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 榮
(江蘇海門第四人民醫(yī)院婦產(chǎn)科,江蘇 海門 226141)
陰道鏡直視下活檢診斷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準確性的評價
茅 榮
(江蘇海門第四人民醫(yī)院婦產(chǎn)科,江蘇 海門 226141)
目的本研究將對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CIN)診斷過程中,陰道鏡直視下活檢的準確性展開分析討論。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153例經(jīng)陰道鏡直視下活檢被確診為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在確診后均行子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LEEP)治療,所有患者均采用自身對照對比的方式來對最終的病理以及活檢結果進行研究,對陰道鏡直視下活檢診斷宮頸病變的漏診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結果采用陰道鏡直視下活檢來對宮頸上皮內(nèi)瘤進行診斷的過程中,低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與高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的誤診率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CIN患者進行臨床診斷的過程中,陰道鏡下活檢的可靠度相對較低,其對于宮頸浸潤癌還存在漏診的可能,當CIN細胞學檢查的結果顯示為高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時,必須注意患者有可能會出現(xiàn)宮頸浸潤癌漏診的情況。
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陰道鏡;活檢診斷;子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
目前,在對CIN進行臨床診斷時,最為常用的方法就是陰道鏡下活檢,此種診斷方式曾被認為是CIN臨床診斷的金標準[1]。有學者在研究中指出[2],在對CIN進行臨床診斷時,陰道鏡下活檢的準確性相對較差,這就為此類疾病的臨床診斷造成了一定的阻礙。為了對陰道鏡下活檢對于CIN的確診率進行進一步的了解,本研究將對153例經(jīng)陰道鏡直視下活檢被確診為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153例經(jīng)陰道鏡直視下活檢被確診為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在確診后均行子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LEEP)治療。本研究所有患者的年齡為23~57歲,平均年齡為38.6歲,患者在活檢結束后的5~70 d行LEEP治療,其中位時間為12 d。
1.2 方法
1.2.1 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以及宮頸細胞學檢查
采用Bethesda系統(tǒng)的相關規(guī)定來對患者的HPV以及宮頸細胞學檢查結果進行診斷。
1.2.2 陰道鏡下活檢的方法以及檢查指征
采用美國進口的陰道鏡檢測系統(tǒng)來對患者進行陰道鏡活檢,本研究的所有檢查工作均由我院的專職醫(yī)師來完成。本研究中,陰道鏡的指征有以下兩點:①其細胞學檢查結果為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及以上的患者;②細胞學檢查結果為高危HPV陽性以及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的患者。
1.2.3 LEEP治療
采用高頻電波刀來對患者行LEEP治療其輸出功率為40~50 W,其頻率為3.8 MHz,取患者的膀胱截石位,對患者的宮頸進行充分的消毒處理后,采用碘試驗的方式來對病區(qū)進行顯示,然后根據(jù)患者的病變范圍以及病變性質(zhì)來對環(huán)形電極的型號進行選擇。對于碘不能著色的區(qū)域外緣采用0.5 cm的提出電極將所有移行區(qū)的病變組織進行切除,其切除的深度為0.8~1.0 cm,如果患者的病灶部位較大,手術就可以分2次完成。在完成對移行區(qū)的所有病變組織進行切除后,改用10×10 cm的方形電極來對患者的頸管部分組織進行切除,其切除的深度為1.0~1.5 cm,同時還必須對患者進行相應的止血處理。本研究的所有活檢標本在經(jīng)過標記定位浸入后將其浸入濃度為10%的甲醛溶液中固定,然后對其進行病理檢查。
1.2.4 病理檢查
本研究所有的組織標本均采用連續(xù)切片的方式來對患者進行組織學檢查。所有患者的最終診斷結果為LEEP切除標本的病理檢查結果、LEEP切除標本切緣陰性。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的分析,計數(shù)資料的對比用χ2檢驗,而計量資料的對比用t檢驗,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106例患者的陰道鏡活檢結果與最終的診斷結果相符合,其診斷相符率為69.28%,其余47例患者的診斷結果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其誤診率為30.72%。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25例診斷不足的患者,22例診斷過度的患者,采用陰道鏡直視下活檢來對宮頸上皮內(nèi)瘤進行診斷的過程中,低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與高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的誤診率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具體情況見表1。
隨著宮頸癌篩查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宮頸癌篩查的普及,CIN患者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3]。目前,在對此類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其治療的方法多種多樣,其中包括了宮頸椎切、LEEP、冷凍、激光等。在對此類患者的治療方式進行選擇時,其影響因素相對較多,陰道鏡直視下的活檢診斷結果是其主要的選擇依據(jù)。
有學者在其研究報道中指出[4],在對448例患者進行臨床診斷時,組織病理學診斷結果與陰道鏡下直視活檢的結果完全一致的患者有203例,其診斷一致率為45%。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106例患者的陰道鏡活檢結果與最終的診斷結果相符合,其診斷相符率為69.28%其余47例患者的診斷結果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其誤診率為30.72%。本研究的這一結果與某些學者在其研究報道中的結果基本一致[5]。
表1 陰道鏡直視下宮頸浸潤癌的相關性因素分析
一般情況下,未治療的CINⅠ患者的自然結局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特點,一方面是其自然緩解率相對較高;另一方面就是患者進展為浸潤性癌癥的概率相對較小[6]。本研究的資料顯示,陰道鏡下活檢被診斷為CINI的20例患者在行LEEP術后,仍有7例患者經(jīng)病理檢查被診斷為CINⅡ~Ⅲ,其概率為35%,這與某些報道[7]的結果相符。由于陰道鏡下活檢診斷為CINI者中無宮頸浸潤癌漏診和進一步發(fā)生浸潤癌或可能性極低,故其治療方法可選擇冷凍、激光和LEEP等多種方法。
綜上所述,在對CIN患者進行臨床診斷的過程中,陰道鏡下活檢的可靠度相對較低,其對于宮頸浸潤癌還存在漏診的可能,當CIN細胞學檢查的結果顯示為高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時,必須注意患者有可能會出現(xiàn)宮頸浸潤癌漏診的情況。
[1] 羅春芳,張純,王暉,等.陰道鏡圖像、陰道鏡直視下活檢和LEEP對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診斷價值的比較[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09, 25(9):538-541.
[2] 楊鳳云,楊波,顧萍,等.陰道鏡下宮頸活檢和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后病理檢查對宮頸病變的診斷價值[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32(4):495-498.
[3] 王彬,陳鳳嫻,楊君,等.陰道鏡下宮頸活檢在診斷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中的價值[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32(9):1136-1137,1140.
[4] 蘭嵐,黃冬梅,鄧克紅,等.高級別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的臨床診治分析[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3,29(2):140-144.
[5] 王娟,吳緒峰.陰道鏡下活檢診斷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的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10):162-163.
[6] Basu P,Mittal S,Bhaumik S,et al.Prevalence of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 in a previously unscreened population-A pooled analysis from three studies [J].Int J Cancer,2013,132(7):1693-1699.
[7] Rijkaart D C,Berkhof J,Rozendaal L,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 testing for the detection of high-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cancer:final results of the POBASCAM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 Oncol,2012,13(1):78-88.
R737.33
B
1671-8194(2014)17-02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