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涼山彝族糾紛解決的程序

    2014-04-09 04:20:47龍明禮
    社科縱橫 2014年3期
    關鍵詞:小涼山阿西涼山

    龍明禮

    (曲靖師范學院 云南 曲靖 655011)

    程序“主要體現(xiàn)為按照一定的順序、方法和手續(xù)來作出決定的相互關系?!盵1]在小涼山彝族糾紛解決過程中,如果沒有遵守一定的程序,可能會導致解決結果的無效。小涼山彝族對糾紛解決程序的稱謂有兩種,其一是“Hi”,即說服,沒有嚴格的程序要求,因此不在本文研究之列。其二是“Ra”,用于解決沖突較為激烈的糾紛,過程較為復雜,有嚴格的程序要求。

    一、家支的“結爾”(JJi Ly)即協(xié)商

    人類社會從古至今都是依靠“群”的力量生存和發(fā)展下來的。小涼山彝族更是如此。摩爾根說:“在文明社會中,國家負保護之責任。即習慣于依靠這種力量來維持個人權利,親屬團結的力量自然就會減弱了;但在民族社會中,個人安全靠他人來保護。民族的地位相當于后來國家所居的地位。民族擁有充分的認識足以有效地行使其保護權,侵犯個人就是侵犯個人的民族?!盵2]由于在小涼山彝族中,沒有權力是凌駕于家支之上的。所以脫離家支這個群體,個人將無法生存。在小涼山彝族社會中,家支相當于古代社會的民族,是“家支”成員權利的保護者。在所有“Ra”的過程中充當著保護其成員權利和維護家支“面子”的角色。因此,任何個人都不可能啟動“Ra”,只有經(jīng)過家支的“結爾”(協(xié)商)才可能啟動“Ra”。下面通過案例來說明家支的“結爾”涼山彝族解決糾紛中地位與作用。

    案例1:2011年5月左右家住永進村的阿西某某家丟了一只羊子,經(jīng)過幾天的調(diào)查,阿西某某有確鑿的證據(jù)證明是沙瑪某某偷了其羊,且有證人證明看見沙瑪某某有天拿了一張羊皮在城里叫賣,羊皮的顏色跟阿西某某家丟失的那只羊子的顏色一樣,之后,阿西某某就一個人去沙瑪某某家說:“你偷了我家的羊子。”結果,沙瑪某某家支經(jīng)過“結爾”之后反訴阿西某某蓄意挑起事端。阿西某某這才找家支“結爾”(協(xié)商),阿西“家支”知道事情經(jīng)過之后,痛罵了阿西某某,說其不經(jīng)過“結爾”(協(xié)商)就去沙瑪家說事,現(xiàn)在給人家“反咬”的理由?!凹抑А崩锏睦先苏f氣話說:“不管了。但實際上是不可能不管的,因為還涉及到“家支”“面子”的問題,他們只是生氣阿西某某沒有經(jīng)過“結爾”等程序就自己去沙瑪家,最后沙瑪“家支”以阿西某某“亂闖民宅”為由,主張“結抵”(過錯相抵),但最后還是由沙瑪某某陪給阿西某某一只羊、兩斤酒;阿西某某回敬沙瑪某某兩斤酒、兩斗煙,雙方互“若”(RRo)。

    在小涼山彝族社會中,偷竊是很嚴重的事情,阿西某某原本可以得到很多賠償,但阿西某某的做法違反了程序,即在沒有經(jīng)過“結爾”(協(xié)商)就去沙瑪家說事,導致不僅沒有得到應得的賠償,還需要付出兩斤酒、兩斗煙的代價。如果通過家支“結爾”,家支是不會讓他那么做的,因為“家支”是一個群體,群體的智慧總比個人成熟、聰慧得多,特別是在小涼山彝族這樣一個以家支為主體的地區(qū),個人的力量顯得微不足道,沒有經(jīng)過家支的“結爾”就啟動Ra,是很難贏的。

    上述案例還說明了家支的“結爾”在涼山彝族解決糾紛中的作用與地位。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家支及其“結爾”,任何人都不會稱心如意地解決一起糾紛。

    二、“仔任”(ZZi Reng)和“汁”(ZHi,即酒)

    “仔任”(ZZi Reng),相當于使者。一般由成熟穩(wěn)重、能隨機應變的男性擔任,是向一方傳達另一方要求的人,擔任此任務的人一般要求對案件事實比較清楚,但其身份是獨立于沖突雙方當事人的。這樣的安排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如果此人對案情不了解,在表達訴求的時候容易得罪被控訴方;如果身份不獨立,在說話的時候容易偏向某方當事人而得罪另一方當事人。

    “汁”(ZHi),即酒。在小涼山彝族社會里,不管是在什么樣的場合,酒是必不可少的,在不同的場合酒代表的含義也不同,而此刻,酒的含義有兩層:其一是“仔任”在把酒拿給被控訴方時就等于告訴對方,你們家支將面臨“Ra”;其二是含有安慰之意,因為,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只要起動“Ra”,被控訴方必然要受到一定的損失的,所以,此時的酒是有安慰之意的。

    總之,“仔任”去傳話時帶上兩斤酒是必不可少的,這對“仔任”自己也是有幫助的,至少被控訴方不會把他當對立方的人。當一方的要求被對方拒絕時,“謀”便開始介入糾紛解決當中。

    “仔任”雖然只是個傳話者,但在“Ra”程序中,是不能沒有他的。否則,就可能失去勝訴權,至少得到的賠償會減少。因為如果沒有“仔任”,會被視為控訴方嚴重違反程序。在小涼山彝族社會,沒有“仔任”而自己直接去被控訴方家控訴,會被當作亂闖民宅,反而會被控訴。

    案例2:2012年4月的某天,任孔拉頗因喝醉酒,本來想打電話給自己的女兒來接他,但因為他女兒的名字跟鄰居馬海家的媳婦一樣,所以,打到鄰居馬海家媳婦的電話上,之后因為喝醉酒,沒把電話掛掉而跟馬海家的媳婦吹起了牛而被馬海某某發(fā)現(xiàn)。馬海某某認為任孔拉頗跟自己的老婆有不正當?shù)年P系,于是拿把刀直接沖到任孔拉頗家,要殺任孔拉頗。那天我(孔繼丘)正在場,我們看到馬海某某手持刀還說要殺任孔拉頗,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他的行為是對我們家族的調(diào)戲,所以,我們把他打得頭破血流后被他的家人送去醫(yī)院。

    第二天“謀”便介入進行調(diào)解。調(diào)解的結果是由任孔拉頗提供酒肉向馬海家媳婦道歉,由馬海某某提供酒肉向任孔家支道歉,雙方互“若”自己承擔所有醫(yī)藥費。

    在此案例中,如果馬海某某沒有直接沖到任孔拉頗家,而是請“仔任”來告知任孔拉頗,那么任孔拉頗是要付出更多的賠償?shù)?,因為在涼山彝族社會中,任孔拉頗的行為是觸犯了習慣法的,雖然他是無心的,但須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但是因為馬海某某沒有經(jīng)過“仔任”而直接沖到任孔拉頗家,所以,不僅自己被打,還得不到應有的賠償(其賠償遠少于應得的)。

    三、“謀”(Mop)

    (一)適格的“謀”

    “德古”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威望的“謀”。“德古”一詞在彝語中有兩種說法,可直接翻譯為:一是“一個穩(wěn)定的圓圈”[3];一是:“治理人間的病態(tài),懲罰非正義的行為”[4]。一個字或一個詞最原初的意義往往反映了在其起源時代,人們對它最早的觀念[5](P175)。從兩種說法可以看出“德古”即“謀”的性質(zhì)與功能。在小涼山彝族社會中,“德古”一般經(jīng)歷這樣的過程:那些能明辨是非、能言善辯、明晰事理、仗義執(zhí)言、以理服人且通曉彝族文化特別是諺語者,積累到一定程度可以稱之為“謀”,然后慢慢會上升為涼山彝族糾紛解決中的權威——“德古”。

    除了一定的辨明是非等能力外,為什么還要要求“謀”通曉諺語等彝族文化呢?這是因為涼山彝族的所有糾紛都有與之相應的解決糾紛的諺語,這相當于國家法的法條,而不熟知法條的人是解決不了糾紛的,所以,熟記諺語是“謀”必備的一個重要的前提,否則,最多只能是個調(diào)解者,不可是真正意義上的“謀”,更不可能成為“德古”。

    (二)“謀”的地位與介入方式

    “謀”被小涼山彝族人民當做是救命恩人,把他當做救命恩人既表達了“謀”在涼山彝族社會中的地位與價值,又表達了彝族人民對“謀”的尊敬。

    “謀”的介入方式有兩種,一是自動介入:是為了雙方的矛盾不進一步惡化,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傷而介入。這種“謀”一般都是由“德古”擔任。另一種方式雙方共同或者分別請“謀”介入。

    (三)“謀”的調(diào)解方法

    “調(diào)節(jié)實際上是調(diào)節(jié)者對自己的人際關系、權力資源等各方面的運用”[6]。每個人都有自己解決糾紛的方法與方式,“謀”的調(diào)解方法因人而異。在小涼山彝族社會中,“謀”大致有三種:第一種“謀”,被涼山彝族人民稱為“謀”上“謀”,即“德古”?!暗鹿拧笔菦錾揭妥褰鉀Q糾紛中的權威,其調(diào)解糾紛的方式往往是一錘定音式的,此種解決方式是人們所奢求的,但在一般情況下很少出現(xiàn)這種調(diào)解方式。因為當事人雙方此時已經(jīng)是劍拔弩張,不會一下子就能接受此種調(diào)解。所以,此種方式極其少見。第二種“謀”被稱作是“謀”下“謀”,此種相當于是個傳話者,即在糾紛雙方之間傳話,為人所不齒,沒有什么實際價值。第三種“謀”即“謀”中“謀”,這種“謀”被涼山彝族人民稱為是:“劈柴式”的“謀”,絕大多數(shù)糾紛都是用這種方式調(diào)解的,以下案例中的糾紛解決就是這種“謀”。

    案例3[5](P411-412):莫色阿加與吉古古母是夫妻,但夫妻關系不融洽,而吉古古母在與莫色阿加訂婚前就與日別務打有戀愛關系,吉古古母成婚后,兩人時常有往來。一天晚上,兩人被假裝出去串親戚實際上躲在屋后的莫色阿加逮個正著。二人間的關系暴露之后,日別務打與吉古古母一不做二不休,雙雙逃亡。事后,莫色家族出動了29人,強行闖入日別務打家,在務打家殺了一只150斤重的豬吃掉后,又強行趕走十四雙羊、一匹馬和一頭牛。由于彝族習慣法以殺兒子與搶媳婦為大罪,故日別“家支”也對此無可奈何。在這種情況下,德古被邀請來調(diào)解此糾紛。

    莫色家人說可以讓日別務打與吉古古母成親,因為彝家有格言:“自己投奔戀人的媳婦,應該隨她的愿讓他去嫁給戀人。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會遭雷劈。”但他家堅持日別家在他家的牲畜歸他,還要求日別務打照顧吉古古母與莫色阿加生下的兩個孩子。德古們認為讓日別務打照顧兩個上學的孩子,很可能會節(jié)外生枝,且這也不符合習慣法,莫色家就改口要50萬元。德古任孔老劉就說:“打馬,馬兒還會蹦蹦亂跑,可打人,人卻不會有跑的反應”;“讓一個又馬駝一顆粗大的松樹,它是無論如何也被不動的?!弊詈?,在德古的積極奔走之后,雙方同意以1萬元結案。但由于日別務打家拿不出這么多現(xiàn)金,因此很大部分都是以牲畜充抵,直到日別家只剩下要下崽的一條母豬和一頭牛,還有房子土地和2500元,莫色家堅持把房子、母豬、土地也都用來充抵。德古吉古吉布就說:“肚子不痛的人,不會滿地滾,不傷心的人不會淚如雨下,不生病的人不會請法師來卜卦,沒過錯的人不應該讓他對糾紛負責?!币虼藨粝乱恍┴敭a(chǎn)歸日別務打的妻和子,因為他們是沒有過錯的,我們應當給他們保留起碼的生活條件。莫色家覺得此番話合理,便不再僵持,留下已懷仔的母豬,將一頭牛充抵2500元。[5](P280-281)

    這個案例“謀”就是利用“劈柴式”的解決方法解決,撕開一點是一點,把賠償要求高的往下拉,把愿意賠償?shù)慕痤~往上提,最后把賠償金額調(diào)到合理線上,得出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賠償方案。這種方法是“謀”者們最喜歡用的糾紛調(diào)解方法,且屢試不爽。

    四、“若”(RRo)——糾紛解決的最后程序

    “若”(RRo)是個多義詞,殺豬宰羊款待賓客稱之為“RRo”(若);有加害方提供酒肉供受害方及眾人享用,也稱之為“RRo”(若),還有很多層意思,但這里指的是后一種。

    任何一件糾紛只要經(jīng)過“若”(RRo)程序,就都不會隨便反悔,除非確實是冤假錯案,否則,是不能翻案的。因為隨便翻案,首先是對參與調(diào)解的“謀”的不尊敬;其次是對涼山彝族習慣法的一種藐視。彝族諺語:“糾紛只要調(diào)解成功就不會再進行調(diào)解,用質(zhì)量好的綢緞補過的衣服無需再補?!边@里說的是“不會再進行調(diào)解”而不是不應“反悔”,雖然只是諺語,但從中不難看出,在涼山彝族社會中,一起糾紛調(diào)解成功后在當事人之間的約束力,可能比法院的判決書更有效。因為其往往是當事人自愿接受的。

    經(jīng)過“若”(RRO)程序的案件,雖然很難翻案,就算翻案,一般也不會成功。但是,有規(guī)則的地方就會有違反規(guī)則的情況。下面這個案例,就是個典型的違反規(guī)則的案例:

    案例4[5]:莫色查母的女兒莫色某某是賈巴某某的兒媳婦,年過七旬的老人賈巴某某因小事與莫色某某發(fā)生爭吵。賈巴某某出言過重,兒媳莫色某某卻是個耐不住性子的人,她覺得受到了公公的侮辱,便出手打了賈巴某某一巴掌。賈巴某某覺得自己無臉見人活著也是無聊,便拿著繩子出去,跟兒媳婦說是要去上吊。兒媳莫色某某慌了,她忙叫村里的人去找賈巴某某。結果,賈巴某某已吊在樹上,由于村里的人追趕及時,阿且從樹上被救了下來。但不幸的是,村里的人回到家里時,莫色某某已喝毒藥而死。于是莫色家人便出動50多人來找賈巴家找“撮卻”(人命金)。在這種情況下,“謀”(mop)參加了調(diào)解。

    在“謀”(mop)的積極努力下,雙方終于達成協(xié)議:由賈巴家舉行“若”(RRo)儀式,以示賠禮道歉,并賠償人命金700元,“謀”(mop)任孔老劉怕莫色家反悔,便說:“不要像山上初生的竹子,由于根基不穩(wěn)而亂搖,不要像竹林里的竹葉一有風吹就隨時翻動,不能學火塘里的火燼隨時都可能起火,也不要像酒剛醒的人,喝了些炒面又說醉”。不出所料,莫色家人回家沒幾天就翻案了。他們派出了一個12人的女人班,說先前的賠償過少,要求賈巴家再賠2萬?!爸\”(mop)阿西哈古便說:“糾紛一旦調(diào)解成功就不應反悔,用質(zhì)量好的綢緞補過的衣服,無需再補。好話說兩遍就沒有先前的寓意,煮過的肉再煮一次湯就沒有了先前的味道。但虎狼向人要東西,可以讓它空著手回去,人向你要卻不能讓他空手而歸”。最后,“謀”(mop)阿西哈古要求賈巴家再拿300元給莫色家,雙方都表示接受。

    既然在彝族習慣法中,糾紛一旦調(diào)解成功就不應反悔,那么莫色家為何還要苦苦糾纏呢?實際上,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幾分蹊蹺。人命案因情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決方式和不同的賠償標準,但只賠償700元,即便是依1989年的物價也是過低了點。本來糾紛調(diào)解一次是公認的規(guī)則,無需強調(diào)?!爸\”(Mop)任孔老劉之所以一再強調(diào)規(guī)則(此時可能有些像當事人自認中法官釋明自認法律后果),是因為他自己也覺得賠償標準過低,因而怕莫色家反悔,而后來莫色家十二個女人班要求調(diào)解也正是基于此理由。

    既已舉行了“若”(RRo)儀式,但賠償?shù)臄?shù)額過低,程序不可違,而嚴格遵守程序自己家支的利益將(這里涉及更多的是名譽問題,即家支骨頭的軟硬)受損,莫色家出人意料地想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派本來沒有主體資格的女人“出征”。而之所以派女人“出征”并且成功翻案,應該說不是因為莫色家陰盛陽衰,也不是12個女人能言善辯,而是由他們在文化中的角色決定的。

    在小涼山彝族社會中,女人的地位是很特殊的,有時候她們很容易被忽視,有時候又很受尊重。彝族諺語“奴上主,雞上冠,妻上夫”。妻子的一切都由丈夫支配。一般而言,在家支“吉爾”(JJi Ly)等最為象征權力和地位的活動中,女人是不會參與進來的,即使有女人的影子,也不過是端茶做飯而已,有關糾紛解決的問題,女人是插不了嘴的。而在某些場合中,她們的某些建議和要求又很受重視。因為在涼山彝族社會中,一個和女人爭論的人是會被認為是“小氣的、不爭氣的人”。這里含有女人乃弱勢群體的意思,但也不乏對女人真誠的尊重。上訴案例中莫色家派女人班是基于女人在小涼山彝族地區(qū)特殊的社會地位,人們并不期望她們有男人那樣“一諾千金”的誠信,她們不遵守程序而翻案也是可接受的;另外,在小涼山彝族社會中,女人不會沒有自知之明而隨便提建議和要求,但女人的一旦提出要求和建議一定會受到高度重視,彝族諺語:“虎狼向人要東西,可以讓它空著手回去,人向你要東西卻不能讓他空手而歸?!币虼?,女人所特有的角色注定了莫色家12個女人班此行不會無功而返。

    上述12女人班的“出征”翻案不應該視作是對“若”(RRo)這一結案程序的否定,而是利用女人的特殊地位進行的一次對習慣法的成功規(guī)避。

    [1]季衛(wèi)東.法治秩序的建構[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12.

    [2]摩爾根著,楊東根譯.古代社會[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70.

    [3]巴且日伙.涼山彝族聚居區(qū)法律生活分析[J].涼山民族研究,2000(年刊):66.

    [4]馬爾子.淺談涼山彝族德古[J].涼山民族研究,1992(創(chuàng)刊號):66.

    [5]陳金全,巴且日伙.涼山彝族習慣法田野調(diào)查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強世功.調(diào)解、法制與現(xiàn)代性:中國調(diào)解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98.

    猜你喜歡
    小涼山阿西涼山
    是人還是狼
    是人還是狼
    小讀者(2023年11期)2023-06-30 13:32:26
    “你這塊涼山的石頭”——倮伍拉且訪談
    阿來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9:00
    后脫貧攻堅時代小涼山彝區(qū)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實踐探索
    穩(wěn)崗拓崗涼山就業(yè)扶貧拔“窮根”
    涼山有了致富金“藥”匙
    On the Necessity and Teaching Method of English Education
    新農(nóng)村政策下的彝寨建設中彝文化傳承的現(xiàn)狀探究
    鋒繪(2018年4期)2018-01-17 00:58:32
    小涼山
    中國詩歌(2017年12期)2017-11-15 04:04:05
    追夢六十載 奮進小涼山
    ——寧蒗彝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掠影
    今日民族(2016年12期)2017-01-11 07:21:13
    大连市| 神木县| 永善县| 福贡县| 西和县| 灵台县| 宝清县| 台安县| 东乌珠穆沁旗| 濉溪县| 虹口区| 安仁县| 颍上县| 马关县| 分宜县| 靖州| 乳山市| 安化县| 吴江市| 徐汇区| 曲靖市| 鄱阳县| 寿宁县| 社旗县| 杭州市| 舟山市| 三穗县| 柳州市| 左云县| 武隆县| 台安县| 阿克苏市| 邵阳县| 武陟县| 新乡市| 夏邑县| 尚义县| 清流县| 元江| 喜德县| 阿荣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