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平 周麗霞
(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SWOT分析法一般被運用于對企業(yè)的內外部環(huán)境進行分析,通過研究企業(yè)的外部機會、威脅以及企業(yè)內部的優(yōu)勢與劣勢從而為企業(yè)的戰(zhàn)略決策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筆者認為SWOT分析法在對高校雙語教學模式的分析中依然會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通過對不同的雙語教學模式的內外部綜合分析從而得出一種最適合我國高校的雙語教學模式。目前,常見的雙語教學模式有三種,即浸入型雙語教學、保持型雙語教學和過渡型雙語教學。
在學校使用一種不是學生母語的語言進行教學的模式稱為浸入型雙語教學(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 model)[1]。即在學生入學后全部采用第二種語言進行教學,該模式在加拿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現(xiàn)針對此模式并結合我國教育教學情況進行SWOT分析:
來自內部的優(yōu)勢(S):一是全外語教學,使學生更快更好掌握英語各項知識;二是營造相對范圍內的外語學習文化環(huán)境。
來自內部的劣勢(W):一是學生外語水平參差不齊;二是學生會對全外語教學存在抵觸心理。
來自外部的機會(O):一是現(xiàn)代社會對聽、讀、寫外語綜合運用能力學生的需求;二是人們學習外語意識的不斷加強;三是各種輔助外語學習的工具日益完善。
來自外部的威脅(T):一是我國缺少外語語言文化環(huán)境;二是我國外語教學方式存在缺陷;三是我國教學理念與方法與外國具有很大不同。
通過SWOT分析,可得出不同情況下的戰(zhàn)略:
SO戰(zhàn)略:一是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應用各種輔助學習工具與先進技術;二是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師生的互動與交流;三是不斷挖掘學生潛在的知識。
WO戰(zhàn)略:一是對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要進行重點指導;二是不定時開展師生交流會,使學生消除抵制心理;三是學校加大資金投入。
ST戰(zhàn)略:一是在學生中盡量營造一種學習外語的氛圍;二是改變教學方式,找到與外語教學的切合點;三是積極更新教學理念。
WT戰(zhàn)略:一是鼓勵學生在日常使用外語進行對話與交流;二是借鑒外國雙語教學經驗與模式同時注重與本國教學方式相結合。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浸入型雙語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學生剛入學就把學生完全沉浸在全外語式教學中,可以使學生更快地適應外語的學習,同時全外語教學可以在學生中營造出一種用外語交流的氣氛,對學生以后外語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出浸入型雙語教學也同樣存在諸如我國外語語言環(huán)境缺乏、學生外語水平參差不齊、教學成本較高等問題。
學生入學時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母語進行教學,然后逐漸使用第二種語言進行部分學科的教學,對于其他學科的教學仍然使用母語進行教學的模式稱為保持型雙語教學(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model)[2]。保持型雙語教學可以保證學生在進入外語教學過程中時擁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而且保證了母語在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下面是對保持型雙語教學進行SWOT分析:
來自內部的優(yōu)勢(S):一是提高外語能力時兼顧母語語言的學習;二是照顧到學生外語水平的差異;三是學生在心理上容易接受。
來自內部的劣勢(W):一是同時兼顧兩種語言的教學可能導致學生對兩種語言學習的程度都不夠深入;二是不易在小范圍內塑造相對的外語語言環(huán)境。
來自外部的機會(O):一是國家對大學生漢語水平要求的提高;二是文化實力在綜合國力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三是社會對同時具備兩種語言運用能力的人才需求增加。
來自外部的威脅(T):一是新的教學模式的不斷沖擊;二是與時代發(fā)展不適應的地方越來越多。
通過SWOT分析,可得出不同情況下的戰(zhàn)略:
SO戰(zhàn)略:一是在外語教學中同時把母語教學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協(xié)調發(fā)展;二是注重對學生的語言文化方面的培養(yǎng)。
WO戰(zhàn)略:一是努力營造小范圍內的外語語言環(huán)境,同時注重母語水平的培養(yǎng);二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接受前沿知識的能力。
ST戰(zhàn)略:一是積極探索與我國相適應的新的教學模式;二是對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反思并總結,找到解決之鑰。
WT戰(zhàn)略:一是找到兩種語言教學的交叉之處,在教學轉換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二是注重對學生文化思維的培養(yǎng)。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保持型雙語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在剛入學時的外語水平的差異,使學生較容易接受,但是相比浸入型雙語教學,學生的外語學習深度會比較淺。
學生在剛入學時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語進行教學,然后逐漸轉變?yōu)橹皇褂玫诙Z言進行學科教學的模式稱為過渡型雙語教學(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model)[3]。下面對過渡型雙語教學進行SWOT分析:
來自內部的優(yōu)勢(S):一是使學生對語言教學轉換過程中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二是有利于外語水平不好的學生在前期復習外語。
來自內部的劣勢(W):一是不同外語水平的學生能否成功過渡;二是兩種語言教學轉換過程中會遇到新的未知問題;三是后期全外語教學,不利于母語學習水平的提高。
來自外部的機會(O):一是人們對外語學習意識的不斷增強;二是不同的雙語教學模式經驗可以借鑒。
來自外部的威脅(T):一是現(xiàn)行教學方式與理念的缺陷;二是學生的認同感不足。
通過SWOT分析,可得出不同情況下的戰(zhàn)略:
SO戰(zhàn)略:一是不斷提升學生對外語學習的意識;二是對外語水平較差的學生進行重點輔導,給他們制訂一個系統(tǒng)學習的計劃。
WO戰(zhàn)略:一是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對外語學習的興趣;二是在語言教學轉換中確保教學方法與理念的創(chuàng)新。
ST戰(zhàn)略:一是努力尋找外語教學與母語教學兩者之間的平衡點;二是積極革新教學方法與課程設置。
WT戰(zhàn)略:根據(jù)學生日常表現(xiàn)來確定教學方法的改變,找到符合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過渡型雙語教學給學生提供從母語教學到外語教學的一個適應過程,學生可以在完全進入到外語教學模式前可以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英語的補習,但是學生能否成功過渡到全外語教學值得探討。
根據(jù)上文對三種不同雙語教學模式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浸入型雙語教學模式有著在培養(yǎng)學生聽、讀、寫以及塑造較好的語言環(huán)境方面的優(yōu)勢,但是就我國目前而言,外語并不是我國的第二語言,我國外語語言環(huán)境非常缺乏,我國公民基本上使用漢語進行工作、學習方面的交流,而完全使用外語來進行工作或學習的少之又少[4]。雖然我國為鼓勵大學生學習外語開設了大學英語四級和六級等考試,但是這些考試的設置同樣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大學英語四級和六級考試并不能完全反映一個學生的英語運用水平,學生在備考試時也只是以一種應對考試的態(tài)度來對待,所以有學者把大學英語四級和六級等考試當作浸入型教學模式開展的機會是站不住腳的。而浸入型雙語教學模式是在學生剛進入大學時便使用全外語進行教學,顯然在我國外語語言環(huán)境缺失、學生外語運用能力較差的現(xiàn)階段是不合適的。
過渡型雙語教學雖然在學生剛進入學校學習時使用母語進行教學并留給學生時間來進行外語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全部使用外語進行教學就會產生許多問題,比如學生在熟悉一種語言教學方法與理念后突然進入到另一種語言的教學之中會感到極其不適應,而且學生對這種語言教學的轉換可能會產生極大的抵觸心理[5]。由于從母語教學向外語教學轉換過程中會涉及教材的使用、教學方法的變更等情形,學生能否從母語教學成功過渡到全外語教學值得商榷,如果學生不能適應這種教學的突然轉變,那么這種雙語教學就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消極的影響。
基于我國的教育教學現(xiàn)狀,保持型雙語教學模式無疑是比較符合我國本土國情的一種教學模式。我國目前的考試制度使基礎教育更多地表現(xiàn)為應試教育,學生在高中階段學到的英語知識多為應對高考而準備,而高中教師在教授學生英語時也是基于教育部給出的高考大綱,學生只是在為了考試而學習英語,此外,有些省份在高考時取消了英語聽力,這就更加不利于學生在聽力等方面的鍛煉學習,而且我國學生在外語語言表達方面的能力也比較薄弱,因此,保持型雙語教學模式避免了學生在外語水平不高的情況下接受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教學方式,而是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使學生進入到外語教學中去。保持型雙語教學同樣注重對學生漢語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對學生更深地了解我國的語言文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對學生傳業(yè)解惑的主要對象,教師在高校雙語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任務不單單是用外語把課本翻譯給學生,更應做到使用流利的外語將課本內容表達出來,并對課本中的重要前沿理論知識進行解讀,因此,高校雙語教學對授課教師的外語水平要求極高,進而對授課教師的培訓就顯得相當重要。教師的培訓應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第一,提高授課教師表達外語的能力。學校應組織本校外語學院的優(yōu)秀教師或者聘請具有培訓資質的培訓學校對非外語專業(yè)雙語課教師進行聽、寫、讀方面能力的培訓,使教師能夠使用流利的外語將課本或自己所了解的知識表達出來。第二,有條件的學??梢越M織教師出國考察與交流,這樣做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是促進授課教師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二是通過與外籍教師的交流加深對本學科知識的理解,從而促進教師綜合教學能力的提高。另外,對雙語課教師的培訓要建立一套監(jiān)督考核機制,教師在培訓過程中要完成學校規(guī)定的任務,并對這些任務進行考核,考核后的結果將會進入對教師的整體評價,進而使授課教師能夠以嚴肅的態(tài)度來對待雙語教學,更好地為高校雙語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
學生的學習成果最終決定著雙語教學是否成功。就學生而言應做到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培養(yǎng)對雙語教學課程的興趣,克服對新事物的可能抵觸心理。如果處理不好就會產生厭學心理,這對以后雙語教學的開展是十分不利的。第二,學生應明確雙語教學對未來發(fā)展的積極作用,時刻以一種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來對待雙語教學,從而提升雙語課程的學習效果。第三,學生應當積極主動學習外語,明確外語能力在未來就業(yè)中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學生還應積極參加學校的外語協(xié)會或者外語演講社團,在課余時間鍛煉聽、說、讀、寫能力,最終達到教師在使用外語講授知識時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第四,為督促學生更好學習,在考核方面也要對學生施加一定影響,比如在考試中采用全外文試卷,規(guī)定學生通過考試要達到的條件。
在教材選擇方面,有人建議全部采購外文原版教材,有人認為授課教師應該自編教材,基于我國國情與教育教學現(xiàn)實,教材的選定需要符合我國教育的特色,使授課教材做到既能使學生接觸并充分掌握國內外前沿知識又能結合我國文化背景的實際,教材的編寫應由教育主管部門組織國內相關專家與國外專家學者共編。在編寫過程中,一些細節(jié)問題需要特殊注意,比如,在課本中外文句式以及語法組織等方面要與我國學生外語學習實際相結合,編寫內容不宜生澀難懂,使用長難句的次數(shù)不宜過多,對于教材中名詞的解釋以及相關的注釋也要盡量使用較為通俗的語言來組織[6]。
無論是授課教師還是學生,在雙語教學中能夠保持積極性非常重要,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對雙語教學的興趣以及教師對雙語教學的教學熱情是高校雙語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對學生而言,將學生在雙語課堂上的表現(xiàn)以及在期末考中的成績作為學生評獎評優(yōu)的指標,對表現(xiàn)特別突出的學生還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教師而言,為鼓勵教師積極進行雙語教學,學??梢詫⒔處熢诖诉^程中的努力作為教師評職稱或者評績效工資的具體指標,這樣授課教師才會有更大的動力去接受雙語教學的培訓以及自學等方式來提高雙語教學的質量。
高校雙語教學不同于單語教學,這就要求在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有所不同,比如,為了提升課堂活躍度而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fā)言,或者把學生分成不同小組進行討論和合作完成學習,或者鼓勵學生積極查找文獻并在課堂上進行總結性發(fā)言。另外,在授課過程中宜采用多媒體等方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授課效果會更加生動活潑,學生也會對這種授課方式更加感興趣。總之,高校雙語教學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探索授課效果好、學生喜愛的教學方法。
學校方面除了組織教師進行培訓考核,還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雙語課教師召開研討會,討論在雙語教學過程中取得的經驗以及遇到的問題,并聽取教師對雙語教學的建議,以便跟蹤雙語教學的實施進展。學校還應借鑒其他高校雙語教學經驗,指派負責人到其他高校參觀學習,將所獲得的經驗運用于本校的雙語教學中。
[1][2][3]雙語教學[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f xpE5qmtqjgIC 5E 31wXFDwb7 suRY Rdcb ecVgrha FXkG ptKz1 7R9AtZ1 yk57V UCQu.[2014-01-02].
[4][5]劉麗華.雙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以重慶為視域[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4):132-135.
[6]束定芳.當代外語教學理論研究中的幾個重要趨勢[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5(3):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