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連民
雖然我們的課程改革已經搞了十多年,取得了很多成績,但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對過去的陳舊陰影揮之不去;有的老師有外人聽課時就設法往課改上靠,將課堂搞得很熱鬧,課改的元素有些生搬硬套很不自然,聽課的人走了又回到老路上去。根本原因就是解決不了改革的瓶頸問題。其一就是一些人內心浮躁急功近利,不調查研究,制定的課改方案大而空,操作性差;其二就是對新課改理念的理解有偏差,理解不深刻。我們重新審視十多年來八里罕中學走過的課改歷程,總結了成功的經驗與教訓,制訂了“N個一加三”課改方案,即指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為目的,在某個學科的教學中必須做一件事,如英語教學在一個學期內教師要求學生必須讀一本外語原著,就是其中的一個“一”。由于各學科“一”的個數(shù)不一樣,所以用“N”代替,這就是“N個一”;這里的“三”是指與“N個一”配套的三個措施:一是成立以加強教師培訓為目的的“專家工作室”;二是制定了以培養(yǎng)學生“合作、競爭、創(chuàng)新”三個精神為基礎的“小組合作學習與日常管理二元捆綁模式”課改方案,三是制定了以落實“分層教學為主要思想的“三段、三層、三清”制度。以“N個一加三”課改為抓手,從而推動學校各方面的工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增加了正能量。
一、“N個一工程”特色改革方案
為了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盡可能多地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最優(yōu)化。各學科全面實施“N個一”工程,即:
數(shù)學“八個一”工程:
1.要求每名學生每天自選一個好題以適當形式展示。
2.要求每名學生每學期有一次親自給全體同學講題或上課的機會。
3.要求每名學生或每個學習小組中的一名學生每學期有一次出考試題的機會。
4.要求每名學生或是每個學習小組每學期出一次手抄報或是板報。
5.要求每名學生或是每個學習小組每學期寫一篇數(shù)學小論文。
6.要求教師每學期組織一次學科知識競賽。
7.要求每名學生每天寫“好題或是易錯題積累日記”。
8.建議每班學生讀一種與學科相關的雜志。
物化生“九個一”工程:
1.要求每名學生每天自選一個好題以適當形式展示。
2.要求每名學生每學期有一次親自給全體同學講題或上課的機會。
3.要求每名學生或每個學習小組中的一名學生每學年有一次出考試題的機會。
4.要求每名學生或是每個學習小組每學期出一次手抄報或是板報。
5.要求每名學生或是每個學習小組每學期寫一篇科技小論文。
6.要求教師每學期組織一次學科知識競賽。
7.要求每名學生每天寫“好題或是易錯題積累日記”。
8. 要求每名學生對教材中出現(xiàn)的每一個重點實驗,至少親自做一次。
9.每名學生每學期讀一種與學科相關的雜志。
政史地“九個一”工程:
1.要求每一節(jié)課課前安排學生講一個與政史地有關的小故事或是講一段科普知識。
2.要求每名學生每學期有一次親自給全體同學講課或講題的機會。
3.要求每個學習小組有一次合作出考試題的機會。
4.要求每名學生每學期出一次手抄報或是板報。
5.要求每名學生每學期寫一篇小論文。
6.要求教師每學期組織一次學科知識競賽。
7.要求每名學生每學期讀一本以上與學科相關書籍或一種雜志。
8.要求教師組織學生每學期看一次有關政史地題材的電影。
9.要求學生每周講一則國內國際新聞。
語文“五個一”工程:
1.要求學生每周進行一次不少于400字的練字活動。
2.要求學生每兩天寫一篇日記。
3.要求學生每周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讀書筆記。
4.要求學生每次課前進行3分鐘演講。
5.要求學生每月做一次讀書報告。
外語“十一個一”工程:
1.要求每名學生在一個學期內最少讀一本全英文書籍(無漢文翻譯的,字數(shù)由老師確定)。
2.要求每名學生每天寫一篇英語日記。
3.要求老師每周最少組織學生聽一次英語新聞廣播。
4.要求每月每班級舉行一次英語知識競賽。
5.要求每班級每學期組織演一次英語節(jié)目。
6.要求學生每周唱一首英文歌曲。
7.要求學生利用課前三分鐘英語演講或對課文進行復述。
8.每周由教師組織一次英語小辯論,每學期年級部組織一次大型辯論會。
9.要求學生每周寫一篇英語作文。
10.要求每半個學期每名學生編一份英語手抄報。
11.建議學生每學期讀一種與學科有關的雜志。
二、專家工作室
課改成功的關鍵是教師,教師培訓是“N個一加三”的核心,學校成立了“專家工作室”。“專家工作室”的成員是獲得過市級以上的學科帶頭人與教學能手稱號或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老師。安排專門的辦公場所,定期組織各項活動,學校定期對“專家工作室”的工作進行考核?!皩<夜ぷ魇摇钡墓ぷ髀氊煵捎谩八囊灰灰弧蹦J剑矗海?)每學期四次到工作室坐診(兩節(jié)課時間),解決學生學科與心理問題,指導青年教師。(2)針對學生,每人每學期每學科至少安排一次專題講座。(3) 針對老師,每人每學期至少安排一次專題講座。(4)要求每人至少有一項科研課題;適當邀請本年級外專家到本年級講課;參與本學科的教學管理并給年級部做好學科參謀。
三、“小組內學習合作與日常管理二元捆綁模式”管理方案
為了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習慣,形成“生導生,兵幫兵”的學習氣氛,學校施行了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形式的“小組內學習合作與日常管理二元捆綁模式”。
1.小組的形成:小組成員的構成主要考慮學業(yè)成績、性別性格、品行紀律、愛好特長等各方面的情況,相容互補。對組員按成績編號,如一個組有6個人,按成績由優(yōu)到差編為A、B、C、D、E、F。A與D、B與E、C與F結成師徒關系。小組間編號各組按考試成績總分或是平均分排名標上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等。
2.座位的輪換:學生的座位每月輪換一次,輪換的原則是同一小組組內的成員不要分開,組與組之間有規(guī)律地互換,同時小組內也實行循環(huán)。
3.制定小組內規(guī):要將所有對小組和組員學習成績與生活紀律等表現(xiàn)的評價量化為具體的分值,對各科的預習、討論、展示、作業(yè)的完成與上交,自主學習或是在班級的行為紀律歸結為加分或扣分,全部納入小組總分。
4.記分與總結:每日每周每個小組的值班小組長根據班級制定的方法記分,一天一記一周一匯總;每班的班干部要實行值班班長制度,由班長安排班級的學習委員、體育委員、衛(wèi)生委員、團支部書記等輪換做值周班長,負責全周的事務并做好小組記分,一天一記一周一匯總。在周末總結時,評出“優(yōu)勝小組”、個人“突出貢獻獎”等,發(fā)證書。
四、實施“三層三級三清”制度
1.教學內容三分層
在教學過程中,將每天的教學內容分為“知識”(有關概念、公式定理、教材中的例題與其他記憶的東西)、“技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準確解答用來鞏固基礎知識的教材中的習題)、“方法”(解題的思路與方法)三個分段;對每周與每月的教學內容也按這樣的分法分成三個段,再將三段內容按照難易程度分為A、B、C三個層次,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或是學習任務時,對不同學生應該布置不同層級的任務。
2.學生自愿分三級
按照學生的接受程度與原有的知識水平,本著自愿的原則,學生可以任意選擇目標層級,或是變更層級。按A、B、C三個層級設置教學目標完成率和作業(yè)完成的準確率,促進中等生和中下學生向上轉化。
3..教學任務要“三清”
要求學生學習任務必須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建立“日周月三清”登記表、匯總表,鼓勵老師根據任教班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集中、分散輔導的辦法,達到“三清”目的?!扒濉钡臉藴适牵好刻斓淖鳂I(yè)必須全對。每周的小檢正確率必須在80%以上,每月的月檢正確率必須在80%以上。對沒有達到“三清”目標的學生,由任課教師找時間命題補檢,補檢不過的可以降一個標準。
在新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教師的教學活動面臨著新的要求,大量艱巨的工作尚待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完成。因此,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創(chuàng)新實踐為動力,努力探求教學的新途徑、新方法是我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