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華 東電力設計院(上海交通大學)
滬西特高壓變電站1000kV主變直流偏磁抑制方案的實踐
王瑤華 東電力設計院(上海交通大學)
高壓直流輸電單極運行時產生的大地直流電場,在中性點直接地系統(tǒng)的變壓器鐵芯中產生直流偏磁,對變壓器及整個電網的安全運行產生嚴重影響。以國內外首個治理直流偏磁的特高壓站為實例,介紹電阻限流法治理直流偏磁問題的應用以及優(yōu)缺點。
高壓直流輸電;直流偏磁;直流偏磁抑制方案;電阻限流法
超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通常情況下采用雙極接線的方式,但在工程建設前期或者故障情況下將采用單極運行的方式。單極運行時,流入接地極的直流電流將對周邊中性點接地的交流變壓器產生直流偏磁影響,嚴重時會引起變壓器勵磁電流畸變,使變壓器噪聲增大、變壓器震動加劇、變壓器鐵心損壞、系統(tǒng)諧波波形畸變、繼電保護誤動等諸多問題,對變壓器及整個電網的安全運行產生嚴重影響。
1000 kV滬西變電站位于在上海市西南部,周邊10km范圍內有華新?lián)Q流站接地極,滬西變電站受直流系統(tǒng)影響大于規(guī)范控制要求,作為首個治理直流偏磁的特高壓站,在綜合比較了國內、外各種治理方案后,滬西變電站選擇了主變中性點串接小電阻的限制直流偏磁方法。
(1)按照對直流偏磁能力抵抗力由弱到強依次為單相、三相五柱、三相四柱、三相三柱??紤]運輸限制與節(jié)能需求,特高壓變電站多采用單相自耦變壓器。
(2)文獻[1]認為“特高壓變壓器線路采用了提高輸送功率的串補裝置,故而可以不考慮特高壓線路帶來的直流電流問題”。實際情況則是,串補設備價格昂貴,滬西等現(xiàn)有的幾個特高壓交流站大部分不采用串補裝置。由于直流電流可以通過線路在相鄰變電站之間傳播,而特高壓線路較低的直流電阻反而增加了交流特高壓站的直流偏磁問題嚴重性。
(3)隨著現(xiàn)在500kV以上變電站中壓側單相短路電流問題越來越嚴重,很多變電站都在中性點加裝了限流電抗器。電抗器的接入使得電容隔直法存在了一定的諧振風險,實際工程中需要計算校驗。
以上特點可以看出直流偏磁對特高壓主變的影響更為嚴重,解決方案也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電阻法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無諧振問題、無頻繁投切需要,同時滬西站土壤電阻較小,選擇較小阻值的限流電阻即可滿足直流抑制需求。
電阻型直流抑制法有別于反向注入法,是一種無源方案,屬于疏通限制而非隔絕直流。做法是在變壓器中性點回路中串聯(lián)電阻Zr,將流過變壓器中性點的直流電流限制在變壓器可承受范圍內。
2.1 限流目標
根據(jù)DL/T437-2012《高壓直流接地極技術導則》規(guī)定,單相變壓器為額定電流的0.3%,則常規(guī)500kV以上電壓等級的單相變壓器中性點三相繞組允許通過的直流電流約在:7.8A~10.4A之間??紤]各個制造廠生產差異以及安全系數(shù),實際工程中限流目標為:該變電站與周邊變電站變壓器中性點三相繞組允許通過的直流電流不大于6A。
2.2 阻值選取
文獻[1]推算認為串入的電阻阻值為接地電阻10倍以上時,可以較好的限制直流偏磁。但阻值選取上不能過大,影響主變中性點絕緣水平?,F(xiàn)特高壓變壓器中性點、調壓變調壓線圈、補償變補償線圈工頻耐受電壓(有效值)分別為:185 kV、140kV、275kV。則:
Zg:接地電阻。
ZL:中性點電抗器阻抗,根據(jù)DL/T620-2011規(guī)定,中性點接地電抗器電抗值與變壓器零序電抗比小于等于1/3。
In:不對稱短路時主變中性點短路電流,特高壓主變In一般為10kA-16kA左右。
1000 kA滬西特高壓變電站以及其它500kA變電站中,限流設備電阻值均選在1Ω~3Ω范圍。經計算操作過電壓、雷電過電壓均可滿足要求,設備投運至今運行良好。
2.3 仿真計算
利用CDEGS軟件搭建模型對1000kA滬西變電站極其周邊地區(qū)500kV以上變電站、換流站進行仿真計算。選取奉賢±800kV直流特高壓接地極單極運行時,近期、遠景規(guī)劃下,當1000kV滬西變電站采用3Ω小電阻接地前后,各個變電站主變中性點直流偏磁情況列表對比見表1。
表1 奉賢接地極單極大地運行(4000A)
仿真計算表明,滬西變電站1000kV主變中性點串接小電阻后能產生如下效果:
(1)串接3Ω小電阻可以有效的解決直流偏磁問題。
(2)當滬西站經電阻接地后,練塘站、周邊變電站甲、乙、丁主變中性點的直流有增大現(xiàn)象。這是由于直流會通過與其有直接或者間接連接的線路進行轉移。
(3)雖然針對單個變電站,有直流偏磁略微增大的情況,但是全地區(qū)總體直流電流分布呈下降趨勢。
(4)遠景和近期數(shù)據(jù)對比可以看出2個問題:一方面,不斷增加的變壓器造成各個站變壓器總的直流電阻下降,同地電位下出現(xiàn)更大的直流電流;另一方面,由于分流效應,每臺主變實際承受的直流電流又會減少。由此可見,電阻裝置的限流效果受到整個電網參數(shù)與運行方式影響。
2.4 實際應用
滬西變電站1000kV主變中性點的小電阻限流裝置見圖1。
圖1 滬西變電站1000kV主變中性點的小電阻限流裝置
圖2 設備外形圖示意圖
圖3 電阻限流法的接線
實際工程中在電阻前串接一個接地開關以滿足多種運行策略需求。電阻設備內含有一個穩(wěn)定可靠的石墨間隙以防暫態(tài)過電壓損壞電阻設備。設備基礎較高且不封閉(詳見圖2),一來考慮帶電體對地電氣距離,二來考慮利用電阻器本身的“煙囪效應”,便于空氣自然流通散熱。設備外形尺寸約為:2.9m(長)×2.1m(寬)×2.4m(不含套管高)。
3.1 優(yōu)點
(1)結構簡單,便于制造。因大部分電阻型裝置耐壓能力較電容型裝置高,正常運行時可直接接入中性點回路,設計時僅需考慮電阻設備本身保護間隙,無考慮需旁路開關。因此設備的旁路回路設計造價相對成本較低。
(2)串入電阻后,短路阻抗增大,短路電流變小。(3)不存在諧振風險。
3.2 缺點
(1)電阻抑制效果有飽和效應,阻值過大將影響主變中性點絕緣;阻值過小限流效果不理想。當接地電阻過大時,因(Zg+ZL+Zr)×In<U工頻可能導致選不出合理的Zr值。
(2)計算量較大:由于電阻裝置直接串接入中性點回路,一定程度上受整個電網系統(tǒng)參數(shù)、運行方式影響(如表1)。計算時需考慮電網近期及遠景規(guī)模,系統(tǒng)改變時需要重新計算校驗,計算工作量大。
(3)對繼電保護影響:變壓器中性點接入電阻性偏磁抑制裝置后使主變壓器中性點零序方向過流保護和線路零序方向過流保護靈敏度降低;在保護正方向近端帶過渡電阻故障時,使距離保護的保護區(qū)縮短。因此,對于線路的零序方向過流保護和接地距離保護定值則需要重新校核和整定分析。
1000 kV滬西特高壓站對直流偏磁的治理實例中改進了以前工程實例中空氣間隙的不穩(wěn)定結構,簡化了電容隔直方案復雜的旁路開關設計,造價與占地相對較小,在土壤電阻率較低的地區(qū)具有更好的應用效果。
[1]潘卓洪.直流輸電入地電流在交流電網的分布[D].湖北:武漢大學,2011. [2]王曉京,王瑤等.皖電東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壓交流輸電示范工程滬西
1000 kV變電站主變直流電流抑制方案研究技術報告[R]上海:華東電力設計院,2011.
[3]劉振亞.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研究成果專輯(2009年)[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年.
[4]曹浪恒.關于消除電網系統(tǒng)主變壓器直流偏磁問題的分析[J],廣東科技, 2008,11:82-84.
責任編輯:宋飛 朱挺
來稿時間:20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