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秀
摘要:美術生在農村普通高中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他們文化課基礎差,信心不足,文化課復習時間緊。教師可通過“忽悠”為學生確立目標、增強信心,使他們在最短時間內自信、快樂而又高效地復習,達到最大限度提升成績之目的。
關鍵詞:忽悠;美術生;文化課;成績
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指出,熱切的期望與贊美能夠產生奇跡:期望者通過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為達到其預期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期望與暗示能極大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和信心。教育是一種藝術,其中也包括“忽悠”的藝術。學習本來是件辛苦事,對文化課基礎較差的美術生更是如此。在“忽悠”中幫助學生鎖定目標,培養(yǎng)自信,激發(fā)學習內驅力,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高考復習中。
一、農村普通高中美術生現狀分析
1.有理想但缺自信
農村普通高中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家庭,他們既非“官二代”也非“富二代”,他們能吃苦,想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大學,同時,他們又都是升高中時的失敗者。自從經歷了中考的失敗以后,很多學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總以為自己很笨。但同時,他們很有理想,想借助自己的美術特長考上本科院校。
2.高考復習時間短
美術學生學習美術要花費大量時間,高三的第一個學期基本是學習美術,在美術聯考結束后才真正有時間、有精力投入到文化課的學習中。所以,他們從12月中旬的聯考結束到6月的高考,他們要用半年時間復習完其他文化生一年的功課。
3.基礎差且學習難以持久
美術生由于對美術很感興趣會努力學,但文化課是他們的弱項,學習興趣不大,所以剛開始時盡管會很努力學習,但由于基礎太差,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很難長久地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
如何在聯考結束后的半年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快速提升其文化課成績,讓學生們在這半年里,辛辛苦苦卻又快快樂樂地學,是擺在每個文化課教師面前的難題。
二、激發(fā)內驅力持續(xù)學習“忽悠”法
1.牧童青草“忽悠”法
青草是牛的摯愛,也是牽引牛一步一步向前走的誘因,吃到草是牛的目標。如何為不同的學生擺放好青草的位置,讓學生按照教師為他設計好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很重要。美術聯考結束后,往往需對學生進行摸底考試,讓他們對自己的文化課成績有明確的認識,當然,考試結果和一般文化生會有很大的差別,很多學生往往只考二、三十分。面對這種情況,必須給予學生信心與目標:“你們的地理基礎較扎實,所以提升的空間還很大,況且接下來有半年時間。這次考試達到40分以上目標的同學有X位,你們已經達到本次考試的要求,接下來的目標是期末考試達到50分。30~40分的同學有 X 位,你們雖然尚未達到要求,但距離也不大,只要努力學習,到期末可達50分。30分以下的同學還有 X 位,你們離40分的標準還有一些距離,雖然目前你們的分數不高,但只要你們肯努力學習,進步只是時間問題,你們的目標是一??荚囘_到40分?!备鶕W生的不同情況,為不同水平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讓他們在目標的誘惑與達成中享受成功的快樂,從而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
2.滾雪球式“忽悠”法
每年美術聯考結束后,總有那么幾位美術成績特別好、急著趕文化課的學生,他們總是很自覺地向教師請教學習方法,如何以這些學生為契機滾雪球式地帶動全班學生學習地理?首先教會他們制定地理學習計劃,根據計劃布置適當課外作業(yè)。地理學科的“讀圖、背圖、填圖”是經常布置的作業(yè),要求他們自己課外完成,自覺到教師這兒接受檢查,檢查合格后再繼續(xù)布置。剛開始往往只有一兩位學生,但不到第三天,他們的好朋友就跟著來了,“老師,您能不能也給我布置作業(yè)?”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負責任,往往很開心地接受教師的所有附加條件。時機成熟后就到教室征求學生們的意見:“由于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我們班目前有一半左右的同學要求布置讀圖作業(yè),而高考的題目又都出自區(qū)域地理的地圖中,還有誰要求布置課外作業(yè)嗎?”在滾雪球式的效應中,區(qū)域地理中的地物、地形、氣候、河流與水文及各種最令學生頭痛的地圖,都用課外時間全部解決。
3.泡沫“忽悠”法
溫家寶總理2008年在天津的達沃斯論壇上曾說“信心比黃金更貴重”,其實這句話同樣適用于高三美術學生的學習,只有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信心,才能激發(fā)其學習內驅力,開發(fā)學習潛能。由于美術生的文化課基礎差,對自己的信心不足,如何提升其自信心,鼓動他們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學習中,這是任課教師很傷腦筋的事情。對于學生來說分數是最有說服力的。在鼓勵信心上一般可采用泡沫“忽悠”法。美術聯考結束回校的第二個星期進行一次“摸底”考試,將前幾年高考卷中最簡單、得分率最高的試題組成一份所謂的“高考地理模擬卷”并在每個試題前注明哪里、哪年的高考題。由于試題簡單,大部分學生的分數不至于過低,在分析試卷前鼓勵學生:“同學們,這里的每一道題目都來自高考真題,其實高考題也不過如此,這次考試60分以上的有 X 位,50分以上的有X位……” 學生不知道這是份高考卷送分題的組合,所以學習信心大增。
4.丟芝麻撿西瓜“忽悠”法
由于美術生文化課復習時間只有半年,即使只完成一輪復習也來不及,如何用半年時間完成復習,只能有側重地以重點復習為主。如歷年的高考卷中關于地球運動的內容雖然有4分,但復習時花費時間長,而且復習后絕大部分學生還是不懂,即使學懂了考試時仍要花費較多時間,而且還很容易錯,所以對于這樣的內容往往就不復習,直接跳過。而關于氣候、區(qū)位分析等分值較高的內容則要花較多時間復習。由于舍棄了部分內容,學生感覺學習內容少了,信心也更足,這樣能使學生保持較長時間的良好學習狀態(tài)。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說人心中怎么想、怎么相信就會如此成就。你期望什么,你就會得到什么。只要充滿自信地期待并努力,事情就會順利進行。這也就是“忽悠”法所要達成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