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魏燕
摘要:合唱屬于一種集體歌唱藝術,在初中音樂教育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在演唱過程中,它以其獨特的形式培養(yǎng)著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是初中音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好的合唱藝術難度較大、要求較高,要詮釋真正意義上的合唱,就必須要求學生在演唱過程中做到聲音和諧、聲部均衡、注意聲音強度等,才能完全表達出歌曲的意境。對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深入探究中學生合唱訓練的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演唱中的表達能力和感受能力。
關鍵詞:中學生 合唱訓練 教學
合唱是教育工作中一種重要的教育形式,很多學校都把合唱當成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的一項重要教學工作。它是參與面最廣、普及性最強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它在藝術和技藝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要求所有表演者合唱過程中音響的高度達到和諧統(tǒng)一,這也是合唱的精髓部分。那么,要提高合唱水平,除了要抓住精髓外,還要全面掌握合唱技巧,表達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以激發(fā)聽眾情感產生共鳴。
一、合唱訓練的基本方法
(一)合唱的音準節(jié)奏的訓練
在合唱的排練過程中,訓練學生的音準節(jié)奏很重要。我們都知道,如果對合唱曲的音準節(jié)奏訓練不到位,無論一首曲有幾個聲部,都很容易出現(xiàn)串聲或跑聲的情況。為避免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訓練學生的視唱能力是關鍵,通過視唱曲目的訓練來使學生準確掌握到音高、時值等。之后再訓練兩聲部演唱,從簡單的音準、節(jié)奏開始到復雜。例如歌曲《山童》節(jié)奏比較明顯,訓練時要把學生引入一個平穩(wěn)的狀態(tài),循序漸進,由淺到深,使學生把握到全曲的節(jié)奏。此外,這首曲中的變化音也比較明顯,歌曲是由歡快地情緒轉到優(yōu)美恬靜,之后又回到歡快活潑地情緒,旋律中多處用到了變化音,倚音、上,下滑音,要求學生在演唱過程中表現(xiàn)出山區(qū)兒童活潑、熱情及俏皮的一面。
(二)掌握正確的歌唱方法
合唱的前題是必須理解和掌握合唱方法。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變聲期,尤其是男生表現(xiàn)的更明顯,為避免歌唱中學生的嗓子受到傷害,在這期間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嗓子,那么可以讓學生保持弱唱狀態(tài),也就是要求聲音要“柔”,在確?!叭帷钡耐瑫r也要保證聲音“亮”。同時,控制氣息也是歌唱的重點問題,如在合唱《朝霞》一曲中,歌唱時應引導學生將氣息控制在腹腔、模膈膜之間,以控制氣息的呼出。此外,合唱過程中聲音要圓潤,才能體現(xiàn)出合唱的層次感和美感。
(三)達到和聲的和諧統(tǒng)一與聲部均衡
合唱之美主要體現(xiàn)在和聲的和諧統(tǒng)一與聲部均衡,這就要求學生在歌唱過程中做到音量與音色統(tǒng)一,那么要達到這一要求,學生就不能像獨唱一樣跟著自己的感覺和情緒去唱。如在合唱《海港之夜》一曲時,要引導學生了解各聲部的旋律線,也要注重另外聲部構成的和聲效果,才能達到協(xié)調、統(tǒng)一的藝術效果。同時,將歌唱的發(fā)聲與歌曲旋律有機結合起來,將歌曲的思想生動的表達出來,才能使歌聲富有極強的感染力。
二、合唱與鋼琴伴奏的呼應層次關系
鋼琴伴奏主要是為合唱作品增添藝術效果。但要處理好鋼琴伴奏的音色、控制好強弱、掌握柱式和弦烘托氣氛等對合唱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演唱《歡樂的那達慕》一曲中,由于這首歌屬于歡快型的,伴奏時要配合演唱,兩者做到合二為一,而不能喧賓奪主,注意八分音符連線的演唱技巧,如36 6i i6 53不能誤唱為跳音,并且要將演唱過程中的中音量、音色和音準的相互關系;在唱高音發(fā)聲練習時,最好以幾個短的跳音做鋪墊,然后再發(fā)一個長音,來訓練高音,這樣效果較好,例如:1 3 5 i | i —。此外,為使伴奏對學合演唱起到推波助瀾和情緒引領的作用,彈奏時要有較強的力度,并處理好每句之間的落音,使學生在伴奏中就能體會到歡樂祥和、激昂壯闊的情緒。
三、歌曲的藝術處理
對作品藝術進行處理是提高合唱水平的關鍵,為準確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緒,需要對歌曲作品的時代背景進行深入分析。為使合唱達到最佳效果,對于歌曲的高潮布局、調式調性、及曲式結構等特點進行分析。在訓練演唱的一些經典作品中,我們除了要掌握作品的風格外,還應盡量從作品中了解音樂創(chuàng)作手段及文化特點等。在合唱的藝術處理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合唱整體和諧統(tǒng)一的前提是聲部本身聲音做到整齊、統(tǒng)一,這就要求演唱過程中音要準,音高和節(jié)奏、發(fā)音、咬字吐字、斷音唱法等要統(tǒng)一;
2. 合唱過程中各聲部應做不同處理,主要因其功能和所處地位不同。通常主導地位的旋律應突顯在均衡協(xié)調的基礎上,但應當清楚各聲部線條;
3. 由于處理合唱音準較難,需要從多個方面努力做到多聲部相互結合時的和諧統(tǒng)一,其主要解決的就是合唱音準上所遇到的難點,練習時可以根據(jù)各種音程的特性及調式音階的特性進行;
4. 對作品的風格、題材內容及結構特點進行深入分析,使學生在唱的過程中能掌握其力度與速度,并能做到有表情演唱。
總之,合唱這門藝術嚴謹而又精深,在合唱訓練中,不僅是要學生會學唱一首歌,且要求學生在唱的同時要了解作品的內容,意境,掌握作品的速度、力度等,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意識、和聲聽覺,使學生科學的掌握合唱技巧,并注意作品中的藝術處理。恰到好處的藝術處理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歌曲的內涵和對歌曲的正確演唱,并達到音量均衡、音色統(tǒng)一和聲部協(xié)調。對此,為取得良好的藝術效果,必須對學生進行科學又系統(tǒng)的訓練,讓學生用心去體驗歌曲的情感,才能真正表現(xiàn)出合唱和藝術的美。
參考文獻:
[1]常開起.合唱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藝術教育,2010,(01).
[2]李暖.中學生合唱教學實踐與思考[J].音樂天地,2011,(01).
[3]喬芙蓉.談如何搞好合唱訓練[J].黃河之聲,2005,(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