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梅紅
(宜興 214221)
宜興紫砂壺與文化結(jié)緣與茶道聯(lián)姻,承載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和習俗,又體現(xiàn)了時代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它所產(chǎn)生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傳遞了“紫玉金砂”所特有的視覺美、意蘊美和功能美。
紫砂壺的藝術造型必須具有新穎獨特的創(chuàng)意、風格鮮明的個性、簡潔明快的款式,才能體現(xiàn)鮮活而又豐沛的物語精神和文化積淀,彰顯出流派特征和時代印記。創(chuàng)新設計的紫砂“菊蕾壺”(見圖1)既根植于傳統(tǒng),保持樸素、端莊、典雅的特質(zhì),又通過造型、質(zhì)地、工藝的交融,把自己的思想、理念、感情托付于砂壺,塑造出壺體的嶄新形象和永恒生命,力求讓砂壺有一種看似平易卻耐尋、貌似傳統(tǒng)卻有新意的效果,在設計制作過程中傾注著我對壺體造型的理解和追求。有關紫砂“菊蕾壺”的藝術特色,從以下三個方面作簡要論述。
圖1 菊蕾壺
大千世界,洋洋萬物,為紫砂壺造型提供了豐富的題材。四季瓜果、奇花異草、鳥雀蟲魚等等都可以通過紫砂土的捏制獲得超乎現(xiàn)實的藝術生命,蛻化出流芳百世的燦爛形象。在眾多的紫砂壺形制中,筋紋器是一種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門類,其造型規(guī)則應該是上下對稱、身蓋齊同、體形和諧、比例精確、紋理清晰、深淺自如、明暗分明、配色合理。要求壺之口、蓋、嘴、鈕、把都須制成筋紋,工藝手藝的要求相當高。據(jù)資料記載,有砂壺鼻祖之譽的供春就制作過“六瓣圓囊壺”,可以說是筋紋器的先驅(qū)。以后至明末清初,紫砂壺的風尚趨于筋紋的格調(diào),包括時大彬的“瓜菱壺”、沈子澈的“葵花壺”、陳仲美的“三瓣盉形壺”、許晉侯的“水仙花菱壺”、許升侯的“覆合葵花壺”等,壺嘴與壺把的氣勢帶有很濃的自然氣息,有一種山野逸士的神韻。尤其是陳鳴遠做的筋紋器充滿了人們的贊美聲,說他的作品是沒有人能夠抗衡的。陳鳴遠的筋紋器全為自然形的瓜藤造型,而且富麗華貴,如“東陵瓜壺”。新中國成立之后,也有許多大師、名家設計制作筋紋器,例如蔣蓉的“茨菇花壺”、汪寅仙的“高南瓜壺”、顧紹培的“雪華壺”、曹婉芬的“水仙壺”等,這都是我們青年一代紫砂技藝人員學習和仿效的典范。
其實,紫砂壺筋紋器都是與仿自然形體造型、幾何形體造型相互交叉混合的壺體形象,只不過是將壺的表面產(chǎn)生有褶痕的菱線分割隆起,極為自然妥切,顯現(xiàn)活力,明朗而圓潤,溫文而淑雅,從而成為鮮明的裝飾特征和造型技法。創(chuàng)作設計的“菊蕾壺”突破了常見的陰線分割形態(tài),采用凹線和凸線并用的裝飾技法,勾勒出菊花花瓣,使之豐腴、靈動、真切、柔美。筋紋器的線條運用非常重要,一定要契入東方文化的審美傳統(tǒng),讓孤線動勢彼此照應,節(jié)奏富于動感,使人陶醉于視覺輕靈、詩情畫意的藝術氛圍。由于紫砂“菊蕾壺”的筋紋線條設計超出了單一運用陰線的常規(guī),注入了我的思維模式、創(chuàng)作方向、造型理念,所以充盈著藝術的激情和生命的脈動。
自然是美的源泉,師法自然是從大自然中發(fā)現(xiàn)和提煉美的元素,并將美的元素有機地組合創(chuàng)作成紫砂壺藝術作品。紫砂“菊蕾壺”的主題是賞菊和詠菊,所以它的象征性非常明確,是在壺體造型中浸淫著對菊花的喜愛,對菊花的贊美,使之人性化和情感化。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碧拼〉脑娋渚褪俏业膭?chuàng)作設計理念。我把壺體制作成圓球形,輪廓刻畫成一朵含苞欲放的菊花,而壺之鈕卻是一朵花蕾。這把壺雖然屬于筋紋器藝術,卻述說著花貨的故事。盡管菊花是四季暮年里一抹香醇的記憶,但是花的含苞待放依舊是盛開前的激情蘊蓄,也是弱小生命獻給大地的淡淡笑顏?!帮S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并不妨礙人們對菊花的情有獨鐘。通過“菊蕾壺”的飽滿形體和舒展線條,可以使人領悟到菊花的恣肆生機和生命律動。作品在簡練中包容美學的意境,在寫意中寄托象征的內(nèi)涵。我努力用新的思維創(chuàng)作紫砂“菊蕾壺”,也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悟和探索。
選用最為純正的紫砂清水泥全手工制作“菊蕾壺”,流露了我對美好的祈盼與祝福,同時,也凝聚了傳統(tǒng)習俗中對大美的追求。
中華民族歷來有以物明志、借物抒懷的傳統(tǒng),尤其是寫意式的藝術處理手法在紫砂壺制作中司空見慣。紫砂“菊蕾壺”所呈現(xiàn)的民俗特色,首先是滿足人們對“圓和”與“美好”的企盼,它是含蓄的、清新的、生動的。簡明的凹線和凸線營造出樸厚敦實、雋永逸秀的秋菊容貌,器型緊扣“圓”的變化,寓清麗于端莊沉穩(wěn)之中,正好與菊花的品質(zhì)相符,給人以骨肉豐盈的思索之美;其次是讓紫砂壺釋放祥瑞和吉兆的寓意。通過對菊花不畏嚴霜、抗爭風寒、凜然開放,把美麗獻給人間的吟唱,展示一種精神的慰藉和心理的滿足,形成開放的心境和文化的創(chuàng)意,傳達民俗化的主題,洋溢著作品的純真想象。
人們說,茶可雅志,壺可行道。茶文化與陶文化的結(jié)合,產(chǎn)生了紫砂文化的豐富多彩。紫砂“菊蕾壺”運用新的構(gòu)思,以紫砂土特有的材質(zhì),塑造出茶壺的器型,突破了常規(guī)法則,賦予創(chuàng)新的基因,講究主體意識,歌頌菊花帶來的哲思和暢想。這就是紫砂“菊蕾壺”在藝術之魂與自然之魂交織中所構(gòu)成的藝術特色和個性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