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勤,宋元周,楊自保
(1.安徽銅陵市郊區(qū)大通鎮(zhèn)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技術綜合推廣中心,安徽銅陵 244161;2.安徽省銅陵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安徽銅陵 244160)
越夏辣椒高產(chǎn)栽培技術及主要病蟲害防治研究
黃正勤1,宋元周1,楊自保2
(1.安徽銅陵市郊區(qū)大通鎮(zhèn)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技術綜合推廣中心,安徽銅陵 244161;2.安徽省銅陵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安徽銅陵 244160)
從選擇抗病品種、培育壯苗、定植及定植后管理等方面介紹了越夏辣椒高產(chǎn)栽培管理技術,并對辣椒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進行了闡述,為辣椒生產(chǎn)提供了技術借鑒。
越夏辣椒;栽培管理;病蟲害
辣椒是我國大面積栽培的蔬菜之一,市場需求旺盛。每百克辣椒維生素C含量高達198 mg,居蔬菜之首位。其維生素B、胡蘿卜素以及鈣、鐵等礦物質含量亦較豐富。醫(yī)藥專家認為,辣椒能緩解胸腹冷痛,制止痢疾,殺抑胃腹內寄生蟲,控制心臟病及冠狀動脈硬化;還能刺激口腔黏膜,引起胃的蠕動,促進唾液分泌,增強食欲,促進消化。辣味品因其具有殺菌、防腐、調味、營養(yǎng)、驅寒等功能,為人類防病、治病、改良基因及促進人類進化起到了積極作用。因此,在日常菜譜中加入一點辣椒,對身體的健康大有益處。辣的青椒里也含辣椒素,人們吃完后會覺得心跳加快、皮膚血管擴張,因此,中醫(yī)認為,辣椒有溫中下氣、散寒除濕的藥用價值。我國南北各地栽培辣椒比較普遍。越夏辣椒栽培是近年發(fā)展起來的辣椒栽培形式,既能夠保證夏季糧食生產(chǎn),又可以增加農(nóng)民收入,其投資少,見效快,也是農(nóng)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筆者從辣椒生產(chǎn)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越夏辣椒高產(chǎn)栽培技術進行探討,旨在為辣椒生產(chǎn)提供技術借鑒。
近些年,在生產(chǎn)上推廣使用的常規(guī)辣椒品種和一代雜交種有100~200個,選擇一個適宜的品種對生產(chǎn)者來說非常重要,它不僅可以降低生產(chǎn)成本,還容易搶占市場,獲得較高的經(jīng)濟回報。夏季栽培辣椒選抗熱、抗病毒病強的品種,如綠劍12(江西農(nóng)望公司生產(chǎn))、春研26號(江西春豐種子中心生產(chǎn))、鼎椒新3號(湖南鼎牌種苗公司生產(chǎn))辣椒品種等。
2.1 播種時間
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在既不影響前茬作物生產(chǎn)的情況下,又能充分利用光溫資源,實現(xiàn)辣椒的周年生產(chǎn)供應。越夏辣椒播種以4月上中旬為宜。
2.2 種子處理
先將種子在陽光下晾曬1 d,然后用10%磷酸三鈉或1%高錳酸鉀消毒20~30 min,殺滅種子表面的病毒,可大大減輕病毒病的發(fā)生,種子消毒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30℃左右的溫水浸種6~8 h,搓洗干凈種子表面的黏液,即可播種;或在25~30℃催芽2~3 d有80%出芽后播種。
2.3 苗床準備
苗床土用6份沒種過茄果類的肥沃園土,加3~4份腐熟的農(nóng)家肥,每立方再加草木灰10~20 kg。過磷酸鈣2 kg,多菌靈100 g翻兩遍作畦,播前澆足底水。
2.4 播種
將種子均勻地撒在苗床之上,蓋土要均勻,為防治地下害蟲,可用10倍的甲胺磷拌麥麩堆放于苗床上或撒呋喃丹并蓋上地膜,扣好小拱棚。
2.5 苗床管理
出苗前不放風,保持較高溫度,以利出苗(注意在出芽前,如氣溫較高,可在拱棚上覆蓋遮陽網(wǎng),防止高溫燒苗),當幼苗60%出土后,揭去地膜,苗出齊后及時降溫,以防徒長。苗齊后苗床可撒細干土1~2次起到保墑促根作用。
2.6 分苗
越夏辣椒5月上中旬定植,正值高溫多雨的季節(jié),如果苗不壯,栽后緩苗慢,易感染病毒病,會大大減產(chǎn)。所以提倡分苗1次,在2~3片真葉期,按10 cm見方分苗,或稀播,在齊苗和2~3片真葉期間苗2次也可。最后采用營養(yǎng)缽分苗,以減少定植緩苗期。壯苗是取得高產(chǎn)的基礎,壯苗的標準:①幼苗高度適中,株高15~20 cm,葉色濃綠,葉片肥厚,有光澤,生長直立;②莖粗壯,節(jié)間短,莖粗0.3~0.5 cm,節(jié)間長1~2 cm,子葉不脫落。③無病蟲感染。④根系發(fā)育良好,須根發(fā)達,呈白色。
3.1 定植時間
看地、看苗情適時早定植,套種地塊5月上中旬定植。接茬地,6月初前定植完,否則越晚越難以緩苗,越易得病毒病。定植以陰天或晴天下午為好。
3.2 整地施肥
最好選2~3年未種過茄果類菜的地塊,施優(yōu)質腐熟肥75 000 kg/hm2,三元素復合肥750 kg/hm2,磷酸二胺750 kg/hm2。
3.3 定植
行距50 cm,株距40 cm,45 000~52 500株/hm2。定植時多帶營養(yǎng)土,移栽后澆水封土。
4.1 澆水
定植時正值高溫季節(jié),蒸發(fā)量大,除澆足定植水外,還應連澆1~2水,以利迅速緩苗。
4.2 其他管理
為了早緩苗,除適時澆水外,及時中耕,起到保水促根、快緩苗的作用。生長初期每7~10 d打一次病毒A或病毒K等防治病毒病的藥劑,每桶水可加磷酸二氫鉀30~50 g,或葉霸或稀土綠霸王等其他葉面肥,促進植株生長,提高植株抗性。并及時防治蚜蟲、白粉虱等病蟲害。
越夏辣椒營養(yǎng)生長旺盛與否,對產(chǎn)量影響很大,如棵小,側枝少,則開花結果少,產(chǎn)量低。反之,棵大,側枝多,生長旺盛,結果多,產(chǎn)量高,因此,越夏辣椒定植后合理澆水施肥,促進早發(fā)棵,早封壟是奪高產(chǎn)的基礎。為此,定植緩苗后,為促進發(fā)棵,可追發(fā)棵肥,人糞尿15 000~22 500 kg/hm2或尿素150~225 kg/hm2。門椒坐住后,應重施追肥,追三元素復合肥300~375 kg/hm2。以后每采收1~2次追肥1次澆水1次,以防植株早衰。6—8月份氣溫較高,澆水要早上或晚上澆,暴雨后及時排水,避免田間積水。8—9月份,天氣轉涼后是結果的又一高峰期,應10~15 d追肥1次并澆1次水。根據(jù)植株長勢,在澆水追肥的同時,噴施葉面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為了提高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蓢娛? 000倍的國光辣椒靈,0.2%磷酸二氫鉀,促進壯秧多結果。
6.1 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有辣椒枯頂病毒病及辣椒黃化條斑病毒病等,辣椒枯頂病毒病指辣椒在田間染病,染病株整株矮縮,出現(xiàn)黃化蕨葉、不結實或果實小且朽住不長等癥狀(圖1)。人工接種葉產(chǎn)生枯斑,并發(fā)展成系統(tǒng)斑駁或壞死。
辣椒黃化條斑病毒病表現(xiàn)為辣椒病株生長點附近葉片上產(chǎn)生畸形、褪綠或花葉,后形成不明顯的輪紋。生長點四周莖上生褐色條斑,縱剖維管束變褐,莖基部表皮也變褐(圖2),與疫病癥狀相近。果實染病時產(chǎn)生輕微花斑,畸形或產(chǎn)生不規(guī)則的褐色壞死斑,生長點枯死是該病特點。
辣椒病毒病防治:①選用抗病品種是最關鍵的技術。②種子消毒。③及時防治蚜蟲、白粉虱等傳染源。④是加強栽培管理,使植株健壯生長,提高其抗病毒病的能力。⑤可套種玉米(定植前7 d,在做好的辣椒畦邊上,按0.5~0.6 cm間距點播雜交玉米或提前撒播育苗,在辣椒定植后定植玉米),遮陰栽培。⑥藥劑提前預防。目前防治辣椒枯頂病毒病尚無特效藥物,應以“預防為主”,配合使用現(xiàn)有的藥物,盡量抑制病毒病的發(fā)生。各種防治方法的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見表1。
防治辣椒黃化條斑病毒病應在種植抗病品種的基礎上,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目前防治病毒病尚無特效藥物,應以“預防為主”,配合使用現(xiàn)有的藥物,盡量抑制病毒病的發(fā)生。各種防治方法的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見表2。
6.2 炭疽病與疫病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栽培中一種常見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實和葉片,也可侵染莖部。辣椒炭疽病分為黑色炭疽病、紅色炭疽病和黑點炭疽病3種,各病狀見表3。
辣椒疫病是辣椒生產(chǎn)上的毀滅性病害。辣椒整個生長期都會受到疫病的危害,根、莖、葉和果實均可染病。各個部位的病狀特征:侵染幼苗時,可使嫩莖基部出現(xiàn)似熱水燙傷狀、不定形的暗褐色斑塊,逐漸軟腐,幼苗倒伏死亡(圖9)。侵染成株根部時,主根染病初出現(xiàn)淡褐色濕潤狀斑塊,逐漸變黑褐色濕腐狀,可引致地上部莖葉萎蔫死亡(圖10)。侵染成株莖部時,多在近地面或分杈處,先出現(xiàn)暗綠色、濕潤狀不定形的斑塊,后變?yōu)楹诤稚梁谏“?。病部常凹陷或縊縮,致使上端枝葉枯萎(圖11)。侵染成株葉片時,病斑圓形或近圓形,直徑2~3 cm,邊緣黃綠色,中央暗褐色,病葉很快濕腐脫落(圖12)。侵染成株果實時,多從蒂部開始,出現(xiàn)似熱水燙傷狀、暗綠至污褐色、邊緣不明顯的病斑,可使局部或整個果實腐爛,逐漸失水后成為黑褐色僵果,可殘留在枝條上(圖13)。各染病部位的病斑在天氣潮濕時,表面可長出一層稀疏的白色霉層,是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表1 辣椒枯頂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及防治效果
表2 辣椒黃化條斑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及防治效果
表3 辣椒炭疽病的分類及病狀特征
圖1 辣椒枯頂病毒病病狀
圖2 辣椒黃化條斑病毒病侵染植株病狀
圖3 紅色炭疽病侵染果實病狀
圖4 黑色炭疽病侵染果實病狀
圖5 黑點炭疽病侵染果實病狀
圖6 紅色炭疽病侵染葉片病狀
圖7 黑色炭疽病侵染葉片病狀
圖8 紅色炭疽病侵染莖病狀
圖9 辣椒疫病危害幼苗癥狀
辣椒炭疽病與辣椒疫病均是葉莖果上的重要真菌性病害,高溫多雨,偏施氮肥,大水漫灌,排水不良,種植過密易發(fā)生。防治辦法:①盡量不重茬;②高壟栽植,合理密植,不要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水;③藥劑防治可用75%達克寧600倍,72%杜邦克露500倍,58%雷多米爾500倍,72.2%普力克600倍。
6.3 細菌性瘡痂病
如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后噴灑1 000倍農(nóng)用鏈霉素或600倍的速補等防治細菌性病的藥劑,7~10 d噴一遍,連噴2~3遍。
6.4 蚜蟲、白粉虱
蚜蟲與白粉虱均是辣椒常見蟲害,這2種蟲害可用吡蟲林、蚜虱凈等噴霧防治。
6.5 棉鈴蟲、甜菜夜蛾
棉鈴蟲與甜菜夜蛾也會為害辣椒(圖14),降低辣椒產(chǎn)量與質量,辣椒如果發(fā)生棉鈴蟲與甜菜夜蛾可以選用抑太保、卡死克、甲維鹽藥劑進行防治。
圖10 辣椒疫病危害成株根部癥狀
圖11 辣椒疫病危害成株莖部癥狀
圖12 辣椒疫病危害成株葉片癥狀
圖13 辣椒疫病危害成株果實癥狀
圖14 棉鈴蟲為害辣椒
[1]馬文娟,同延安,高義民,等.平衡施肥對線辣椒產(chǎn)量、品質及養(yǎng)分累積的影響[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161-166.
[2]梅新蘭,趙青云,譚石勇,等.辣椒疫病拮抗菌株篩選、鑒定及其防效[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0(10):2652-2658.
[3]江歡歡,程凱,楊興明,等.辣椒青枯病拮抗菌的篩選及其生物防治效應[J].土壤學報,2010(6):1225-1231.
[4]涂璇,薛泉宏,張寧燕,等.辣椒疫病生防放線菌篩選及其對辣椒根系微生物區(qū)系的影響[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6):141-146.
[5]要曉瑋,梁銀麗,曾睿,等.不同有機肥對辣椒品質和產(chǎn)量的影響[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0):157-162.
[6]眭曉蕾,張寶璽,張振賢,等.不同品種辣椒幼苗光合特性及弱光耐受性的差異[J].園藝學報,2005(2):222-227.
[7]賈月麗,程曉東,蔡永萍,等.棉鈴蟲在4個辣椒品種上的寄主適合度[J].生態(tài)學報,2012(1):159-167.
[8]趙倩.大棚辣椒栽培方式及辣椒嫁接抗疫病效果研究[D].咸陽: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3.
[9]毛愛軍,胡洽,耿三省.辣椒炭疽病抗病性鑒定技術及利用[J].華北農(nóng)學報,2004(2):87-91.
[10]馬文娟,同延安,高義民,等.平衡施肥對線辣椒產(chǎn)量、品質及養(yǎng)分累積的影響[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161-166.
[11]梅新蘭,趙青云,譚石勇,等.辣椒疫病拮抗菌株篩選、鑒定及其防效[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0(10):2652-2658.
[12]江歡歡,程凱,楊興明,等.辣椒青枯病拮抗菌的篩選及其生物防治效應[J].土壤學報,2010(6):1225-1231.
[13]涂璇,薛泉宏,張寧燕,等.辣椒疫病生防放線菌篩選及其對辣椒根系微生物區(qū)系的影響[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6):141-146.
[14]楊樹廷.日光溫室辣椒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1(5):126.
[15]要曉瑋,梁銀麗,曾睿,等.不同有機肥對辣椒品質和產(chǎn)量的影響[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0):157-162.
[16]眭曉蕾,張寶璽,張振賢,等.不同品種辣椒幼苗光合特性及弱光耐受性的差異[J].園藝學報,2005(2):222-227.
[17]賈月麗,程曉東,蔡永萍,等.棉鈴蟲在4個辣椒品種上的寄主適合度[J].生態(tài)學報,2012(1):159-167.
[18]趙倩.大棚辣椒栽培方式及辣椒嫁接抗疫病效果研究[D].咸陽: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3.
[19]毛愛軍,胡洽,耿三省.辣椒炭疽病抗病性鑒定技術及利用[J].華北農(nóng)學報,2004(2):87-91.
[20]李玉福,楊麗,夏京艷.無公害干辣椒栽培技術[J].吉林蔬菜,2009(1):26-27.
[21]劉曉菲,李霄.大棚秋延遲辣椒栽培技術[J].山東蔬菜,2002(2):18-19.
[22]羅瑩.探究辣椒高產(chǎn)栽培技術[J].農(nóng)民致富之友,2013(22):183-184.
[23]王懷勝,賈朝應.辣椒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8(1):15,24.
[24]姚明華.高山辣椒栽培技術[J].辣椒雜志,2008(1):14-15,30.
[25]崔景芳.露地辣椒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nóng)業(yè)科技,2006(S1):34-35.
[26]孫紅娟.春季露地辣椒栽培技術[J].河南農(nóng)業(yè),2013(1):33.
[27]馮國祥,劉訪賢.辣椒栽培技術[J].甘肅農(nóng)業(yè)科技,1995(12):17-18
(責任編輯 張楊林)
Study on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Main Pests Control of Summering Pepper
HUANG Zheng-qinet al.(Datong Tow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of Tongling City Suburbs,Tongling,Anhui 244161)
Th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main pests control of summering pepper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including choosing resistant varieties,nurturing seedlings,planting and postplanting management.Moreover,the main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pests and diseases were elaborated.The results provided technical references for pepper production.
Summering pepper;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Pests and diseases
S641
A
2095-0896(2014)10-017-05
黃正勤(1976-),男,安徽銅陵人,助理農(nóng)藝師,從事農(nóng)技推廣工作。
201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