī)護人員。
2.4 盲從心理 一些慢性心衰3-4 期的老年心血管患者,由于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往往對醫(yī)護人員和陪護產(chǎn)生依盲從心理,能做的事情不愿做,事事依從,由此導致原有功能退化,不利于身心健康。
2.5 敏感狐疑 部分患者文化水平較高,對心血管疾病也有相當?shù)牧私?,非常關心愛護自己的身體, 期間若有不適,就以為病情加重,甚至懷疑醫(yī)護人員和陪護家屬故意隱瞞自己病情,所以對醫(yī)護人員的話語非常敏感,常常疑神疑鬼,情緒波動大.,從而影響治療和護理。
2.6 自尊、固執(zhí) 在收治的290例老年患者中,有不少是從企事業(yè)單位退休的公職人員,他們退休前有一官半職,在單位和家庭中地位較高,頗受人尊重。然而時過境遷,退休后由于社會地位的改變,探視的人少了,倍感冷落,難以適應,往往變得特別自尊,說話往往頤指氣使,表現(xiàn)得固執(zhí)、自私,易生悶氣,看去幼稚。
3 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心理護理
臨床上,我們結合290例老年患者的心理情緒反應,對每一位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 溫暖得體的話語 眾所周知,熱情、誠摯的語言是建立良好護患的條件,是整體護理的基本需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首先要取得病人的信任,和藹、熱情、真摯的語言會使病人產(chǎn)生安全感、親切感、信任感,護患之間能架起一座溝通理解、消除疑慮的橋梁。護士言語態(tài)度要體現(xiàn)平等相等原則,以理服人,多鼓勵,少批評,切不可惡語訓斥,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可靠、得以寄托、理解信任的護理環(huán)境。語言內(nèi)容要符合邏輯,語意要明確,語調(diào)要適中從而達到共鳴的效果;語言護理最能體現(xiàn)護理人員的職業(yè)道德,語言護理對患者心態(tài)健康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護理人員既要具備廣博的學識,精湛的技術,更要重視語言的規(guī)范修養(yǎng),舉止大方文雅,面帶微笑,嫻熟的護理操作技術及操作的輕柔適度,會給他們親切舒適的安全感;平時多深入病房,關心他們的疾苦,成為他們交談的朋友,憂他們之所憂,一切為他們著想,為實施有針對性的理護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3.2 實施有效的對應心理護理
3.2.1恐慌、心神不寧型心理護理 日常護理中,可引導這類患者加強和住同一病房的病友之間的交流, 減輕心理壓力以及對醫(yī)院環(huán)境的不適感【3】,積極鼓勵他們,穩(wěn)定他們的情緒,對他們耐心講解每天治療及護理的重要意義,引導他們配合治療。
3.2.2抑郁、消沉型心理護理 對此類患者應加強與他們的心理溝通,醫(yī)護人員要態(tài)度和藹,熱情親切,使他們感到家庭一般的溫暖;同時給予他們以科學合理的病情知識解釋,說明各種治療及護理措施的重要意義,打消他們的心理隱患,減輕他們的思想負擔。
3.2.3孤獨、落寞型心理護理 日常護理中,護士要主動與患者溝通,做好仔細觀察,及時把握患者的心理動向,從而進行心理安慰,在和諧得體的話語交流中,認真聽取患者的意見和想法,使他們感到老有所依,獲得精神支持,變得開朗、樂觀,樹立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
3.2.4 敏感、狐疑型心理護理 對這類老年患者,醫(yī)護人員都要給予耐心周到的服務,在進行各種檢查前應該向其說明目的和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避免患者產(chǎn)生緊張情緒,回答提問時果斷,不使用消極暗示和含糊的語言,既要靈活機動的向患者匯報病情,又要向患者積極介紹疾病的最新進展,變懷疑消極情緒為積極主動的情緒。
3.2.5 盲從型心理護理 對此類患者要給予熱情鼓勵,每當完成一個動作時,鼓勵他們,激發(fā)他們堅持下去的信心。
3.2.6 自尊、固執(zhí)型心理護理 醫(yī)護人員要把握好這類患者的心理,稱謂上可依據(jù)他們的職業(yè)特點來稱呼,善于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和認可,讓他們感受到人格的尊嚴,能夠積極配合治療。
4 結果
29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經(jīng)過針對性的心理護理,精神狀況得到極大的提升,與住院之初,他們的性格明顯變得樂觀開朗,人生態(tài)度積極向上。事實也表明,良好的心態(tài),比吃藥更能解決生理上的痛苦。290例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都有了很好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百分之百。
5 討論
結合29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心理護理,表明對老年心管疾病患者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既幫助他們恢復健康了心理狀態(tài),又加強了醫(yī)患之間和諧的關系;在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信心及機體免疫能力的同時,又,為其他疾病的護理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秀英,劉祚艷,龍納.老年護理學的新理念及發(fā)展趨勢.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25): 2977-2979.
[2] 李增金,于普林,時秋寬,等.北京市部分地區(qū)城鄉(xiāng)老年人便秘的現(xiàn)況調(diào)查.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0,20(1):1-2.
[3] 昝藝萍,李維萍.老年人用藥心理特點及護理干預[j].醫(yī)藥世 界,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