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舟
【摘 要】目的:研究探討血液、體液常見臨床標本分析前質(zhì)量的因素及控制對策。方法:隨機抽取2013年1月~9月來本院健康檢查的96例健康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8例,對觀察組研究對象予以干預措施,對照組研究對象不予以干預措施,3天后對兩組調(diào)查對象進行抽血檢查,比較兩組相關檢驗指標。結(jié)果:在白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尿酸、尿素氨、γ-谷氨酰轉(zhuǎn)移酶以及甘油三酯指標水平的比較上,二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受檢對象的飲食、運動以及用藥均為影響臨床標本分析前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對其進行合理干預是確保檢測結(jié)果準確的重要前提。
【關鍵詞】分析前質(zhì)量;體液;血液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1934-01
Factors of quality of clinical specimen analysi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common blood, body fluid
Chen Meizhou
(Laboratory of Hejiang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Luzhou 646200)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lood, humoral factors of quality analysis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 of common clinical specimens. Methods: 96 healthy pers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2013 January to September health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n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object to be intervention, the control group subjects don't intervene measures, 3 days after a blood test on the two groups the survey, compared with two groups of related index. Results: in 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platelet count, uric acid, urea, ammonia, gamma glutamyl transferase and triglyceride level, two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inspected object diet, movement and drug use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clinical specimen analysis of quality, reasonable intervention on the premise is to ensure accurate detection results.
【keyword】pre analysis quality; blood body fluid
隨著科學技術以及醫(y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各項先進的檢測儀器在臨床得以廣泛應用,實驗室檢測過程的質(zhì)量控制也得以完善,其水平也正逐漸提高。在血液[1]、體液臨床標本分析的過程中,分析前的質(zhì)量控制一直最為薄弱,其相關因素與受檢者有很大關系,患者自身因素帶來的誤差以及錯誤并不是精密儀器、嫻熟的技術可以彌補的,因此,血液、體液標本分析前的質(zhì)量,是確保采集數(shù)據(jù)正確、可靠的重要前提。本文以2013年1月~9月來本院健康檢查的96例健康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探討血液、體液常見臨床標本分析前質(zhì)量的因素及控制對策,現(xiàn)總結(jié)如下,僅供業(yè)內(nèi)參考。
1資料與方法
隨機抽取2013年1月~9月來本院健康檢查的96例健康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9例,女47例,觀察組男25例,女23例,研究對象平均年齡34.8±2.6歲,對照組男24例,女24例,研究對象平均年齡36.1±1.6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對照組:不予以任何干預措施。
②觀察組:為患者制定飲食方案,以素食為主;采血前三天內(nèi)禁止受檢者參加劇烈運動,使之得以充分休息;禁止調(diào)查對象使用藥物。觀察比較兩組相關檢驗指標。
1.3觀察指標
白細胞計數(shù)、紅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尿酸、尿素氨、γ-谷氨酰轉(zhuǎn)移酶以及甘油三酯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使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白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尿酸、尿素氨、γ-谷氨酰轉(zhuǎn)移酶以及甘油三酯指標具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下表1。
3討論
據(jù)相關報道[2],影響血液、體液常見臨床標本分析前質(zhì)量的因素包括標本采集前受檢對象的飲食、運動、用藥情況,受檢者的采集體位,止血帶結(jié)扎時間以及標本的運送與保管。本文以受檢對象的飲食、運動、用藥情況為研究條件,以2013年1月~9月來本院健康檢查的96例健康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探討血液、體液常見臨床標本分析前質(zhì)量的因素及控制對策。實驗中,我們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觀察組患者實施干預措施,為患者制定飲食方案,以素食為主,采血前禁食12小時;采血前三天內(nèi)禁止受檢者參加劇烈運動,使之得以充分休息;禁止調(diào)查對象使用藥物。結(jié)果顯示,在白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尿酸、尿素氨、γ-谷氨酰轉(zhuǎn)移酶以及甘油三酯指標水平的比較上,兩組研究對象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析其原因,飲食會影響很多生化指標,如尿酸、甘油三酯以及膽固醇等。高蛋白飲食會導致尿酸[3]、尿素值升高;高脂類飲食會致使機體內(nèi)甘油三酯水平大幅度升高;飲酒會導致γ-谷氨酰轉(zhuǎn)移酶以及尿酸水平升高。因此采集標本前控制受檢者的飲食十分重要。運動可以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因此會增加多種酶的活性,除此之外,白細胞、紅細胞計數(shù)以及尿酸水平等均會增高。因此,檢查前確保受檢者保持休息狀態(tài)十分重要。很多藥物會直接或間接對檢測結(jié)果造成影響,其對血、尿成分的影響十分復雜。甲狀腺素會導致膽固醇降低、血糖升高;膽鹽、巴比妥類、氯丙嗪會引起膽固醇濃度以及轉(zhuǎn)氨酶活性升高;還有很多藥物對檢測的影響尚不明確。因此,在研究血液、體液常見臨床標本分析前質(zhì)量的因素時,應充分考慮藥物影響。有與本組實驗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因此所觀察指標及其數(shù)據(jù)暫無可參考對象,希望今后相關研究者積極驗證。
陳德東等在影響血液[4]、體液常見臨床標本分析前質(zhì)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中提出,心理因素也會為血液、體液臨床標本分析前質(zhì)量帶來一定的影響。情緒緊張會導致機體血糖水平升高;激動、興奮的情緒會導致受檢者血紅蛋白以及白細胞水平升高,因此,患者在基礎代謝狀態(tài)下進行檢驗的結(jié)果較為準確,由于本組實驗研究對象的局限性,此結(jié)論還需今后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 龍成學.血液標本分析前質(zhì)量控制的影響因素[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45(19):149,156.
[2] 韓靜,錢芳,單彥茹.影響血液標本分析前質(zhì)量控制的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4(26):167.
[3] 孫彩虹,倪一鳴,余國偉.采血技術對凝血酶原的影響.實用護理雜志,2012,12(9):401.
[4] 陳德東,陳燕,陳明忠.影響血液、體液常見臨床標本分析前質(zhì)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福建醫(yī)藥雜,2012,28(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