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 要:隨著新媒體發(fā)展,個人在信息傳播中逐漸占據(jù)主動,公眾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和互動范圍,也因此媒體的導向功能受到了質(zhì)疑。新媒體時代,媒體是否還具有導向功能,它在議程設置上充當著怎樣的角色?
關鍵詞:新浪微博;微話題;議程設置
1 新浪微博“微話題”板塊簡介
“微話題”是新浪微博的主打板塊之一,是對微博中熱點話題進行公眾討論的一個平臺,用戶可以根據(jù)興趣偏好選擇不同分類的話題進行互動討論?!拔⒃掝}”在新浪微博頁面上有兩種進入模式:一是點擊主頁左側應用板塊中的“微話題”板進入主界面。二是點擊主頁右側的熱門話題條,選擇感興趣的話題進入討論界面。該頁面對話題種類進行了細分,每個話題后都顯示有該話題的討論量,并且根據(jù)熱度進行了排序,其話題時效性也分24小時與本周熱門兩種。對一些重大議題,還設有“專題”鈕,方便用戶對整個事件進行深入了解。
2 議題選擇與作用
2.1 議題涵蓋方向
新浪微博“微話題”在議題上力求全面,涵蓋范圍廣,涉及多樣,盡力滿足所有用戶的選擇偏好,主界面中詳細列有話題分類情況。所有微話題都根據(jù)性質(zhì)進行了分類,細分為電影、綜藝、美食、創(chuàng)意、八卦、體育等十九個方面,涉及社會公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2.2 議題特點
(1)即時熱點,時效性強。微話題的議題皆是當前的熱門新聞,一般以24小時為單位,進行即時的話題更新。公眾熱議的話題會一直處在熱門話題榜的顯眼位置,最新話題也在前頁。
(2)基層矛盾凸顯,民生問題受到關注。在新浪微博的熱門話題中,由基層矛盾所引發(fā)的事件比例明顯增多。例如,廣州越秀區(qū)武裝部長打空姐、重慶摔童案等。這些問題都源于基層矛盾,網(wǎng)友們通過這些事件看到了關系自身安全和合法利益的侵害行為,此類事件也可能發(fā)生在自己身上,于是積極參與討論,推動事件的解決。
(3)娛樂性議題占據(jù)較大比重??紤]發(fā)展利益前提下,微博在話題選擇上盡量符合大眾價值標準和利益相關話題,除了民生話題外,娛樂性話題占據(jù)了很大比重。此類話題往往能夠滿足大眾的窺私獵奇心理,成為茶余飯后的談資。
(4)與傳統(tǒng)媒體互動加強,議題設置相互滲透。網(wǎng)絡輿情的產(chǎn)生離不開傳統(tǒng)媒體的報道,新老媒體是相互依存的關系。新浪微博的熱門議題除了八卦爆料,主要還是源自傳統(tǒng)媒體對事件的報道和挖掘。各大傳統(tǒng)媒體紛紛加入微博,注冊官方號,即時發(fā)布消息。這就形成了一個新老媒體間的議題良性互動,共同起到監(jiān)督引導社會的功能。
2.3 微博議題的作用
(1)提高用戶使用度。“微話題”板塊是微博管理者加強用戶體驗、完善微博功能的一種措施,它使更多用戶參與到互動中,吸引各階層、各類人士廣泛關注,成功為微博留住客戶,提高使用度。同時話題的詳細鏈接自新浪門戶網(wǎng),提高了網(wǎng)站的瀏覽量,可謂一舉多得。
(2)為用戶提供了關注焦點?!拔⒃掝}”板塊的設置,使得更多話題被推入用戶視野。微博話題不僅是社會信息的傳播,還因自身版面的局限及社會事件的多樣性,使得所有信息不能一一羅列,而板塊所展現(xiàn)的是微博管理者為用戶挑選出的關注焦點,使用戶的目光聚焦在這類事件上。
(3)為用戶提供了討論話題。新浪微博“微話題”板塊的設置為很多打開微博不知道要做什么的用戶提供了互動話題。很多人打開微博不是為了發(fā)布信息,而是帶著了解社會的目的,希望去看到別人的觀點和消息,了解這個世界正在發(fā)生一些什么事情。
3 “微話題”的議程設置效果
伯納德·科恩曾寫道:“新聞媒體遠遠不止是信息和觀點的傳播者。也許在多數(shù)時候,它在使人們怎樣想(what to think)這點上較難奏效,但在使受眾想什么(what to think about)上十分有效?!边@句話很清楚地表達了媒體對于大眾的導向作用,而“微話題”正是新媒體時代下對議程設置理論的全新解讀。
(1)話題選擇影響用戶對事件的關注度。
熱門話題排行榜并非完全按關注度排序,一些熱度較低的話題也會被排列在熱門話題的前列。無論該行為是否引起了用戶對于話題的討論,至少在認知層面上多數(shù)人會將其歸為重要性事件,從而提高了關注度。這是微博管理者根據(jù)其自身價值判斷從現(xiàn)實社會發(fā)掘出話題,加工和整理對話題進行排序,然后呈現(xiàn)給用戶的“熱門”。
(2)熱門微博排行榜影響用戶對事件的重要性排序。
很多微博用戶都有關注“微話題”的習慣,通過查看熱門話題,了解當前的熱點和即時社會新聞。由于“微話題”的篩選和排序,使用戶對事件的重要性程度的判斷受影響。在認知上,用戶會覺得熱門排行榜上的事件是當前熱門話題,這類事件必定是重大的。
(3)話題設置吸引了用戶對少數(shù)事件的關注。
在“微話題”中,有些事件關注度原本并不高,但微博管理者認為該類信息發(fā)生的地域用戶應該提高對該話題的關注,從而將它們放在熱門中進行討論。很快該話題引起區(qū)域用戶的關注,當轉(zhuǎn)發(fā)和評論達到一定的數(shù)量,該話題也將在整個話題中受到熱議,這就提高了少數(shù)事件的關注度。
(4)話題的持續(xù)討論和報道推動事件發(fā)展。
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網(wǎng)民的意見越來越代表社會公眾的普遍意見,網(wǎng)絡輿情的發(fā)展對事件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事件在微博被爆出,隨著轉(zhuǎn)發(fā)和評論開始受到關注,事件被不斷挖掘還原,形成熱議點。由于事件在網(wǎng)絡上的巨大反響,迫于輿論壓力將推動事件解決。
4 議程設置應用的良性互動策略
新浪微博的未來發(fā)展和完善,有很多可以值得研究和討論的。在設置議程的應用上,可以加強以下方面建設:
(1)提高“微話題”板塊的影響力。
基于“微話題”在議程設置上的作用,板塊影響力建設不容忽視。微博在當前狀況下,并沒有對熱門話題進行鼓勵性、誘導性的用戶使用策略,而僅停留在靠話題吸引用戶關注的層面。在未來,可以通過設置相應的獎勵措施以提高用戶的使用度。
(2)恰當選取議題,引導網(wǎng)絡輿論良性發(fā)展。
由于微博傳播的及時性和互動性,信息以點對多的方式成裂變式傳播,也因此存在一些弊端:憑空捏造的信息四處散播,未經(jīng)證實的事件在微博上以訛傳訛,造成了惡性影響。在虛假信息和消極輿論發(fā)生時,“微話題”應及時進行議程設置,澄清事件真相,利用自身影響力引導輿論良性發(fā)展。
(3)議題選擇上增加正面力量。
通過對微博話題的分析和研究發(fā)現(xiàn),微博反應負面事件比例較大,很多用戶偏向于通過微博發(fā)泄情緒,尤其是對社會某類事件、人群的不滿。長此以往,微博將成為情緒的發(fā)泄場,熱門話題的討論也失去了意義,人們打開微博看到的都是負面情緒,容易使人產(chǎn)生偏激思想,同時對微博產(chǎn)生反感,甚至造成惡性影響。因此,應多增加正面力量,記錄尋常生活中易被忽略的感人瞬間,弘揚社會高尚的精神風貌。
參考文獻:
[1] 斯坦利·巴蘭.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爭鳴與未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311.
[2] 高伊凡.議程設置理論在新浪微博“微話題”的應用分析[DB/OL].人民網(wǎng)傳媒頻道,20121112.
[3] 周仕洵,李瑤.論新興媒體微博的弊端及“自我凈化”功能[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2(6):269,270.
[4] 方瀟.微博廣告?zhèn)鞑サ淖h程設置效果分析[J].大眾文藝,2011(16):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