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蕖
(黃淮學院社會管理系 河南駐馬店 463000)
以德育引領幼兒園與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
張 蕖
(黃淮學院社會管理系 河南駐馬店 463000)
幼兒園和中小學時期的教育是面向未成年人的教育,這一階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長期,是未成年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人類啟蒙教育的幼兒園教師以及承擔著把億萬青少年培養(yǎng)成國家建設合格人才的中小學教師,擔當了第一棒的重要職責。獨特的職業(yè)地位和任務,讓幼兒園與中小學教師的師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從實踐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會對其學生產生一輩子的影響。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師德的建設也須以德育為引領。
德育;師德;師德建設;幼兒園教師;中小學教師
中小學和幼兒園時期是面向未成年人的教育,這一階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長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專家研究表明,3至12歲是人形成良好行為的關鍵期,12歲以后,孩子已經逐漸形成許多習慣。兒童從1至3周歲末的這個時期,兒童從嬰兒期發(fā)育到幼兒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的發(fā)育都非常迅速。兒童從3周歲到6歲這一時期兒童所接受的教育屬于兒童啟蒙教育,對他們一生中的學習以及獲得知識的能力、勞動技能的能力都極為重要,在學齡前期所接受的啟蒙教育方式、學習勞動能力直接影響著兒童一生的生活方式、學習勞動能力,因此這一時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時期。
兒童從7歲到12歲這一年齡階段,教育心理學中又把此期稱為學齡初期。它是兒童品德個性形成的重要階段:兩次角色轉換即經歷了從嬰兒到幼兒,從幼兒到兒童的轉換。兩次環(huán)境轉換即從自由的無拘無束的以個體生活為主的家庭到以集體生活為主的幼兒園;從以游戲活動為主的幼兒園到以學習為主的正規(guī)學校班級。兒童進入學齡初期的重大變化是把以游戲活動為主的生活方式轉變?yōu)橐詫W習為主。這一時期的開始,使兒童從家庭或幼兒園進入學校,這是對兒童的一個重大轉折。
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既是業(yè)師又是人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道德價值的學習者和活動的組織者。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的教學管理行為、日常行為習慣、職業(yè)道德水準、道德境界與學生的道德認知、道德行為、品德形成直接相關,對學生的心靈成長具有最為廣泛、持久而深刻的影響力。可以說,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的道德素質比其文化素質更為重要,師德才是教師的靈魂,是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xiàn),而在全面發(fā)展教育中,德育對其他各育起著靈魂和指導的作用。
德育是各個社會共有的教育現(xiàn)象,具有社會性,與人類社會共始終。幼兒園中小學教師教育學生既要言傳又要身教,且身教重于言傳,教師的示范行為是最有效果的德育手段之一。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之一,社會學習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認知理論之父班杜拉認為,兒童社會行為的習得主要是通過觀察、模仿現(xiàn)實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為來完成。任何有機個體、環(huán)境、和行為三者相互作用下發(fā)生的,行為和環(huán)境是可以通過特定的組織而加以改變的,三者對于兒童行為塑造產生的影響取決于當時的環(huán)境和行為的性質。“觀察學習”或“替代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形式,特別是兒童的親社會行為和逆社會行為等態(tài)度的學習主要是從觀察榜樣在一定情境中的行為及其結果中獲得。
班杜拉的研究說明,榜樣是一種學習對象,榜樣的行為示范對學生的行為有很大的影響,比言語指導更具教育力量。道德榜樣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他可以使道德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具體化、形成化、人格化,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動性。在社會價值日趨多元化的今天,更加需要以德育來引領師德的建設。
完善以德育引領師德建設的機制建設。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幼兒園教師標準(試行)》《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從制度上規(guī)范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的從教行為,對師德表現(xiàn)作為教師年度考核、崗位聘用、職稱評審、評優(yōu)獎勵的首要標準,建立健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師德考核檔案,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建立和完善各項激勵和評價機制,使德育引領師德建設制度化、經常化,要完善并嚴格執(zhí)行以教師資格證制度和教師全員聘任制度為核心的相關配套制度建設,優(yōu)化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隊伍。教育行政部門必須把德育引領師德建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加強對幼兒園和中小學學校的管理,建構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環(huán)境。以德育建設師德,又以師德發(fā)展德育。構建以滿足學生成長需要的德育引領師德建設體系,建立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道德機制。在德育中,由傳授式德育向體驗式德育轉變,以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為核心的體驗式學習,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行為問題結合起來,使幼兒園中小學教師在體驗中不斷提升道德水平。
1.提升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思想素質,強化師德靈魂。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過硬的思想素質是師德的靈魂,它不僅引領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的成長,而且影響著幼兒園和中小學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處于智力啟蒙階段的幼兒園和中小學學生不僅需要學習基礎知識,更需要如何走好人生道路的有價值的指導。
2.塑造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崇高品格,塑造師者形象。教與學、師與生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特殊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師德影響著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和行為選擇。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在教育勞動中既要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又要對幼兒園和中小學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既是為人師表,又接受幼兒園和中小學學生和社會的監(jiān)督,決定了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的道德品質要比其他社會成員的道德品質高。
3.凝練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純粹的人格情操,養(yǎng)成良好師德。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的教書育人勞動是艱辛的工作,教育工作的莊嚴性、神圣性,不僅要求教師具備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還需要一種淡泊名利的心態(tài)。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的人格是幼兒園和中小學學生的榜樣,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的人格情操應該是志存高遠的、能為社會帶來正能量的。
4.塑造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高尚的敬業(yè)精神,提升師德魅力。師德的魅力體現(xiàn)著不同的職業(yè)精神和態(tài)度。就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來說,就是對學生負責的責任心和對學生的關心愛護。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認知、情感交互作用的過程。學生進入學校,除了求知,更期望得到同伴的承認,得到他人的理解與尊重,取得應有的地位,要求自我表達等。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教學活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這些欲望不斷滿足、調節(jié)、提升的過程。所以,教學過程不僅是認知信息傳遞、加工的過程,也是情感信息交流、感染、共鳴的過程,是師生雙方在認知、情感方面同時進行交互作用的過程,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更要懂得關愛學生,提升師德魅力。
5.夯實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淵博的學識基礎。貫徹落實以德育引領師德的理念,全方位、深層次地實施德育目標,對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定期進行培訓,厚實德育者的基礎功底。以德育引領幼兒園與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還要與時俱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一個科學命題。黨的十八大報告重申了這一命題,并強調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方向?!鄙鐣髁x核心價值觀是全黨全國各民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是全民族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也是幼兒園和中小學學校健康發(fā)展思想保證。幼兒園和中小學校的健康發(fā)展離不開一支優(yōu)質的教師隊伍,而教師隊伍建設的根本是師德建設。根據新時期師德的時代特征和新內涵,不僅要以德育引領師德建設,而且還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提升教師思想素質,強化師德靈魂,鍛造教師崇高的道德品格和人格情操,塑造師者形象,養(yǎng)成良好師德,全面推進師德建設。
[1]申毅,王緯虹.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M].重慶:西南大學出版社,2009.
[2]龐麗娟.中國教育改革30年(學前教育卷)[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易凌云.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理念與師德的定義、內容與生成[J].學前教育研究,2012.
[4]洪秀敏.我國幼兒園教師資格制度:問題與對策[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
[5]黃樂覽,黃偉萍.對師德建設中知行統(tǒng)一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11.
[6]朱小蔓.關于學校道德教育的思考.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Lead the kindergarten and the teachers a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moral education
Zhang Qu
(Huanghuai University Social Management Department, Zhumadian Henan, 463000, China)
The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period of educ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minors, this st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to grow period, minor is the critical period of the formation of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values. As the human enlightening educ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undertakes to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young people develop in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of qualified talent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rst bar. Unique occupation status and task, let the kindergarten and the moral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is a noble sentiment, profound knowledge and personality charm of teachers, will have a lifetime impact on students. People-centered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first, moral construction should take moral education as the leading.
moral education; moral; moral construction; kindergarten teachers;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G61
A
1000-9795(2014)06-0288-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3-11
張 蕖(1978-),女,河南唐河人,講師,從事德育論方向的研究。
河南省教育廳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項目:教師養(yǎng)成教育與教師職業(yè)道德研究,2013-JSJYYB-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