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蘭
(江西旅游商貿職業(yè)學院,江西 南昌 330100)
電火花線切割(WEDM)加工簡稱線切割,是一種非常普及的高精度特種加工技術,在機械制造業(yè)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模具制造方面,幾乎成為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實現(xiàn)無人監(jiān)控加工,不間斷生產,但斷絲卻使這一優(yōu)勢難以充分發(fā)揮,并且會使加工截面產生斷絲接痕,影響工件表面質量,降低工件效率。這一現(xiàn)象也是線切割操作者很討厭,很頭疼的事。如果在切割工件過程中多次斷絲,不僅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而且會帶來重新繞絲的麻煩;不僅耽誤時間,而且會在工件上產生斷絲痕跡,影響加工質量,嚴重的會造成工件報廢。本文詳細的總結了高速走絲線切割機床在工作中經常出現(xiàn)的斷絲原因及解決辦法。
當儲絲筒換向時,行程開關未能及時斷開高頻電源,使鉬絲燒斷。這時可以將固定行程開關的兩個M4螺釘松開,用手將行程開關向上移,再上緊螺釘,或將限位塊三角銅片中的兩個M3螺釘松開,把銅片向撥桿方向移動,再上緊螺釘,使高頻斷開后儲絲筒再換向。
原因是:(1)電流過大;(2)進給不穩(wěn),切入速度過快;(3)試割時不用工作液;(4)鉬絲抖動厲害;(5)工件表面有毛刺、氧化皮或銳邊。
那么針對上述情況可以采用以下解決方法:(1)調整電參數(shù),減小電流;(2)剛切入時應將進給速度調慢;(3)用工作液或試割時調低電壓檔;(4)調整軸承間隙或更換導輪、軸承;(5)清除氧化皮、毛刺。
原因:(1)選擇電參數(shù)不當,電流過大;(2)進給調節(jié)不當,忽快忽慢,短路頻繁;(3)工作液使用不當,如錯誤使用普通機床乳化液;乳化液過稀,使用時間過長,太臟;(4)管道堵塞,工作液流量大減;(5)導電柱的合金粒沒能與鉬絲接觸,或已被鉬絲割成凹痕,造成接觸不良;(6)切割厚件(>60mm),電壓檔選擇過低,間歇過小,使排屑困難;(7)脈沖電源二極管2CN1變劣,使鉬絲短時間切割損耗很大;(8)鉬絲質量差或保管不善;(9)儲絲筒轉速太慢,使鉬絲在工件區(qū)停留時間過長;(10)切割厚工件(>60mm)選用鉬絲直徑太小(<ф0.12);(11)用小鐵棒等不恰當工具張絲,使鉬絲受到損傷。
解決方法:(1)將脈寬檔調小或將間歇檔調大;(2)提高操作水平,調節(jié)進給電位器,使進給穩(wěn)定;(3)使用線切割機床專用工作液,按生產廠家使用說明,正確使用工作液;(4)清洗管道;(5)重裝導電柱或將合金全面移一位置;(6)提高電壓檔,增大間歇檔;(7)更換2CN1;(8)更換鉬絲;(9)將儲絲筒檔調至5檔;(工件厚<45mm,可選用4檔);(10)應選用≥ф0.12鉬絲;切90 mm時,最好選用≥ф0.14鉬絲。(11)上絲用可逆電機,或自制ф30左右的張絲。
原因:操作錯誤,回退后沒有調慢進給速度。
解決方法:恢復加工前,先將進給速度調慢,再慢慢調至正常。
原因:工件材料變形,夾斷鉬絲(斷前多會出現(xiàn)短路)。
解決方法:選擇合適的切割路線和材料及熱處理工藝,使變形影響盡量減少。
原因:工件跌落時撞斷鉬絲。
解決方法:快割完時,用小磁鐵吸緊或用鐵夾夾緊工件,或在工件下加墊木塊,使工件或余料不致跌落。
原因:(1)鉬絲排列時疊絲;(2)儲絲筒轉動不靈活。
解決方法:(1)檢查鉬絲是否在兩寶石槽內,如不在,將其放于槽內,重新排絲;如排絲時,上、下寶石座分別排到儲絲筒的鉬絲之間沒有間隙,應移動上或下寶石座,使其有1mm左右的間隙;用手沿軸向正反推動儲絲筒,如間隙超過0.2mm,說明螺桿與螺母間隙過大或螺母座的螺釘松脫,應調緊活動螺母或上緊固定螺釘。
(2)檢查儲絲筒拖板鑲條的調緊螺釘有無調得過緊;拆去儲絲筒軸上的小齒輪,用手轉動儲絲筒,看其轉動是否靈活。并用萬用表檢查儲絲筒與軸承座是否絕緣,如不絕緣,說明鉬絲緾在儲絲筒內,造成儲絲筒轉動不靈活而斷絲,,檢查后可拆開儲絲筒座,取出緾在儲絲筒上的鉬絲。
以上對高速走絲線切割機斷絲原因的分析以及提到的解決辦法,是根據長期工作經驗總結出來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影響斷絲的因素很多,由于設備、加工工藝、材料造成斷絲的原因還會有很多,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的總結和提高。
[1]周旭光,等.特種加工技術[M]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7.
[2]陳志國,姚正輝,閔慶凱,蔡勝宇.快走絲線切割機床斷絲現(xiàn)象分析及解決方法[J];制造技術與機床;200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