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艷
(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醫(yī)院,內蒙古 赤峰 025350)
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并發(fā)貧血患者蔗糖鐵治療的療效分析
趙麗艷
(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醫(yī)院,內蒙古 赤峰 025350)
目的分析和探討長期血液透析并發(fā)貧血患者蔗糖鐵治療的療效。方法選取我院血液科收治的120例相關患者,隨機分成三組分別給與蔗糖鐵、硫酸亞鐵和生理鹽水治療,觀察各組貧血治療療效。結果蔗糖鐵注射組和硫酸亞鐵口服組在治療6周后對患者貧血狀況均有有改善,但蔗糖鐵療效更佳,其總有效人數和有效率均高于硫酸亞鐵;蔗糖鐵治療后患者Hb和Hct接近正常,與硫酸亞鐵和對照組組差異顯著,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蔗糖鐵在治療長期血液透析并發(fā)貧血患者上療效顯著,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血液透析;貧血;蔗糖鐵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腎臟替代療法之一。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因長時間維持血液透析引起急性或慢性并發(fā)癥,其中腎性貧血是最重要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臨床上廣泛應用EPO治療腎性貧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鐵缺乏嚴重影響了EPO的療效。血紅蛋白(Hb)和紅細胞壓積(Hct)在長期大劑量應用EPO的情況下很難達到或維持目標值,缺鐵是其中最常見的原因。因此,補充鐵劑對腎性貧血的治療至關重要[1]。為進一步分析長期血液透析并發(fā)貧血患者蔗糖鐵治療的療效,我院血液科對收治的120例相關患者進行研究,現(xiàn)匯報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慢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并發(fā)貧血患者120例,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齡區(qū)間為41~75歲,平均年齡為56.3歲。將120例患者隨機分成蔗糖鐵注射組、硫酸亞鐵口服組、未用藥對照組三組,每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Hb<80 g/L,Hct<25%,血清鐵蛋白(SF)低于500 μg/L,轉鐵蛋白飽和度(TSAT)低于20%,維持血液透析時間為6個月~5年,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4 h以上。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②2個月內有輸血史者。③鐵劑過敏者、2個月內使用過鐵劑者或鐵負荷過量者。④嚴重營養(yǎng)不良或有惡性腫瘤,慢性感染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三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史、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原發(fā)病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各原發(fā)病例數及占總患者數比例見表1。
表1 各原發(fā)病例數及占總患者數比例(n=120)
1.2 治療方法
①蔗糖鐵注射組:由于靜脈注射蔗糖鐵的主要不良反應為過敏反應,故在首次使用之前進行過敏試驗,方法如下:首次使用時,將100 mg蔗糖鐵溶于10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5 min,速度為3~5滴/分,然后觀察30 min,如注射局部無瘙癢,無紅腫熱等變態(tài)反應現(xiàn)象,再將剩余溶液靜脈輸入。以后每次給予蔗糖鐵100 mg于100 mL生理鹽水中稀釋,通過靜脈輸入患者體內,每周3次,連續(xù)注射6周。②硫酸亞鐵口服組:由于口服硫酸亞鐵制劑對胃黏膜有較大刺激,故患者于兩餐之間口服血源(河南福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4812),每日1次,連續(xù)服用6周。③未用藥對照組 靜脈滴注生理鹽水100mL,每周3次,連續(xù)注射6周。三組患者均使用EPO,劑量每周160 U/kg,皮下注射,并在試驗前、后取血化驗相關生化指標。
1.3 療效標準[2]
治療結束后Hb上升≥20 g/L或Hct上升≥0.10或Hb達100 g/L或Hct上升達0.20,顯效; Hb上升≥10 g/L或Hct上升≥0.05,有效;Hb和Hct無改善或惡化,無效。顯效和有效均為治療有效。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實驗的數據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用χ2檢驗來判定蔗糖鐵注射組、硫酸亞鐵口服組及未用藥對照組在改善貧血療效上的差異,以P<0.05作為結果有顯著差異的指標。
①治療前三組Hb均<70 g/L,Hct均<25%,符合貧血診斷,且三組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蔗糖鐵注射組治療后Hb和Hct明顯高于治療前,均接近正常值,且與治療前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③治療后蔗糖鐵治療組和硫酸亞鐵口服組的Hb和Hct均有一定上升,但蔗糖鐵注射組明顯高于后兩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3。
表2 三組患者治療前、后貧血情況對比
表2 三組患者治療前、后貧血情況對比
注:蔗糖鐵組總有效人數及有效率明顯高于其他兩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組別 n Hb(g/L) Hct(%)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蔗糖鐵注射組 4067.91±7.8388.27±14.3121.23±4.8928.30±4.93硫酸亞鐵口服組 4068.02±7.3676.79±9.0321.19±4.4524.07±6.59未用藥對照組 4067.94±7.5174.88±7.5321.57±5.1723.73±5.77
表3 三組患者治療貧血療效對比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長期血液透析導致的腎性貧血是臨床上常見的病癥,造成腎性貧血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缺乏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慢性失血、紅細胞壽命縮短、營養(yǎng)缺乏、鐵和葉酸不足、感染、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也是造成腎性貧血的原因。同時,血液透析造成患者體內鐵、葉酸等造血原料缺乏以及血透時紅細胞破壞加重了貧血癥狀[3]。單純注射EPO雖然能提高體內EPO量,但由于造血元素鐵的缺乏,其改善貧血的療效并不明顯。早期常用的鐵缺乏治療措施以口服鐵劑如硫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等為主,近年來則提倡使用靜脈鐵劑如蔗糖鐵、右旋糖酐鐵等補鐵,取得了顯著療效。蔗糖鐵是含F(xiàn)e(OH)3的蔗糖復合物,相對分子質量較大,注射后10 min即可達到最高濃度,半衰期是6 h[4]。蔗糖鐵相比傳統(tǒng)口服鐵劑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在血液透析時不易被清除。②對胃腸道刺激小。③活性高,不良反應少。從本研究結果看,蔗糖鐵注射組和硫酸亞鐵口服組在治療6周后對患者貧血狀況均有改善,但蔗糖鐵療效更佳,其總有效人數和有效率均高于硫酸亞鐵;蔗糖鐵注射組治療后患者Hb和Hct接近正常,療效顯著,與硫酸亞鐵口服組和未用藥對照組差異顯著,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蔗糖鐵在治療長期血液透析并發(fā)貧血患者上療效顯著,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1] 張亞榮,徐明成.靜脈用蔗糖鐵治療血透者腎性貧血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7,2(22):49-50.
[2] 李德天,李旭,王艷秋,等.靜脈用右旋糖酐氫氧化鐵注射液治療腎性貧血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5,25(8):735-746.
[3] 許金華,吳思軍,邵國民,等.蔗糖鐵聯(lián)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腎性貧血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8):65-66.
[4] 黃啟宣,康明,秦玉嬌.蔗糖鐵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腎性貧血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2,18(31):44.
R459.5;R556
B
1671-8194(2014)16-01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