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亮
(齊魯工業(yè)大學文法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3)
讖緯文化與《水滸傳》
王守亮
(齊魯工業(yè)大學文法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3)
讖緯文化深刻濡染了《水滸傳》的思想與藝術。一是小說吸收、運用了讖緯中的感生說,通過宋太祖、宋仁宗的感生故事,引出梁山好漢為天罡地煞感生的情節(jié),以為全書布局。二是小說較多運用讖言作為情節(jié)展開和人物塑造的藝術手段。三是九天玄女授書和天降石碣的情節(jié),遙承、化用了漢代讖緯中神授天書的主題與故事。應客觀分析讖緯文化與《水滸傳》思想藝術之間的關系,既要看到它對表現(xiàn)忠義主題、結構全書的正面作用,也要注意其對小說藝術的某些消極影響,避免流于“封建糟粕”之類的簡單價值判斷。
《水滸傳》;讖緯;感生;讖言;神授天書
讖緯興起于西漢哀平間,盛行于東漢,產(chǎn)生了《七經(jīng)緯》、《河圖緯》、《洛書緯》等大批緯書,號為“內(nèi)學”,影響深遠。讖緯常被野心家用為 篡奪政權、改朝換代的工具,故自魏晉以后,統(tǒng)治者屢禁讖緯,至隋禁毀尤為徹底,不復成學。但一種思想一旦成為民眾信仰,便往往世代相傳,統(tǒng)治者是很難將其剪滅的。讖緯在漢代即已深入人心,魏晉以后雖陵替式微,但沒有退出歷史舞臺,“一面為道教、佛教所吸取,在宗教籠罩下繼續(xù)存在;一方面則在民間信仰中進行傳播”[1](241)?!洞竺髀伞肪硎恕对煅龝浴窏l規(guī)定:“凡造讖緯、妖書、妖言及傳用惑眾者,皆斬?!盵2](135)這從一個方面表明,讖緯在明代仍然是有其市場的。
明清小說產(chǎn)生于社會中下層,作為民間信仰與佛、道宗教成分的讖緯浸潤了其思想內(nèi)容,影響了其藝術表現(xiàn)??梢哉f,明清小說中普遍存在的神秘主義氛圍,主要就是基于讖緯文化影響而形成的。不過,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的一段時期,在哲學史與思想史研究中,讖緯多被冠以唯心主義、封建神學等的負面評價,這進而牽連到學界對讖緯文化與明清小說關系問題的研究,自不予重視。近年來,學界開始關注這一問題,并有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相關的若干論文發(fā)表。筆者認為,比較其他明清長篇,讖緯文化對《水滸傳》濡染尤為深刻,具有一定標本意義,值得深入研究,故以下就此問題作一討論。
自漢代以來,感生說就是讖緯文化的一項基本內(nèi)容。周予同先生對它有一簡明解釋:“所謂‘感生’,就是說天子是天帝所生;如堯母慶都與赤龍合而生堯;禹母修紀夢與昴星接而生禹等是?!盵3](P61)《詩經(jīng)·玄鳥》和《生民》最早鼓吹感生說,但將此說系統(tǒng)化、理論化,并推而廣之的,卻是漢代緯書。緯書構建了一套從上古伏羲到西漢劉季(邦)的歷史系統(tǒng)。在此系統(tǒng)中,伏羲、神農(nóng)、黃帝、朱宣、顓頊、堯、舜、禹、湯、文王、劉季等歷代開基帝王,商周始祖契和后稷,以及號為素王的孔子,均為感生。周予同“感生”釋義中的堯、禹故事,
即見于緯書《詩含神霧》、《尚書帝命驗》等。當然,在緯書中不僅天子感生,古今名臣如皋陶、蕭何,圣人弟子如子路等,也是感生。如《春秋元命苞》稱皋陶為其母扶始睹白虎而感生[4](P592),《論語讖》稱子路為其母感雷精而生[4](P1083),《春秋佐助期》稱蕭何“稟昴星而生”[4](P819)。魏晉以后,讖緯雖屢遭禁毀,但其倡揚的感生說為歷代民眾所信仰,并通俗化為某神仙或星宿通過凡人母體生身人間。不少帝王與權貴藉此神 化自己,故歷代不乏帝王將相的感生故事。
讖緯文化之于《水滸傳》的首要影響是感生說。小說《引首》寫了宋太祖、宋仁宗及其輔佐的感生故事。宋太祖生時,“紅光滿天,異香經(jīng)宿不散,乃是上界霹靂大仙下降?!彼稳首凇笆巧辖绯嗄_大仙。降生之時,晝夜啼哭不止。朝廷出給黃榜,召人醫(yī)治。”仁宗朝重臣包拯和狄青也是感生。小說寫仁宗即位,“玉帝差遣紫微宮中兩座星辰,下來輔佐這朝天子。文曲星乃是南衙開封府主龍圖閣大學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國大元帥狄青?!?/p>
《引首》所寫宋太祖、宋仁宗感生故事,原于正史和野史有類似記載,有依史演義的色彩。它作為小說開篇,是主人公梁山好漢為“三十六員天罡下臨凡世,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間”,亦即梁山好漢為星宿感生的引子。小說第一回因文生事,寫梁山好漢前身出世:龍虎山伏魔殿內(nèi)地穴被洪太尉強行打開,一聲響亮過后,“只見一道黑氣,從穴里滾將起來,掀塌了半個殿角。那道黑氣直沖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焙跉獗緸榈顑?nèi)鎮(zhèn)鎖的“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單八個魔君”(第二回)。后來,這些“魔君”降生人間,成長為梁山好漢。這些是對梁山好漢前身的總寫。隨著情節(jié)展開,小說前七十回陸續(xù)指出魯智深、宋江、吳用、李逵、公孫勝等都是星宿感生。
《水滸傳》不僅有以上大關目敘說梁山好漢系天罡地煞感生,前七十回所插詩詞亦多次強調(diào)這一點。如“天罡地煞下凡塵,托化生身各有因”(第十二回)、“豪杰英雄聚義間,罡星煞曜降塵寰”(第二十回)等。他們是因為“魔心未斷,道行未完,暫罰下方”(第四十二回)。眾好漢基于兄弟義氣而輻輳梁山,進而歸順朝廷;他們在世間功成名就之日,即于上界道行圓滿之時,最終“蒙玉帝符牒敕命,封為梁山泊都土地”(第一百回)。
讖言是一種傳達天意的神秘預言,較早出現(xiàn)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其盛行則始于西漢末年。當時,王莽為篡奪政權,大肆造作讖言;光武中興,更是頻借讖言之力。魏晉以后,讖言流入道教與佛教中,制作讖言成為一項宗教活動?!端疂G傳》較多利用了讖言,藉以展開故事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首先是道讖,主要有:
(一)“遇洪而開”。此為《水滸傳》第一讖。第一回寫伏魔殿石碑上鐫刻著大唐洞玄國師封鎖伏魔殿時留下的讖言:“遇洪而開?!焙樘緩娦写蜷_伏魔殿,挪移石碑,掘開地穴,致使鎮(zhèn)鎖其中的一百單八個魔君逃逸世間?!坝龊槎_”因洪太尉的顢頇而應驗。這一讖言成為全書情節(jié)展開的基石。
(二)“遇宿逢高”。第四十二回,九天玄女贈宋江四句天言:“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兇。北幽至南睦,兩處見奇功?!薄八蕖敝柑舅拊?,“遇宿”之“喜”有:第五十九回,宋江、吳用等施計軟禁到西岳降香的宿太尉,賺開華州城門,救出魯智深和史進;第八十一、八十二回,宋江通過宿太尉美言薦舉,實現(xiàn)梁山好漢全伙招安;第八十三回、第九十回,宿太尉奏請重用宋江,征遼與方臘?!案摺敝柑靖哔?。高俅征剿梁山,兵敗被俘,宋江對其優(yōu)禮有加,成為向朝廷傳達招安誠意的重要契機。讖言最后兩句預言宋江在幽州、睦州兩地為朝廷建功。九天玄女是由讖緯而入道教的女神,她預言了宋江一生的事業(yè)。
(三)羅真人讖。羅真人是一高道,受其讖者有公孫勝和宋江。第五十四回羅真人贈公孫勝法言:“逢幽而止,遇汴而還?!鳖A言了公孫勝入世建功與功成歸隱的節(jié)點。第八十五回羅真人告訴宋江:“他日生當封侯,死當廟食,決無疑慮。只是將軍一生命薄,不得全美?!辈①浄ㄕZ云:“忠心者少,義氣者稀。幽燕功畢,明月虛輝。始逢冬暮,鴻雁分飛。吳頭楚尾,官祿同歸。”預言宋江征遼后再征方臘,雖然建功立業(yè),但眾好漢生離死別,宋江亦不得善終的悲劇結局。
(四)推背圖讖?!锻票硤D》相傳為隋末唐初術士袁天綱、李淳風撰。小說第九十回寫“方臘上應天書,推背圖上道:‘自是十千加一點,冬盡始稱尊。縱橫過浙水,顯跡在吳興?!鞘В?/p>
萬也;頭加一點,乃方字也。冬盡,乃臘也;稱尊者,乃南面為君也。正應‘方臘’二字。”該讖因方臘在江南稱帝而得應驗,遂有梁山好漢奉旨征討之舉。
其次是佛讖。第五回,智真長老贈魯智深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鳖A言了魯智深招安前的人生軌跡。第九十回,智真長老對智深說:“吾弟子,此去與汝前程永別,正果將臨。也與汝四句偈去,收取終身受用?!辟试唬骸胺晗亩?,遇臘而執(zhí)。聽潮而圓,見信而寂?!鳖A言了魯智深“正果非凡”的人生結局。第九十回,智真長老贈宋江偈語:“當風雁影翻,東闕不團圓。只眼功勞足,雙林福壽全?!鳖A言了宋江功成之后的悲劇結局。
最后,還有并非出于佛、道二教的童謠和詩讖。第三十九回寫太史院司天監(jiān)奏道:“夜觀天象,罡星照臨吳楚分野之地。敢有作耗之人,隨即體察剿除?!本┏墙质型{道:“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v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边@引起了朝廷警惕,蔡京家書叮囑蔡九知府緊守江州地方。宋江酒后肆言無忌,在潯陽樓詩詞題壁,被賦閑通判黃文炳指為“反詩”,向蔡九知府報告。經(jīng)黃文炳一番解讀,結論為山東宋江要造反。宋江妄言賈禍,牽連戴宗,一起陷入江州死刑大牢。經(jīng)晁蓋等好漢營救,宋江落草梁山,“播亂”山東。
詩讖即小說中的三首題壁詩詞。一是宋江《西江月》:“自幼曾攻經(jīng)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逼湓娫疲骸靶脑谏綎|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贝四俗頋h妄語,本無深義。不料黃文炳靠嗅覺解讀,致宋江身陷死刑大牢。晁蓋等劫奪法場,鬧動了江州城和無為軍,殺得“官軍尸橫遍野,血染江紅”(第四十一回),黃文炳一家滅門。宋江“血染潯陽江口”等妄言竟應驗不爽。二是第六十一回吳用假扮算命先生,誑稱盧俊義“今年時犯歲君,正交惡限。目今百日之內(nèi),尸首異處。此乃生來分定,不可逃也?!辈㈩}卦歌四句:“蘆花叢里一扁舟,俊杰俄從此地游。義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難可無憂。”這是吳用妄言,但造化弄人,在盧俊義身上竟應驗不爽。
神授天書是漢代讖緯的一個重要主題。緯書有黃帝、堯、舜、湯、文王、劉季以及素王孔子接受上天賜書的故事?!端疂G傳》中九天玄女授書宋江的情節(jié)固然有《大宋宣和遺事》之近源為參考,但它和梁山天降石碣作為全書的重要關目,若溯其淵源,實則遙承、化用了漢代讖緯中神授天書的主題和故事。
緯書《龍魚河圖》云:“黃帝攝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仁不慈。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仁義,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敵,乃仰天而嘆。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八方。蚩尤沒后,天下復擾亂不寧。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殄伏?!盵4](1149)
《大宋宣和遺事》最早把九天玄女授書和宋江故事結合起來,寫宋江在鄆城縣殺了閻婆惜和吳偉,逃回家鄉(xiāng),躲在屋后玄女廟中,得天書一卷?!端疂G傳》第四十二回寫宋江回鄉(xiāng)搬取老父,行蹤暴露,為躲避土兵追捕,撞入還道村玄女廟。九天玄女顯圣,救其脫離災厄,贈與天書三卷,“宋江拜受看時,可長五寸,闊三寸,厚三寸”。一般認為這一情節(jié)系在《遺事》基礎上踵事增華,但究其淵源,實則對上述玄女授書黃帝讖緯故事的藝術改造與加工。
其次,從小說描寫來看,九天玄女授予宋江的天書是一部兵書。第四十七回宋江一打祝家莊,看到莊上“不見刀槍軍馬,心中疑忌,猛省道:‘我的不是了。天書上明明戒說:‘臨敵休急暴。’”第五十二回梁山好漢攻打高唐州,被高廉以妖法殺敗頭陣。宋江在吳用“若能回風返火,便可破敵”的提醒下,“打開天書看時,第三卷上有回風返火破陣之法?!钡诰攀呋兀谓的睢疤鞎匣仫L破暗的密咒秘訣”,以助關勝激戰(zhàn)方臘部下鄭魔君。可知這部天書正如《龍魚河圖》所寫玄女授予黃帝的兵信神符,具有引導宋江戰(zhàn)勝敵手的神奇功能。
又,緯書《河圖挺佐輔》云:“黃帝修德立義,天下大治,乃召天老而問焉:‘余夢見兩龍挺日圖,即帝以授余于河之都,覺味素喜,不知其理,敢問于子?!檰栁迨?,皆曰莫見。乃辭左右,獨與天老跪而迎之,五色畢具,天老以授黃帝,帝舒視之,名曰《錄圖》?!盵4](P1109)該故事有
兩點值得注意:(一)黃帝因夢得知迎受《錄圖》的上天之意;(二)天老、五圣雖同為黃帝輔佐,但只有天老有資格與其共同迎受《錄圖》。
《水滸傳》九天玄女授書宋江的情節(jié),也借鑒了黃帝迎受《錄圖》故事,表現(xiàn)為二。一是宋江夢中迎受天書。《遺事》寫了宋江在玄女廟得受天書,云:“宋江見官兵已退,走出廟來,拜謝玄女娘娘;則見香案上一聲響亮,打一看時,有一卷文書在上?!盵5](P41)但其中并無夢境描寫?!端疂G傳》則增加了宋江夢中拜見九天玄女、迎受天書的情節(jié)。二是宋江只可與吳用同觀天書?!哆z事》寫宋江落草后,即將天書事說知與吳加亮等眾好漢?!端疂G傳》寫玄女授書后,叮囑宋江:“此三卷之書,可以善觀熟視。只可與天機星同觀,其他皆不可見?!碧鞕C星即吳用。宋江遵玄女之囑,回到梁山后,“與吳學究看習天書”(第四十三回)。此外,第八十八回還寫九天玄女夢授破遼混天象陣之法,宋江亦唯與吳用說知。在梁山好漢中,吳用雖坐第三把交椅,但實為梁山二把手,是宋江最為依賴的智囊,故唯有他具備同觀天書的資格。
綜上所論,《水滸傳》中九天玄女授書宋江的情節(jié),雖有《遺事》類似情節(jié)在先,但從根本來看,乃遙承漢代讖緯的神授天書主題,借鑒、融匯并加工改造了《龍魚河圖》、《河圖挺佐輔》中兩則內(nèi)容有所不同的上天授書黃帝故事。
梁山天降石碣情節(jié)可謂九天玄女授書宋江情節(jié)的翻版,也借鑒、改造了讖緯中神授天書的故事,重復了這一主題。但與讖緯中神授天書故事及九天玄女授書宋江情節(jié)不同的是,天降石碣面向的是全體梁山好漢,而非一人獨受天書。
我們對讖緯文化往往有“封建糟粕”之類的判斷。但這不是一種歷史的態(tài)度。在天人合一、天人感應思想觀念深入人心的古代中國,作家也好,讀者也罷,讖緯信仰實為一種普遍的情形。我們應該在體認這一歷史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客觀分析讖緯文化對《水滸傳》的影響。
首先,讖緯文化對《水滸傳》主題表現(xiàn)起了正面作用。以上對讖緯文化與《水滸傳》關系的分類討論,是為了論述方便。實際上,早在漢代,緯書中感生、讖言與神授天書等內(nèi)容,就顯示出一個彼此聯(lián)系的較為完整的思想構架。在緯書中,上古伏羲至西漢劉季等歷代開基帝王以及素王孔子等均為感生,生而奇異,因此,便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讖言;但其本人早期對此為一種不自覺的狀態(tài),故后必有神授天書予以提醒和確認;最終,此人建立勛業(yè),實現(xiàn)上天意志。在此思想構架中,感生是主人公承擔天降大任的基本“資質(zhì)”。漢代讖緯倡揚的這些思想,歷代深入人心。具體到《水滸傳》,眾好漢為天罡地煞感生是他們后來聚義梁山的“資質(zhì)”,盡忠君國的起點,這與九天玄女授書、天降石碣等情節(jié)相得益彰,表現(xiàn)“替天行道”亦即忠義的主題。
具體而言,“替天行道”是上天對梁山好漢的根本要求。這一要求首先通過九天玄女向宋江傳達:“宋星主,傳汝三卷天書,汝可替天行道,為主全忠仗義,為臣輔國安民。”(第四十二回)從此,以忠義報國為目標的招安成為宋江的自覺追求,也成為他為眾好漢指明的最終出路。其次,天降石碣是上天要求全體好漢忠義報國的意志顯示。東平與東昌之戰(zhàn)后,梁山好漢“數(shù)足”,即天罡地煞全數(shù)集合完畢。上天降下石碣,示以“替天行道”、“忠義雙全”的“天言”。宋江作為梁山的先知與首領,安排“掛上‘忠義堂’、‘斷金亭’牌額,立起‘替天行道’杏黃旗”等,是執(zhí)行“天言”,而非籠絡人心的法術與詭計。眾好漢也都意識到:“天地之意,物理定數(shù),誰敢違拗!”(第七十一回)所謂天意不可違也。自此之后,宋江的主要任務便是引領好漢全伙招安,歸順朝廷。期間盡管發(fā)生了一些風波,但總體來說,招安在宋江與眾好漢是執(zhí)行“天言”的自覺行為。后來征遼與征方臘,眾好漢死而無悔,乃至遭權奸陷害亦無對天子的怨恨,這也是他們自覺執(zhí)行“天言”。在此,讖緯文化對小說忠義主題的表現(xiàn)起了正面作用。
其次,在《水滸傳》中,感生、讖言、九天玄女等讖緯文化要素,具有結構全書、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功能。第一回的好漢感生情節(jié),與結尾宋江神魂托夢宋徽宗、宿太尉的情節(jié)遙相呼應,一放一收,使全書開闔自如,形成一個以天意為綰合點的圓形結構。關于好漢的讖言,既是好漢人生命運的暗示,又是后續(xù)情節(jié)展開的綱領。“遇宿逢高”讖語就是例證之一。再像九天玄女,研究者一般少予關注,但她在《水滸傳》結構層面上是不可忽視的。杜貴晨先生指出:“她的作用首在于把全書敘
事提高到了‘天人之際’的層面”[6](231),“是一書敘事的眉目,也是讀者把握故事全局的要領與關鍵。在故事總體構思與全書意義的指向上,她是作者之代言,一部書思想與靈魂的象征?!盵6](234)
毋庸諱言,讖緯文化也束縛了《水滸傳》作者的創(chuàng)作手腳,損害了小說的藝術魅力。小說中人物形象的瑕疵頗可說明這一問題。林沖遭高俅陷害,妻亡家破,逼上梁山。那么,高俅被活捉上梁山后,林沖反應如何?小說采取回避態(tài)度,只寫好漢齊聚忠義堂,與高俅歡歌宴飲,囫圇帶過林沖是否復仇的問題。從創(chuàng)作方面來看,作家如此處理,大約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在此之先,九天玄女贈言宋江“逢高不是兇”,暗示天意高俅不能殺;況且高俅又是“天子心愛的人,官家哪里疑他”(第八十一回)。因此,如果讓林沖復仇殺死高俅,不但違背天意,而且造成反叛朝廷的口實,從而堵塞了招安道路,危及招安的天賦使命,由此對小說表現(xiàn)忠義主題造成妨礙。面對這一問題,作家只好照顧“逢高不是兇”的讖言,避免寫林沖面對仇家的反應。類似情形還發(fā)生在扈三娘形象中。李逵殺死扈太公一門老幼并其未婚夫祝彪,扈三娘竟然沒有一丁點兒情感反應,直如木頭人,竟能與李逵一直相安無事,這于情于理實在不通。對此,合乎作家本意和作品實際的解釋,恐怕只能是他們“上應星魁”、“原來都是一會之人”(第七十一回)??傊?,林沖和扈三娘的形象頗有不合情理之處,因而成為一部大書中的瑕疵。
《水滸傳》寫的是天罡地煞即“一百單八個魔君”感生世間,生身為好漢,由聚義而招安,完成天降大任后復歸上界的故事,可見是一個基于讖緯文化信仰的帶有宗教考驗意味的神話。既然如此,我們豈能輕易再說《水滸傳》是“現(xiàn)實主義”之作?《水滸傳》的敘事框架在明清長篇小說中屬于首創(chuàng),對此后小說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示范效應。例如,《紅樓夢》演繹一塊無才補天的頑石生身于溫柔富貴鄉(xiāng),飽經(jīng)世情而猛醒出世的人生經(jīng)歷,這一敘事框架明顯借鑒了《水滸傳》。
[1] 鐘肇鵬.讖緯論略[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2] 大明律[M].懷效鋒點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 周予同.周予同經(jīng)學史論著選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5] 朱一玄,劉毓忱.水滸傳資料匯編[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
[6] 杜貴晨.齊魯文化與明清小說[M].濟南:齊魯書社,2008.
(責任編輯 顏健)
Divination of Confucian’s Influence on Water Margin
WANG Shouliang
(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nan 250353,China)
Divination of Confucian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Water Margin. First, the novel assimilated the theory onvirgin birth. Beginning of the novel narrated the birth about Emperor Taizu and Emperor Huizong of Song, and then wasthe virgin birth about Liangshan heroes. Second, the novel used plenty of prophecy. Third, plots of Jiutian Xuannv givinga sealed book to Song Jiang and stone tablet from heaven on Liangshan came from the divination ideology. Divination ofConfucian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theme of the novel. On the other hand, it had a bad effect on artistic expressionof the novel.
Water Margin;Divination of Confucian;virgin birth;prophecy;a sealed book
I207.412
A
1004—1877(2014)04—016—05
2014-05-12
王守亮(1971—),男,山東昌樂人,齊魯工業(yè)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小說。
2011年度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計劃(J11W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