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培生
《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強調“以興趣為起點,以活動為載體?!痹谛畔⒓夹g教學中,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學”的主動性,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呢?
一、精心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學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1、問題導入
問題導入是教學活動開始時,針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提出一個或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通過對問題的分析、解答,造成懸念,引入新課的教學方式。精心設計的問題導入,能集中學生注意、引發(fā)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習新知識作鋪墊。這樣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及已有的知識,通過問題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演示導入
演示導入是通過課件演示或人的表演導入課堂教學內容,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教學《制作演示文稿》,課前,教師出示一個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展示給學生看。問學生們想不想制作漂亮的演示文稿。請學生啟動PowerPoint 2003,教師再演示如何啟動。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制作演示文稿的興趣。
3、比較導入
以“比較法”引入新課,以強烈鮮明的對比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探索知識的意向并轉化為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思維積極性。如教學《美化計劃文》,課始,屏幕顯示美化前的文章“我的課余計劃”與美化后的文章“我的課余計劃”對比畫面,讓學生觀察:同一篇文章,你喜歡哪種表現(xiàn)效率?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美化前后的文章字的大小粗細顏色不同,字與字之間的距離不同,字的位置不同……美化后的文章更漂亮,更能吸引人?!澳阋蚕雭碓囍阑幌伦约旱膶W習計劃嗎?”學生躍躍欲試。
4、游戲導入
小學生愛玩游戲,通過玩游戲導入新課,引發(fā)學生產生學習欲望,同時給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是一門飛速發(fā)展的技術,探索新環(huán)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法,能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
1、形象比喻法
信息技術的一些概念、名詞術語對小學生來說,顯得抽象、深奧。為幫助學生理解,可以運用恰當?shù)谋扔?,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效率。
2、任務驅動法
設置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發(fā)揮動手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如何申請QQ號,并通過QQ號申請加入自己所在班級的QQ群。課始,我跟同學們說:“不久前,我初中的一位同學邀我加入我中學同學QQ群,我發(fā)現(xiàn)好處真不少,不僅聯(lián)系上了30年沒見的老同學,還增進了彼此間的友誼。我想在我們班也建立一個班級QQ群,這樣,我們不僅可以自由地、開放地、平等地表達自己的意愿,還可以增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給平時不善于口頭表達自己的學生有一個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平時同學們也可以通過閱讀和評論老師或其他同學的日志,與別人共同分享自己成長的喜悅?!蔽液唵蔚刂v解如何申請QQ號和加入QQ群。很快,大多學生完成了任務,個別有困難的同學也在其他同學指導下,隨即完成,大家均有一種特別的成就感和愉悅感。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3、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旨在面向全體學生,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要,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設計標志》,可以設置幾個不同側重的學習任務。(1)為美化校園而設計新教學樓的樓層標志;(2)為保護校園綠化而設計的警示標志;(3)為體現(xiàn)班級特色而設計的班級標志。這樣的任務具體明確,難度不同,便于學生選擇和操作,避免好的學生“吃不飽”,差的學生“吃不了”的現(xiàn)象,全面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的效率。
4、學科整合法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中說“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币虼耍谛畔⒓夹g的教學中,利用它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同樣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三、重視體驗信息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信息素養(yǎng)是指能夠有效地、高效地獲取信息;能夠熟練地、批判性地評價信息;能夠精確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信息。在教學中,就要重視學生對信息的體驗,培養(yǎng)他們主動、積極地使用計算機與其它信息技術來解決自己工作、學習及生活中各類問題的意識,更好地適應信息社會的發(fā)展變化。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培養(yǎng)認識信息的意識
新時代的孩子要有信息時代人的自覺意識,把對信息的認識水平、價值發(fā)現(xiàn)、開發(fā)利用變成自覺的行動,逐漸樹立起信息意識。小學生初次接觸電腦,指導學生學會用電腦來計算、寫作、畫畫,上網瀏覽新聞等,漸而產生利用信息為個人和社會發(fā)展服務的愿望,激發(fā)學生學好信息技術的興趣。
2、培養(yǎng)獲取信息的能力
小學信息技術課要求學生掌握輸入、編輯、上網三個基本技能,通過學習這些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如上網閱讀新聞,搜索“小學生必背的古詩”等。學生享受到了信息技術帶來的方便,更有助于學生學好信息技術課。
3、培養(yǎng)處理信息的技能
通過學習,學生獲取了一定的信息,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術。在此基礎上,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課上,開展制作個人網頁、班級主頁及設計班級電子版報等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如小學生利用word制作小報,利用powerpoint設計活動背景等。通過這些具體的適合學生完成的任務驅動,培養(yǎng)小學生綜合處理信息的能力,以提高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效率。
4、培養(yǎng)交流信息的能力
信息社會,人們已經采用e-mail、QQ聊天等方式。小學生學會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信息交流的能力,是信息技術課中的重要任務。為便于學生學習,我們在學校校園網上設有論壇、聊天室,學生可以自己登陸,參與信息交流,也可以進行電子郵件的交流。交流的方便促進了信息技術課教學效率的提高。
總之,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要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注重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應用的能力。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在實踐中去親身體驗創(chuàng)新。真正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效率!
【作者單位:昆山市實驗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