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勤 萬小紅
(四川省瀘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兒科,四川 瀘州 646000)
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對小兒輸液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觀察
劉 勤 萬小紅
(四川省瀘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兒科,四川 瀘州 646000)
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對小兒輸液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住院的90例患兒的資料,根據(jù)患兒輸液護理模式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輸液護理,觀察組采用輸液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對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結(jié)果觀察組患兒平均液體殘留量少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通過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輸液中的應用,提高工作效率及護理質(zhì)量,輸液量更接近需要劑量,提高了護理滿意度。
臨床護理路徑;小兒輸液;護理滿意度
隨著護理學從單純“護病”到全面“護人”的轉(zhuǎn)變,積極有效的對兒童患者進行多種形式的護理路徑干預,是評價兒童護理質(zhì)量的重要指標。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對特定的疾病制定適應的護理計劃,促進患者恢復[1]。小兒靜脈輸液是臨床給藥的重要途徑,小兒藥量按照患兒體質(zhì)量計算藥液量,因此輸液后殘余藥液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藥物劑量的準確性及療效。本文介紹我院對輸液患兒進行護理路徑干預,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住院的90例患兒的資料,根據(jù)患兒輸液護理模式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在5個月~5歲,平均(2.3±1.4)歲,支氣管肺炎26例,腹瀉13例,淋巴結(jié)炎4例,化膿性扁桃體炎2例;對照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在6個月~5歲,平均(2.3±1.4)歲,支氣管肺炎23例,腹瀉14例,淋巴結(jié)炎5例,化膿性扁桃體炎3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輸液護理,包括:輸液前讓患兒及家長了解輸液相關知識,輸液中安撫患兒,輸液結(jié)束后保護血管等。觀察組采用護理路徑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輸液前對患兒進行護理評估及心理指導
對于5~12個月的患兒,平時與自己的親人相處,對親人有依賴感,家長配合尤為重要,輸液前家長配合護士輕生呼喚小兒乳名,幫助固定患兒,護士可通過嫻熟技術穿刺成功,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對于12個月~3歲的患兒有一定的表達能力,對周圍事物充滿興趣,根據(jù)其穿戴及周圍環(huán)境轉(zhuǎn)移其注意力[2],護理人員進行穿刺。3~5歲患兒,語言表達能力強,可理解大人的意思,可給患兒一定的承諾,采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和贊揚的話語。
1.2.2 患兒輸液中
在輸液過程中每15 min巡回1次,適時加強健康教育,讓患兒和家屬了解輸液藥量的準確性及重要性,配合護士干預工作,以此來減少輸液瓶中殘留液體量,能順利完成輸液,通?;純涸诘跗績?nèi)液體剛一滴空,甚至還未完全滴空時就要求趕緊拔針,害怕進空氣了,所以輸液過程中要告知患兒或家屬液體滴完后,輸液管內(nèi)的壓力與靜脈內(nèi)壓力基本處于平衡狀態(tài),不必驚慌[3]。
1.2.3 輸液結(jié)束后
輸液結(jié)束后向患兒家屬介紹輸液完后的注意事項,介紹活動與休息的關系,下次輸液的時間及方法,對擇醫(yī)行為非常強烈的患兒,提前預約好下次輸液的護士,多與患兒或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做好健康宣教。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數(shù)據(jù)間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標準為0.05,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平均液體殘留量及護理滿意度對照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平均液體殘留量及護理滿意度對照
兒科護士面對的不僅是患兒,還有他們的家長,護士不僅要設法去消除患兒的恐懼心理,還要做好家長的健康教育,使其能配合護理工作。臨床路徑護理模式能使護理流程化和標準化,提高護理工作效果,運用護理路徑進行健康教育,患兒與護士能更好的溝通和交流,一方面能鼓勵患兒積極參與健康的維護,調(diào)動其主觀能動性,護士可以主動提供服務,滿足患兒需要,增強護士的責任感[4]。通過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輸液中的應用,提高工作效率及護理質(zhì)量,輸液量更接近需要劑量,提高了護理滿意度,減少了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1] 李德霞,張俐,任琳,等.應用臨床路徑對小兒輸液實施健康教育[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0(7):55-56.
[2] 齊廣德.臨床路徑在醫(yī)療質(zhì)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院管理, 2012,22(1):10-12.
[3] 盛怡,徐宇紅,楊俊玲,等.臨床路徑實施中影響人際溝通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8,15(3):247-248.
[4] 閏進.臨床路徑實施與循證醫(yī)學調(diào)查[J].中國衛(wèi)生質(zhì)量管理,2011, 13(6):36-37.
Effect Observation of Intervention on Pediatric Clinical Nursing Path Effect Infusion Ca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LIU Qin, WAN Xiao-ho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Luzhou 6460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 in pediatric infusion ca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2009-2013 9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the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mode of infusion care of children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 4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infusion care, clinical pathways infusion 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effect o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in ca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evaluated.ResultsThe average liquid residue in children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through transfusion in pediatric applications,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are, infusion volume required dose closer to improved nursing satisfact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 Pediatric transfus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R473.72
B
1671-8194(2014)17-0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