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寶
摘 要:在王莊小鎮(zhèn)上,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哼唱錫劇,濃厚的地方特色孕育了“王莊戲曲”,由民間錫劇愛好者自發(fā)組建的王莊蘭花藝術團一直活躍在群眾性文藝活動的第一線,在蘇錫常地區(qū)久負盛名,且長盛不衰。在這樣的背景下,我校決定,依托鄉(xiāng)土戲曲文化、王莊社區(qū)特有的資源,發(fā)掘、建設具有地方戲曲特色的校園文化。本文對這種特色文化建設的詳情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特色文化;戲曲;學校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5-027-2
一、加強領導為保障
學校成立了特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一把手校長任組長,分管校長任副校長,制訂了創(chuàng)特工作發(fā)展規(guī)劃,定期召開會議,總結階段性工作,認真反思不足,及時調整思路,整合各層面力量,有效地保證了特色建設的順利推進。
二、辦學理念為引領
我們認識到:地方戲曲豐富多彩的表演形式、色彩斑斕的舞臺服飾、獨具韻味的流派唱腔,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無不充滿著獨特的教育魅力。因此,我們本著“呵護生命成長,引領幸福人生”的辦學宗旨,提出了“傳承民族文化,戲曲浸潤人生”的辦學理念,努力打造學校戲曲特色文化。
三、師資建設為支撐
首先碰到的難題是:缺乏專門師資!我們通過“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法來解決這個難題。除了長期邀請王莊蘭花藝術團的演員來校輔導之外,還邀請了唐元才、王建偉、王再耀、倪同芳、馮石明等錫劇界著名人士、專家來校培訓老師、指導錫劇排演與創(chuàng)作工作。同時,我們注重加強學校內部的師資培訓,學校的藝術教師、有一技之長的老師“半路出家”,通過拜王莊蘭花藝術團的知名演員為師,通過派員參加蘇錫常地區(qū)錫劇類重大活動,逐步培養(yǎng)了一批戲曲教育教學的骨干教師。
四、硬件環(huán)境為基礎
首先,學校?;盏脑O計,主體采用戲曲中的典型動作“蘭花指”作為基礎造型,取蘭花的花瓣加以柔美變形作為元素,體現(xiàn)學校戲曲文化特色。
其次,利用校園課間音樂廣播,經(jīng)常播放錫劇經(jīng)典唱段或學校創(chuàng)作的戲曲獲獎節(jié)目。
最后,校園環(huán)境布置體現(xiàn)戲曲特色。來到王莊小學的校園,到處都能觀看到戲曲的布置,時刻都能感受到戲曲的氛圍。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將每個班級的傳統(tǒng)陣地進行了重新命名,把原來的“學習園地”命名為“蘭花綻放”,原來的“圖書角、種植區(qū)”命名為“蘭花有約”,“班務墻”命名為“蘭沁苑”,“榮譽角”命名為“蘭花朵朵開”等等。
五、課題研究為驅動
早在十一·五期間,我校就開展了“地方戲曲文化與學校德育整合的研究”。旨在通過這一途徑,凝聚廣大骨干教師圍繞“戲曲文化”進行不斷地思考與實踐,通過搜集整理文獻資料、學習應用戲曲經(jīng)驗、研究探討教育功能,引領全校師生不斷地將特色建設這一重要工作推向縱深處。
六、豐富活動為抓手
1.多種形式,走近戲曲。我校充分利用地方資源,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采訪家鄉(xiāng)的戲曲名人;參觀王莊戲曲館;開展網(wǎng)上戲曲知識搜索、布展與搶答競賽活動。
2.立足課堂,學習戲曲。只有將戲曲文化融進課堂教學,才會充滿生機,才會擁有精彩。在班隊課、藝術課上,時常布置學生收集一些戲曲劇照、介紹戲曲家和戲曲知識的小文章,進行交流或展覽;平時組織學生多看多聽戲曲演出片斷,鼓勵學生學唱幾段,努力做一個“小小戲曲家”。在其他學科的課堂上,一方面要求廣大教師在“七認真”工作中人人有體現(xiàn)戲曲的內容;另一方面要求老師以身作則,通過穿插有感染力的戲曲語言、豐富的戲曲表情、優(yōu)雅的戲曲姿勢、有腔有韻的戲曲演唱,潛移默化地影響、熏陶學生。在地方課程和第二課堂上,我們編撰了校本教材,專門開設了戲曲專題課,聘請王莊蘭花藝術團的優(yōu)秀演員為校外輔導員,每周對小蘭花藝術團和興趣愛好者進行專業(yè)的指導。
3.依托活動,體驗戲曲。我校豐富多彩的校園戲曲活動,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陣地活動、專題活動和特色活動。陣地活動主要有校園與班級內的戲曲主題環(huán)境布置,紅領巾廣播電視,手抄報展覽等;專題活動主要有二年一屆的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蘭花盛開在校園”少先隊大隊主題活動等;特色活動是結合少先隊的雛鷹爭章,設計開展了爭“蘭花章”特色活動?!疤m花章”是母章,是最高榮譽。要取得“蘭花章”,必須在小學六年里分別取得“戲曲知識”、“戲曲表演”、“戲曲創(chuàng)作”三個子章。低中階段的學生主要是爭前二個章,到了五六年級,再爭“創(chuàng)作章”,學校每年舉行一次隆重的“蘭花章”頒發(fā)的儀式。這個儀式堪比“畢業(yè)典禮”,學校特別重視,學生更以獲得“蘭花章”為驕傲!
4.演出參賽,繼承戲曲。學校很早就成立了“小蘭花藝術團”。其主要成員均為學校戲曲愛好者中的佼佼者。其主要任務是排演戲曲節(jié)目。和大蘭花藝術團一樣,我們的節(jié)目也分成二類:一是古裝錫劇中的名篇名斷,如:雙推磨。二是以學生校園生活為題材的原創(chuàng)性課本劇,根據(jù)不同的情景,配以多種錫劇演唱曲調,如:老簧調、大陸調、玲玲調、紫竹調等。我們的排演重點放在第二類,屬于原創(chuàng)性現(xiàn)代錫劇小戲!
2010年以來,我校共創(chuàng)作了30多個現(xiàn)代錫劇小戲的劇本,赴常熟錫劇團配器,灌注了近20多首現(xiàn)代錫劇小戲的音樂伴奏曲,排演了近10個錫劇小戲節(jié)目。參加各級各類競賽、演出,獲獎頻頻。在中國(常熟)尚湖國際文化節(jié)開幕式上,我校的少兒錫劇《雙推磨》獲邀演出;校園劇《蘭花情》、錫劇表演唱《校園一片新氣象》、《常規(guī)七字歌》、《摘石榴》、《我們都是好樣的》、《張打鐵》、《鮮紅的領巾心向黨》、《二棵樹》等節(jié)目分別在蘇州市、常熟市演出比賽中榮獲一、二等獎。另外,在全市群眾性文藝演出的舞臺上,也時常能看到我校小蘭花藝術團活躍的身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