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寶
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度”
■李小寶
平時想問題、辦事情都避免過猶不及,要適可而止,恰到好處。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也同樣有“尺度”的學問。筆者認為,要上好地理課,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處理好相應的幾個關系。
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教師常常會選用一些教學素材,如各地的風土民情、地理時事熱點、地理小故事、地理趣聞迭事、地理小實驗、古詩民歌等,來使地理教學更加形象生動,更具有說服力。但教師在選擇教學素材時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誤區(qū)。比如在選擇素材時,有的老師只貪多,只求離奇,不求與地理理論知識相符,有時,教師為了片面追求地理課堂中“笑果”,而不惜耗費大量的時間講故事、說笑話、敘風情。最終使課堂本末倒置、喧賓奪主,反而沖淡了正常的地理課堂教學主體。學生往往只記得老師講的地理風情、逸聞趣事等一些他們認為好玩好笑的東西,而忽略了地理的重要的理論知識和原理等內容。課堂在教學目標的落實上效果不佳。
地理知識有時非常零散,學生掌握起來比較費勁。老師在這方面所起的作用就是要突出重點和難點的講解,強調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注重知識點之間的整合,如概念間的區(qū)別、知識點的內在聯(lián)系、知識點與知識點的前后呼應等,進而架構起一個知識體系,整合成歸納性話語以及知識整理性的圖表等。這樣能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地理書本知識,更好地學會理解運用有關地理原理和地理規(guī)律。如在教高中地理必修1,熱力環(huán)流有關內容時,由于本節(jié)相關知識點較多,較為零碎,且教學難度很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有關地理規(guī)律應用感到,困難,不能及時掌握和領悟。此時,老師可以把本節(jié)有關知識點進行整合,用以下規(guī)律性的話語歸納總結:“冷下熱上、冷高熱低、高低相反、由高到低、高低低高”。 在熱力作用情況下,“冷下熱上”即為冷的地區(qū)氣流下沉,熱的地方氣流上升;“冷高熱低”則為在近地表冷的地區(qū)形成高壓,熱的地方形成低壓;“高低相反”意為冷的地區(qū)地面為高壓,高空為低壓,熱的地方地面為低壓,高空為高壓,兩者都是高空與地面氣壓相反;“由高到低” 為無論高空還是地面,氣流的水平運動都是由高壓運動到低壓;“高低低高”則是高壓地區(qū)等壓面凸向低壓方向,低壓地區(qū)等壓面凸向高壓方向。據(jù)學生反映,通過這樣的規(guī)律性總結,他們能很快理解和掌握本節(jié)內容,學會運用本節(jié)有關地理原理和地理規(guī)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設問是為了讓學生回憶起舊知識,或者推向知識的深層次思考。學生可以通過教師層層遞進式的設問,將思路打開,在一個個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深化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學生可以通過教師蘇格拉底式精神助產術的提問方式使自己的思維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教師同樣可以通過提問了解學生學習知識的狀況,從而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案,及時調整,以便教學能順利進行。
如果對山水畫細細品味,會發(fā)現(xiàn)水墨丹青的大師們一般都會故意在畫上留下一片空白,這不是惜墨如金,而是留給觀者無盡的遐想。如果什么都一目了然,那畫恐怕就沒有欣賞的意義了。一節(jié)課留點空白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堂地理課全都是教師在講,且不論是不是填鴨式或滿堂灌,甚或退一步講,就算都是在師生互動中度過,但是這樣根本沒有任何時間來讓學生理清、消化一節(jié)課的內容,更不可能去聯(lián)系地理熱點和社會生活中備受關注的問題來深入思考和探究,課堂的有效性不會很高。
要使地理變成學生喜歡的一門課,作為地理教師必須提高教學的靈活度。課前的教師備課是必要的,但課堂不能太死板,不要什么都按照事先準備的教案講課,可以適當提高地理教學的“靈活度”,就學生預習后的一些生成問題來臨場發(fā)揮。對學生當場的不同意見,不要一棍子打死,可以一方面肯定其求異的創(chuàng)造精神,另一方面學生如有錯誤之處,教師可以加以引導,使其自我糾偏。當然,對于各種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教學、實物投影教學、實驗教學等,各種教學方法如復習提問法、談話法、例析法、分析綜合法和讀講議練并舉法等,教師都要靈活使用,只要有助于教學,完全可以嘗試,在教中學、在學中教,這樣教學效果會好得多。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對教育者提出的最為基本的要求,同時也是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體現(xiàn)著師道尊嚴,現(xiàn)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為本”,教育全過程是師生雙方的互動、共同促進和提高的過程。師生關系作為學校環(huán)境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的始終,因而這一關系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的效果,關系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fā)展。人們常說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因而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希望師生關系僵硬,那樣會讓教師怕教、學生厭學。學生的主體地位需要教師的主導作用來突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應該是園丁與花朵的關系,教師對學生應該細心呵護、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使學生更自覺地學習和喜歡上地理課。
(作者單位:江蘇省丹陽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