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佳琦
葫蘆絲以其音色優(yōu)美、易學、易演奏,容易被孩子們所接受,且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被人們所喜愛。因此,我們學校選擇了它作為我們的課堂樂器。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音樂課已不是單一的“以識譜為目的,以唱歌為主,以欣賞提升音樂素養(yǎng)”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美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心理學家詹姆士說過:“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體驗音樂的橋梁?!苯?jīng)過兩三年的實踐證明,器樂教學對學生的音樂興趣培養(yǎng)、音準能力提高、自信心的樹立都有一定的幫助。下面,我就來談談葫蘆絲進課堂的點滴體會。
一、課堂上葫蘆絲教學的系列做法
(一)營造良好的氛圍,培養(yǎng)孩子們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我就以這點為契機。雖然葫蘆絲對于我來說也是一種陌生的樂器,但它既然已確定為我們學校的課堂樂器,所以我必須邊學邊教。在上第一節(jié)葫蘆絲課前,我自學了一首《金孔雀輕輕跳》,曲子簡單短小,但它用葫蘆絲吹出來卻別有一番味道。記得上第一節(jié)葫蘆絲課的時候,我就吹給孩子們聽,雖然沒有專業(yè)老師吹得那么動情,但葫蘆絲那柔腸百轉(zhuǎn)的音色和富有詩意的旋律深深地陶醉了每一位孩子,從他們羨慕渴望的眼神中,我看出來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了,達到了我預期的目的。相信孩子們有了求學的欲望,就會認真的參與學習與實踐中。
(二)從小曲子入手,讓學生嘗到學習的甜頭
為了避免學生對葫蘆絲產(chǎn)生厭倦感,因此我在給學生教完葫蘆絲的演奏姿勢、按孔方法和DO、RE、MI、SOL這四個音之后,就讓學生嘗試著去演奏《我有一只小羊羔》,這首曲子三年級的孩子都會唱,學起來非常順手,很多學生很快就掌握了吹奏的技巧,當他們吹著自身所熟悉的樂曲時,就覺得學習葫蘆絲原來也并不難,而是會產(chǎn)生出一種自豪感,就連那些平時喜歡搗亂的學生也會停止做小動作,認真地進行練習,在我的幫助下也能跟著一起吹奏。之后的葫蘆絲課我就把葫蘆絲的長音、連音、強弱音、循環(huán)換氣等這些基本技巧練習結合學生們吹奏喜歡的童謠《粉刷匠》、《劃小船》、《《閃爍的小星》等曲子,這樣既讓學生學到了葫蘆絲的基本技巧,也不丟學生學習葫蘆絲的興趣。
(三)分層教學,幫帶互助
俗話說:“十個手指也有長短。”班里的四十多個學生他們的接受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肯定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我采用了分層教學,對那些尖子生他們的學習進度會相對快點,不耽擱自己的學習任務同時做好帶徒的工作。相對那些接受能力不強的學生我給他們布置了簡單易學的曲目,讓班里的每個孩子都不半途而廢。我把全班同學分成了八個小組,每一組安排一名組長,在組長的帶領下,實行“幫帶”教學,各組之間開展競賽,得星、評優(yōu)、過關、品行卡爭奪。這樣,既讓我們的學生各有所學,各有所得,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一種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四)提供表演舞臺,讓學生在競爭中提高葫蘆絲的演奏水平
成功的表現(xiàn)是支撐小學生們學習興趣的強大動力。在葫蘆絲課堂中,一學期兩次的表演性質(zhì)的比賽肯定少不了,比賽分為高中低段進行,競爭非常激烈,各班均需演奏兩首曲目,《迷人的火塘》、《青花瓷》、《萍聚》、《但愿人長久》、《軍港之夜》、《彩云之南》、《月光下的鳳尾竹》、《美麗的金孔雀》、《婚誓》、《小紅帽》、《小雨沙沙》、《兩只小象》、《噢,蘇珊娜》、《美麗的黃昏》、《草原上》、《魯冰花》這些動聽的曲子都是我們孩子成果的展示。優(yōu)美的笛聲使學生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也能培養(yǎng)孩子一種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讓他們爭相去提升自己的葫蘆絲演奏水平,在相互競爭中共同進步。
二、葫蘆絲學習所起的功效
(一)提高了學生的音準水平,增強了學生的識譜能力
葫蘆絲是固定音高的樂器,學生在演奏的同時,更多的是關注腦、口、眼、耳、手的同時并用。因此,通過幾學期的葫蘆絲教學,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音準水平突飛猛進,特別是識譜能力更是長進明顯。
(二)二聲部的水平明顯提高了
現(xiàn)在我們從低段開始就已經(jīng)滲透了二聲部的教學,但是沒有一定的音準水平怎么能駕馭得了呢?在葫蘆絲的教學中,我更多的是讓學生先進行視聽,然后是視唱,最后視奏,這樣的日積月累,學生腦子里就形成了一些常見音的固定音高,在演唱簡單的二聲部歌曲時,不但音很準,而且聲音也非常和諧。
(三)讓孩子們變得更膽大自信了
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每個班級的一些后進生。一開始,對于全班推廣葫蘆絲教學我真的感覺壓力山大,班級里的那些后進生自己的學習都顧不過來,再給他們葫蘆絲的負擔,那簡直是雪上加霜,更何況教會他們也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其實不然,經(jīng)過幾個學期的葫蘆絲教學下來,我覺得我當初的想法真的是太低估我這些孩子們了,他們不但沒有不想學的想法,反倒打消了他們自卑的念頭。有個后進生曾在班級里這樣說:“別的同學什么都行,我處處都不如別人,現(xiàn)在,我演奏葫蘆絲不比他們差,這下我不自卑了。”他的自信心增強了,在學習上也有了勁頭,任課老師都夸他學習有進步,他的臉上也有了燦爛的微笑。
(四)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競爭意識
通過小組的劃分、“幫帶”教學和每學期兩次的校級葫蘆絲吹奏比賽,很好的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合作競爭意識。合作精神的最好體現(xiàn)就是在合奏上,每次的比賽都會讓我有心靈的碰撞,感慨頗多。每學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比如隊形變化更多了、比如從齊奏變成了合奏、比如加上了其它樂器的伴奏等等。這些足夠體現(xiàn)孩子們的合作意識強了、葫蘆絲的吹奏水平提高了、他們的配合更默契了。和諧美妙的葫蘆絲聲中就是他們共同協(xié)作的最好表現(xiàn),一張張獎狀,一份份榮譽也帶給孩子們集體合作的成功喜悅。
(五)豐富了孩子們的業(yè)余生活,陶冶了孩子們的情操
現(xiàn)在我們的學生對于學習葫蘆絲已不是一種課業(yè)的負擔,而是閑暇之際放松自己心情的一件樂事。他們都會在課余時間或者休息的時候拿出來吹,很多孩子都還會很自信地在自己家人面前表演,得到了家長親戚的肯定,他們的興趣更高了。高段的孩子們都還特意買來了專門的書籍自學吹奏喜歡的歌曲。能作為他們的一門特殊的才藝他們非常開心。
幾學期的實踐證明,葫蘆絲進課堂確實能提升孩子們的音樂素養(yǎng),能有效地促進音樂課堂教學愉悅性與有效性的統(tǒng)一,也深受孩子們的青睞,我有信心,我們學校的葫蘆絲教學會開展的越來越好,真正讓器樂進課堂扎實有效地開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