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昭
(貴州省人民醫(yī)院感染科,貴州 貴陽 550002)
Fibroscan對慢性HBV感染者肝纖維化診斷的影響因素分析
劉天昭
(貴州省人民醫(yī)院感染科,貴州 貴陽 550002)
【摘要】目的探討肝臟瞬時彈性檢測對慢性HBV感染者肝纖維化的診斷價值,并研究分析影響肝硬度檢測值(LSM)的因素。方法選擇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HBV感染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研究,并分析ALT、AST、TBIL、ALB、BMI、HBV-DNA等因素對慢性HBV感染者肝硬度值的影響。結果ALT(谷丙轉氨酶)、AST(谷草轉氨酶)、TBIL(總膽紅素)、BMI(體質量指數(shù))、ALB(白蛋白)與肝硬度值中等程度相關(P<0.05);HBV-DNA(乙肝病毒載量)與肝硬度值無明顯相關性(P>0.05)。結論Fibroscan可準確對慢性HBV感染者肝纖維化程度進行診斷,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ALT、AST、TBIL、BMI、ALB可影響肝硬度檢測;HBV-DNA載量對肝硬度值無影響;LSM檢測對慢性HBV感染者診斷具有重大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慢性HBV感染者;肝纖維化;診斷價值;影響因素
慢性HBV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纖維化,準確判斷肝纖維化程度和進展情況,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延緩或阻止疾病進展為失代償期肝硬化和肝癌是臨床治療關鍵。肝活檢因有創(chuàng)性、采樣局限性和可重復性差等因素限制了其在臨床中的應用。肝臟瞬時彈性檢測作為目前慢性肝病纖維化的無創(chuàng)性檢查手段,在臨床中的應用日益受到重視。本文旨在分析慢性HBV感染者肝纖維化診斷中影響肝硬度值的各個因素。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HBV感染者為研究對象。120例慢性HBV感染者資料齊全,男性患者86例(71.7%),女性患者34例(28.3%),年齡為17~64歲,中位年齡為(37.09±15.36)歲,感染者體質量指數(shù)為(24.89±4.26)kg/m2,所有患者排除甲、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重疊感染,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藥物性肝炎等其他肝病。
1.2 檢測方法
檢測儀器選用法國Echosens公司生產(chǎn)的肝臟瞬時彈性檢測儀,患者仰躺,右臂放置于腦后,將探頭放在右腋中線與腋前線間的7~9肋間隙,輕輕推動探頭,待壓力顯示區(qū)域為綠色,確定為檢測準確位置,并記錄檢測值,連續(xù)進行10次有效測量,并取10次檢測結果的中位數(shù)作為最終測定結果,用瞬間彈性值表示,檢測要求肝臟有足夠厚度,不存在大血管結構,且偏離肝臟的邊緣,檢測成功率低于60%或與中位數(shù)誤差>1/3視為檢測無效。
1.3 肝纖維化程度判定標準
本研究中慢性HBV感染者肝纖維化程度判定以法國Echosens公司提供數(shù)據(jù)和參考為標準,其劃分如下:F0、F1、F2、F3、F4,劃分皆以慢性HBV感染者肝硬度值大小為分界,分別為:LSM≤5 kPa、 5 kPa<LSM≤7.3 kPa、7.4 kPa<LSM≤9.7 kPa、9.7 kPa <LSM≤12.4 kPa、12.4 kPa<LSM≤17.5 kPa。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軟件開展統(tǒng)計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均數(shù)之間采用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分析采用Spearman檢驗。當P>0.05時,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慢性HBV感染者肝纖維化情況
本研究中120例慢性HBV感染者肝纖維化情況,各組間肝硬度值存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肝纖維化程度<F2的比例(69.2%)明顯高于肝纖維化程度》F2的比例(30.8%),且隨著肝纖維化程度加深,慢性HBV感染者比例呈降低趨勢,見表1。
表1 慢性HBV感染者肝纖維化情況的比較
2.2 Fibroscan值和血清學指標、體質量指數(shù)之間相關分析情況
Spearman相關分析顯示:慢性HBV感染者肝硬度檢測值和ALB、ALT、AST、TBIL、BMI均存在相關性(P<0.05),控制纖維化分級進行偏相關分析顯示:肝硬度值和血清各指標及體質量指數(shù)相關性下降,但仍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慢性HBV感染者ALT、AST、TBIL、BMI與肝硬度值相關性高于ALB與肝硬度值相關性,ALT、AST、TBIL、BMI、ALB與肝硬度值呈中等程度相關,見表2。
表2 Fibroscan值和血清學指標、體質量指數(shù)之間相關分析情況的比較
2.3 Fibroscan值和HBV-DNA相關分析
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硬度值與HBV-DNA進行相關分析,無明顯相關性(P>0.05)。
慢性HBV感染可導、肝致肝炎硬化乃至肝癌的發(fā)生,準確地判斷慢性HBV感染者肝纖維化程度對制定臨床治療方案和評估疾病預后及轉歸都具有重要意義。肝臟瞬時彈性檢測儀產(chǎn)生彈性剪切波,已逐漸成為臨床診斷慢性肝病纖維化常規(guī)的無創(chuàng)性檢查方法。本研究亦表明,F(xiàn)ibroscan 檢測可比較準確診斷慢性HBV感染者肝臟纖維化程度。雖然Fibroscan檢測對肝纖維化診斷具有重大意義,但臨床應用中發(fā)現(xiàn)許多因素均能影響肝纖維化的分期。李冰等研究發(fā)現(xiàn)當患者ALT水平>2倍正常值時肝彈性值會有所升高,在ALT波動于80~400 U/L時LSM與ALT相關最為明顯[1]。劉志權等對慢性乙肝患者行肝穿刺活組織病理檢查,對同一肝纖維化分期不同肝組織炎癥分級組間LSM進行比較,顯示LSM與炎癥分級之間均呈明顯正相關[2]。因為肝組織炎癥程度是影響肝硬度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Fibroscan診斷肝纖維化時應考慮肝組織炎癥的影響,減少誤差,真實反應患者肝臟纖維化程度。本研究亦顯示LSM與BMI存在中等程度相關性,肥胖是影響檢測率的重要因素。Foucher 等[3]對2114次肝臟彈性檢測多變量分析顯示體質量指數(shù)>28 kg/m2是唯一影響彈性測定的因素,與本研究相吻合。此外,本研究顯示HBV-DNA載量與肝硬度值不存在相關性,但和肝硬度值無直接聯(lián)系。
FibroScan具有很高的診斷價值,可在臨床慢性HBV感染者肝纖維化診斷中廣泛應用。但瞬時彈性測定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其診斷的準確性有所下降。本研究探討了影響肝硬度檢測值的部分因素,不足之處在于研究對象少,未對所有影響因素進行分組分析,缺乏對慢性HBV感染者進行大規(guī)模臨床研究。因此,如何提升FibroScan對慢性HBV感染者肝纖維化診斷準確率,對影響肝硬度值的所有因素進行充分研究,制定出更為合理的個體化診斷方案是一項重要臨床課題。
參考文獻
[1] 李冰,張健,韓萍,等.瞬時彈性掃描儀測定中國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臟硬度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12): 2063.
[2] 劉志權,馮軍花,葉立紅,等.肝組織炎癥對FibroScan診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纖維化的影響[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3,29(5): 338.
[3] Foucher J,Cas Iera L,Bernard PH,et al.Prevalence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ailure of liver stifness measurement using Fibroscan in aprospective study of 2114 examinations[J].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6,18(4): 411-412.
中圖分類號:R5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4)15-02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