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瑞 趙菊珍
(河南省焦作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焦作454002)
新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臨床研究
王小瑞 趙菊珍
(河南省焦作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焦作454002)
【摘要】目的分析新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危險因素及冠狀動脈造影特點。方法選擇2012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新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39例,作為治療組,選擇同期治療的非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31例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臨床資料以及患者冠狀動脈造影特點。結果對比兩組患者血糖、血脂以及收縮壓差異,數(shù)據(jù)差異比較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冠狀動脈造影結果顯示,治療組的冠狀動脈受累血管數(shù)量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彌漫性病變多見。結論由于新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多個心血管危險因素,且具有聚集作用,因此此類患者患上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時,冠狀動脈多呈彌漫性病變,病情一般較重。
【關鍵詞】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新發(fā)2型糖尿?。还跔顒用}造影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之一[1],糖尿病患者罹患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危險性較高,臨床上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fā)生破潰,導致患者繼發(fā)完全或不完全性血栓等一系列綜合征[2],可分為:①不穩(wěn)定型冠心?。║A);②心肌梗死合并非ST段抬高(NSTEMI);③心肌梗死合并ST段抬高(STEMI)[3]。本文研究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中合并新發(fā)2型糖尿病情況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新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39例,作為治療組,男29例,女10例,年齡21~76歲,年齡平均為(60.7±11.1)歲,其中UA14例、NSTEMI8例、STEMI17,本組患者糖尿病均為新發(fā),住院前未接受任何糖尿病治療。選擇同期治療的非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31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齡23~79歲,年齡平均為(61.5±10.2)歲,其中UA12例、NSTEMI9例、STEMI10例。
1.2 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次日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2 mL,送去實驗室,采用全自動生化儀對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血尿酸(UA)、總膽固醇(T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C(HDL-C)進行檢驗。入院次日測量兩次血壓,取兩次平均值作血壓測量結果。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1.3 診斷標準
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后結果證實本次研究對象均患有冠心病[4],且冠狀動脈中至少有一支管腔狹窄程度≥50%。至少符合以下一種情況即可被判斷為彌漫性疾?。孩俟跔顒用}病變血管長度>2 cm;②單肢冠狀動脈出現(xiàn)多處病變;③整支冠狀動脈或大部分冠狀動脈呈纖細狀,管壁僵化,如松散彈簧狀。2型糖尿病符合以下標準:①空腹血糖≥7.0 mmol/L。②口服糖耐量試驗:口服葡萄糖2 h后血糖水平≥11.1 mmol/L[5]。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算,計量資料應用(xˉ±s)表示,組間比較應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應用χ2檢驗。
2.1 兩組患者臨床因素比較
治療組的收縮壓(SBP)以及TG、TBG同對照組相比均有所增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兩組患者HDL-C水平進行比較,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治療組的吸煙等不良嗜好、DBP水平相較于對照組,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冠狀動脈造影結果進行比較
新發(fā)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單支動脈發(fā)生率同對照組相比,改善程度大于對照組,P<0.0.05,雙支及3支冠狀動脈發(fā)病率對照組比較,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2。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合并糖尿病發(fā)生血管內彌漫性病變26例,發(fā)生率為66.67%,單支發(fā)生彌漫性病變2例,兩支冠狀動脈發(fā)生病變14例,3支冠狀動脈發(fā)生彌漫性病變10例。對照組冠狀動脈發(fā)生彌漫性病7例,其中單支冠狀動脈發(fā)生彌漫性病變3例,雙支發(fā)生彌漫性病3例,3支冠狀動脈發(fā)生彌漫性病變2例,故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狀動脈出現(xiàn)彌漫性病變的概率同對照組相比明顯增高,P<0.05。
表2 兩組患者冠狀動脈造影結果(n,%)
據(jù)大量文獻表明,糖尿病患者罹患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發(fā)病率是普通人的2~4倍[6]。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血糖水平過高,加速機體內動脈粥樣硬化發(fā)展,進而導致動脈斑塊被激活或破裂,導致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發(fā)生。吸煙款可造成冠狀動脈內皮細胞受損,進而導致其功能降低,減緩內皮細胞釋放NO過程,進而引起血管內纖溶功能發(fā)生紊亂,冠狀動脈血栓由此形成,促使冠狀動脈發(fā)生痙攣[7],在急性冠狀動脈炎病情發(fā)展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本研究提示,膽固醇水平增高是導致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發(fā)病誘因之一,但血液內膽固醇濃度不升高與氧化應激反應、內皮細胞受損以及血液高凝狀態(tài)下發(fā)生的低纖溶情況,進而造成血栓在舉辦形成,導致糖尿病患者罹患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近年來,大量臨床研究表明高濃度血尿酸是引發(fā)冠心病的重要可能性原因。尿酸能夠促使血小板黏度增加,參與形成自由基過程及機體的氧化應激反應,同時與血液中胰島素發(fā)生抵抗相關。但本研究可知,血糖不穩(wěn)定患者罹患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可能性更高,隨后糖尿病病程的增加,患病概率不斷增加。此外,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引發(fā)心梗發(fā)作時早期癥狀多隱匿,冠狀動脈至少1支受累,病情嚴重,本研究證實了此觀點。總之,糖尿病是引發(fā)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高危因素之一,應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早預防,積極控制血糖水平,同時還要進行綜合性治療,預防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發(fā)生。臨床應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及其他治療方式。
表1 兩組臨床危險因素相比較(
表1 兩組臨床危險因素相比較(
危險因素吸煙(%) SBP(mm Hg)DBP(mm Hg)FBG(mmol/L)TG(mmol/L) TC(mmol/L) HDL-C(mmol/L) UA(mmol/L)治療組 39 31(79.49) 149.52 18.84 85.12 11.14 8.60 2.85 2.54 0.87 5.92 0.92 1.23 0.34 359.10 10.52對照組 31 23(74.19) 136.41 84.10 8.14 5.31 0.60 2.10 0.72 5.31 0.60 1.40 0.401 333.56 11.13統(tǒng)計量 χ2=0.064 t=2.524 t=0.340 t=5.561 t=2.523 t=2.245 t=3.892 t=1.061P值 ?。?.05 >0.05 ?。?.05 ?。?.05 ?。?.05 ?。?.05 ?。?.05組別 例數(shù)
參考文獻
[1] 邵海琳,宋春青,王曉萊,等.強化胰島素治療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21):47-48.
[2] 蘇鑫,張慶翔,李立志,等.急性冠脈綜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的中醫(yī)癥候分布特點[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4):391-392.
[3] 尹慧娟.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長期應用他汀類藥物與發(fā)糖尿病相關性研究[D].太原:山西醫(yī)科大學,2012.
[4] 張雪蓮.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住院期間血糖狀況及預后的研究[D].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8.
[6] 李冬依,劉君,杜作義.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脈造影及臨床特點分析[J].現(xiàn)代醫(yī)院,2012,12(11):59-61.3
[7] 耿向云,張繼梅,邱敏強.阿托伐他汀與辛伐他汀對急性冠脈綜合征血脂、高敏C反應蛋白和心室重構的影響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26):181-182.
中圖分類號:R587.1;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4)15-0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