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春艷
(武漢科技大學 湖北武漢 430081)
淺析大學生感動教育及實施方略
薛春艷
(武漢科技大學 湖北武漢 430081)
當代部分大學生存在著缺乏愛心、良知和責任感等問題。高校開展感動教育有助于大學生塑造健全人格,有利于大學形成良好學風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高校要深入理解感動教育,把握教育內(nèi)涵,擴大教育空間,提高實施過程的效果。
感動教育;實施方略
德國教育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盵1]教育的真諦是感動,因為感動是一種滋養(yǎng)心靈的養(yǎng)分,沒有感動的教育便是遺憾的教育。感動是一種寶貴的教育資源,通過捕捉令人感動的素材對學生進行感動教育,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條新思路。
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他們追求人生價值的自我完善。但也的確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部分大學生情感淡漠,導致近年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這部分學生的思想狀況與近代在教育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具有極大功利主義傾向的科學(工具)理性主義思潮有極大相關(guān)。這種傾向極大地影響了我國的教育實踐,我們的教育過分注重知識信息高效率、大容量的傳授,教育過程中能使人與人精神相融的教學方法——熏陶、感染、啟迪、誘導等已不再是主導方法,師生間的感情交流日見減少。當代大學生的知識在增長,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卻被扼殺;他們對外在的自然有“科學”的了解,卻忽視了生動鮮活、充滿樂趣的生活,對自己的情感、理想一無所知。
(一)開展感動教育有利于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大學生是一個具有特殊需要的群體,在生存需要得到滿足的基礎(chǔ)上,更加需要精神上的充實、陶冶和調(diào)適。感動教育,即在教育過程中關(guān)注學生的態(tài)度、情緒、情感和信念,尊重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zhì),促使學生對生活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擁有健康高尚的情感生活。通過感動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順利實現(xiàn)自我的同一,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感動教育是大學良好學風形成的動力。當前大學生中普遍出現(xiàn)厭學、預警生比例持續(xù)升高的現(xiàn)象,正是因為他們?nèi)狈ι母形蚺c熱愛、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探索,他們的精神信仰萎靡不振,他們的情感淡漠、道德行為失衡。感動教育可以成為一縷教育的春風,吹拂大學生面臨的心靈困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習的熱情,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能給學生以學習動力,促進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
(三)感動教育有利于大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在人才成功的要素中,20%為智力因素,80%為非智力因素,可見情感對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有著巨大的影響作用。感動教育是加強情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感動教育,就是在現(xiàn)行的教育活動中,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融入他們的情感,培養(yǎng)他們的情操,教會他們?nèi)绾螢槿颂幨?,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促使他們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兩方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一)深入理解感動教育,把握教育內(nèi)涵。無論我們的教育如何曲折,我們都在努力趨近永恒的教育理想:促進人的全面和諧、充分自由的發(fā)展。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即培養(yǎng)學生對人類社會的過去和未來及自然環(huán)境的廣泛關(guān)注精神,使其具有正確的道德理念、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關(guān)注人生的意義與兼職;培養(yǎng)學生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使之成為具有豐富、高雅的人生情趣和健全、豐富、和諧的個性的人。[2]立足于這一教育理想,感動教育可以為大學校園營造一種全面、自由、協(xié)調(diào)的育人氛圍。實施感動教育就是把學生當作完整的、具有智慧力量與人格力量,全身心體驗著教育生活的人來看待;尊重學生的權(quán)利和尊嚴,關(guān)注學生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幫助學生增強自我價值感;關(guān)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養(yǎng)成,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意識、對生命的感悟,使其有積極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
(二)擴大教育空間,提高實施過程效果。感動教育要緊緊圍繞著“什么是感動,什么是感動教育”進行。首先,要劃分活動層面系統(tǒng)推進感動教育。在開展感動教育活動中,可以對感動資源劃分多個活動層面,構(gòu)建不同的梯級活動主題。其次,要構(gòu)建感動教育活動展示平臺。搭建平臺,渲染氛圍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走向舞臺,使大學校園內(nèi)廣大師生學習、理解、認同、升華和深化感動。最后,要堅守活動陣地,構(gòu)建起完整的感動教育活動網(wǎng)絡,如校園文化浸染陣地、班級自主管理陣地、校內(nèi)學習課堂陣地、家庭實踐陣地。通過堅守四大陣地,把感動教育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之中。
實施感動教育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確立了鮮明的主題,開展這一活動,一方面使大學生形成了健康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也使學生懂得在學習和生活中“以情感人,真情動人”的真諦。
[1]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1:20.
[2]宗嵐,劉毅.情感教育:凸現(xiàn)教育的人文關(guān)懷[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4(2):25-28.
On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College Students
Xue Chun-yan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81, China)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lack of love,conscience and responsibility et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emotional education helps students to create a sound personality, is conducive to the university to form a good style of stud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grasp theconnotation of education, expanding educational space,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moving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G41
A
1000-9795(2014)06-0037-01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3-09
薛春艷(1979-),女,湖北松滋人,講師,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