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燕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專業(yè)全國招生增幅變化和就業(yè)趨勢下降等因素的影響,地方本科院校計算機畢業(yè)生出現了就業(yè)難度增大、就業(yè)形勢嚴峻等問題。為適應計算機學科的應用性特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拓寬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渠道,本文案例?!獌让晒琶褡宕髮W,自2009級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劃分了圖形圖像處理、軟件工程和網絡工程三個方向。
圖形圖像技術在國內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目前我國圖形圖像專業(yè)應用技術人才缺口在30萬人以上。然而,當前該專業(yè)的教學主要由高職院校和一些培訓機構承擔,由于學生沒有扎實的數學和編程基礎,且重在培養(yǎng)學生在圖形或圖像處理方面的應用能力,因此在綜合應用方面有所欠缺。案例校計算機專業(yè)開設的圖形圖像處理方向針對學生的興趣,對學生進行分層次培養(yǎng),部分學生側重在平面、動畫或網頁設計等方面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部分學生側重應用C、Visual C++進行底層編程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所有學生對圖形、圖像基本原理的掌握,提高學生對圖形圖像的綜合處理能力。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生大約有一半在中小學時是進行蒙語授課的,因此他們的漢語水平相對較差,英語對他們來說就更是難上加難,同時計算機的專業(yè)詞匯都比較新,很難翻譯成蒙語,同時很多課程還需要英語基礎,所以很多學生對計算機課程尤其是編程語言課程有畏懼心理。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圖形圖像方向以各種圖形、圖像處理的應用軟件為起點,結合基礎的C、C++編程思想,逐漸向學生滲透圖形、圖像處理的基本原理。
目前圖形圖像方向培養(yǎng)崗位人才包括平面設計師、交互設計工程師、三維設計師、圖形圖像開發(fā)工程師、c++開發(fā)工程師、虛擬現實工程師、影視前期制作人員等,課程包括計算機基礎理論、編程語言、應用軟件、圖形圖像原理等,能夠滿足其他圖形圖像工程師的就業(yè)需求?;A理論囊括計算機專業(yè)所需要的所有專業(yè)課程,包括數據結構、操作系統(tǒng)等必修課,確保學生了解計算機的綜合基礎知識;語言類課程包括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網絡數據庫等,教學的目標不僅是教會學生基本語法,更重要的是以語言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面向對象的思維方式和對問題的抽象建模能力;應用軟件包括平面設計、動畫設計、網頁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旨在為圖形圖像課程提供驗證和應用的空間,同時希望對圖形圖像方向感興趣或編程基礎較差的學生能夠學有所長;圖形圖像原理包括計算機圖形學和數字圖像處理等。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更好地加強較高層次的應用,使圖形圖像方向的系統(tǒng)教學和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得到很好的結合。
圖形圖像處理方向的整體教學采用“理論教學+實踐+課程設計”的教學方式,以理論教學為基礎,結合實例進行說明,從各廣告公司、網站公司和印刷公司等獲取大量客戶需求,幫助學生進行實踐練習,學期末安排相應課程的課程設計以訓練學生的綜合應用、設計能力。
圖形圖像處理方向的教學路線主要有兩條:一方面,以C語言的面向過程編程為基礎,接著借由C++語言來逐步引進面向對象的思想,進而開設VC++程序設計幫助學生學習Windows風格的程序設計,同時使用VC++進行數據結構、圖形學、數字圖像處理等課程的實驗教學,使學生可以從事大型、底層的圖形圖像軟件開發(fā);另一方面,從CorelDraw、Flash、3DS Max、AutoCAD等應用軟件入手,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圖形學、圖像處理的原理,幫助學生從事動畫、家居設計、插圖、多媒體作品的制作等工作。
依據這樣的教學方式和路線,還需針對學生特點進一步完善、細化相應課程的教學大綱、實驗大綱,使教學與實驗內容更趨于實用化。
要培養(yǎng)計算機圖形圖像方向的高端綜合型人才,就需要采用適合該方向的教學方法。本方向課程的教學全部在多媒體教室進行,將示范式、同步式、任務式等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實時更新內容,使其更具有實用性、趣味性。
對于應用軟件,以3DS MAX為例,課上老師首先借助小實例講授基本的知識點,然后對基本操作步驟進行示范,同時講清注意事項,然后學生一邊學、一邊做來完成教學任務。為了更加具體化,案例選擇各種家居用品,要求學生注意細節(jié),充分考慮用戶需求,爭取將所設計的作品進行實際應用。而對于基礎語言,以C++為例,教學的重點不再是講解各種語法,講解的題目盡可能地有趣。鼓勵學生進行問題分析,以流程圖的形式將解題方法描述出來,然后進行具體編程,最后考慮語法細節(jié)。這樣,成功地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上,而不再糾結于語法細節(jié)。
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認識的有效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為確保更好地開展實踐教學,案例校從學時、教材、課程設計、師資等多方面入手進行了改革。
1.相關實驗單獨設課。除必修課外,所有圖形圖像處理的課程均單獨設課,并且實驗教學比例提高到課程總學時的40%以上。同時突出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踐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演示、驗證、綜合等多種類型,使大多數實驗由驗證型變?yōu)樵O計型實驗,讓學生自己去想去做,設計自己的作品。
2.編寫配套的實驗教學指導書。改革前,學校盡可能采用各種經典教材的實驗設計,但是很多教材并不適用于民族院校。因此,學校組織教師編寫適合本校實際的實驗指導書并適時更新。其中涵蓋了知識點、實例演練、綜合實例、注意事項、常見錯誤及解決方法等,給定的實例都具有代表性。
3.進一步加強對課程設計的管理。案例校從2009級開始專門設置了課程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課程設計可以加強綜合性、設計性能力的鍛煉。課程設計時給學生一些應用型的課題,讓學生真正得以訓練、提高。因此如何合理安排課程設計、跟蹤學生的設計進度、及時指導學生的上機操作、嚴格考核課程設計的結果是需要考慮的主要內容。
4.建立學生團隊。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案例校組織有相關專長的教師建立多個圖形、圖像處理的團隊,定時對學生進行指導,鼓勵學生尤其是蒙古族學生利用蒙古族文化優(yōu)勢參加各種技能大賽。
5.加強師資培養(yǎng)。注重青年教師的圖形圖像基礎知識和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一方面通過給青年教師指定指導教師,同時教研室和學院定期組織教學、科研等方面的討論;另一方面鼓勵教師走出校園,外出培訓,尤其是利用校企合作的方便條件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實習和就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