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音
“45年了,似乎我以一種斷斷續(xù)續(xù)的方式,一直在寫著同一本書?!?/p>
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莫迪亞諾說。他書里的人一直在尋找自己的過去,
“我自己的童年就很像一部偵探小說”
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10月9日已經(jīng)揭曉,一年一度的全球文藝偶像誕生——法國人帕特里克·莫迪亞諾。又一次爆冷。2008年,與他同屬于法國新寓言派的勒·克萊齊奧得諾獎后,莫迪亞諾就被認為從此希望渺茫。今年結(jié)果揭曉時,諾貝爾文學獎組委會一度聯(lián)系不上莫迪亞諾。
假如你上網(wǎng)查資料準備與偶像裝熟,很快便能發(fā)現(xiàn)這個名字離我們并不遙遠。王小波和王朔都是他的粉絲,并在作品中向他致敬。王小波的小說《萬壽寺》是這樣開頭的:“莫迪阿諾(當時的譯名)在《暗店街》里寫道:‘我的過去一片朦朧……”而王朔也毫不諱言《玩的就是心跳》就是模仿的《暗店街》,不過只學了個皮毛。
“45年了,似乎我以一種斷斷續(xù)續(xù)的方式,一直在寫著同一本書?!痹讷@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莫迪亞諾說。所以如果你只想領(lǐng)略一下新科偶像的風采,讀一本他的書就可以了。
王小波和王朔共同致敬的《暗店街》是首選。這是最能代表莫迪亞諾風格的作品,涵蓋了他作品的幾個關(guān)鍵元素:猶太人、二戰(zhàn)、尋找、記憶。這是他1978年的作品,獲得過龔古爾文學獎。
《暗店街》講述了一個失憶的偵探尋找自我的故事。小說的敘述者居伊·羅朗為了確認“我是誰”,孜孜不倦地尋訪每一個可能了解自己過去的人,俄國流亡者、無國籍的難民、美食專欄編輯、夜總會的鋼琴演奏員、古堡的老人等等。這些調(diào)查把讀者帶回到作者不斷書寫的占領(lǐng)年代(二戰(zhàn)時法國遭德國占領(lǐng)),“猶太血統(tǒng)的主人公需要不斷直面自己的種族,承受無國籍的流離命運,不停尋求權(quán)宜之計以求得生存,盡管他們對這種求存之道依然抱有懷疑”。
這與諾獎給出的頒獎詞有異曲同工之處:“他(莫迪亞諾)用記憶的藝術(shù),召喚最難把握的人類命運,揭露了占領(lǐng)時期的生活世界?!?/p>
莫迪亞諾1968年發(fā)表處女作《星形廣場》一舉成名。小說通過一位猶太裔法國青年懷著“扎根”的意圖、四處尋找棲息地、最后以噩夢結(jié)束的故事,反映德國占領(lǐng)時期法國底層人的生活和猶太人的困境。
從第一部作品開始,他的風格似乎就固定下來了。他永遠都在寫一個年輕人,或者是追尋過往的記憶,或者是逃避被動接受的人生。一開始他是無意識的。察覺到后,他也擔心過這種重復,但是沒有辦法,這就是生命給予他的。但他會為同樣的主題,童年的那些事,找到新的視角。
莫迪亞諾的小說大多是“尋根”“逃離”這類抽象的主題,但他卻把故事寫得有如偵探小說一般引人入勝。一張老照片、一則訃告或者一個電話號碼,就能開始一段新的故事,引領(lǐng)讀者在現(xiàn)實與虛構(gòu),過去與現(xiàn)在的迷宮間穿行。
莫迪亞諾非常喜歡比利時偵探小說家喬治·西默農(nóng)的作品,他也一直都有一種撰寫偵探小說的欲望和懷舊情感?!皞商叫≌f的主題和縈繞我自己小說的主題很類似:失蹤、身份問題、遺忘癥、重返謎一般的過去?!敝Z獎宣布前一周,莫迪亞諾接受法國雜志《電視全覽》專訪時說。
所以他在作品中經(jīng)常安排偵探、警察這樣的角色?!搬槍ν粋€人物或事件羅生門般的矛盾見證也符合我的理念?!笨梢栽倏纯此?2歲時寫的《青春咖啡館》。露姬是誰?四個人不同的講述貌似更加真實,也營造出一代人迷離的青春。
雖然莫迪亞諾被譽為“當代普魯斯特”,但讀完一本他的小說真的要比讀完《追憶似水年華》容易得多。讀者會不斷為懸念所吸引:他是誰?他有著怎樣的過去?而且它們都很短,一百多頁,喝杯下午茶就看完了。
對此,莫迪亞諾的說法也很誠實:“有時候,我甚至會同時寫兩本書,因為急于謀生。但我有時也會后悔,沒有用五年或六年來寫一本書。”
不過莫迪亞諾又不滿足于寫偵探小說:“偵探小說意味著某種程度上的現(xiàn)實主義,甚至說是自然主義。需要刻板卻有效的敘述結(jié)構(gòu),就像把拼圖做好要講求方法。在每部偵探小說的末尾,總有一個結(jié)局,一個解釋。但是我想表達的是一種不確定的、片段的過去。事實上,我寫的也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小說,而是那些夢幻的、想象的表達。”
所以,如果你不能堅持看完一本他的書也沒有關(guān)系,因為本來也沒有結(jié)局?!栋档杲帧分心莻€偵探最終沒有到達自己曾經(jīng)的舊居——暗店街2號,最后的線索斷了。“她已經(jīng)拐過街角,而我們的生命不也正是像孩子的這種憂傷一樣,會很快地在暮色中消失的嗎?”小說在作者的沉思中戛然而止。
莫迪亞諾對偵探小說的偏好是有內(nèi)在原因的?!拔易约旱耐昃秃芟褚徊總商叫≌f。有些階段,我周圍充斥著謎一般的人物和事件。那些時刻,作為孩童我們不能提很多問題,一切都顯得自然而然。但是隨著時間的流淌,我回溯往事,才想起來發(fā)問:那時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暗店街》中那句“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未來,而是過去”可以視為莫迪亞諾作品的一個總結(jié)。在他的小說中,總是能不斷看到他自己和他家族的影子?!栋档杲帧分心切┰诙?zhàn)時隱姓埋名,試圖穿越國境線的猶太人,是莫迪亞諾的父輩。而《青春咖啡館》中的露姬從小沒有完整的家庭,常常一個人在夜里等當舞女的母親回家。于是深夜里,她獨自一人在城市里游走,直到被警察發(fā)現(xiàn)。這是莫迪亞諾少年故事的投射。
莫迪亞諾1945年7月30日出生于巴黎南郊的布洛涅·比朗古,瑪格麗特路11號,父親是猶太人,母親是比利時人,他們是在德占時期的巴黎認識的。由于父母在戰(zhàn)亂時期草率地結(jié)合,草率地生下他,使他“從來都沒感覺到自己是婚生子”,而是“污濁時代的產(chǎn)物,是戰(zhàn)爭的產(chǎn)物”。
母親是個蹩腳的演員,她在莫迪亞諾的生活中“像幽靈一樣”,因為她從不關(guān)心兒子的生活和命運。父親阿貝爾·莫迪亞諾在德占期間靠做黑市交易謀生,曾多次變換身份證,戰(zhàn)后仍然偷偷摸摸地做地下交易。父親經(jīng)常消失,把他送到很遠的外省中學去,還寫了很多威脅信,要他努力學習。
后來,父子間的關(guān)系越來越惡化,父親干脆切斷了他的生活來源。為了活下去,莫迪亞諾開始到書店和圖書館偷書,賣掉后買面包充饑,四處游蕩。有一次,母親讓莫迪亞諾去跟父親要錢,父親干脆叫來了警察,稱他是“流氓”。莫迪亞諾覺得自己只是父母眼里一個礙手礙腳,有時甚至忘記放到哪里的包袱。
這些往事縈繞在他的心頭,揮之不去,時時出現(xiàn)在他的作品中?!澳菚r我八九歲,我的父母親常把我托付給這個非常善良的女鄰居,那是一個二十歲的學美術(shù)的女孩,她有時幫我編一些借口讓我逃學,帶我到一些奇怪的地方……有一天,我知道她的一位女友自殺了?!边@名自殺女子即是《青春咖啡館》里露姬的原型。
2005年,莫迪亞諾出版了自傳《家譜》,他小說中的很多人物和情節(jié)都能與此相印證。但莫迪亞諾不認為這是自傳,“這部書里我沒有描述親密的人和事,事實上,我寫這部書是為了卸下強加在我生命里的東西:我的父母,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那些拘束我的人”。
可見動蕩不安的青少年時代給莫迪亞諾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他的作品總有一種寂寥感,充滿了人生的不確定?!栋档杲帧分袑懙健昂┤恕保骸八麄冊诮?jīng)過的地方,所留下的只是一些水蒸汽,它很快就消散了。和于特我們經(jīng)常談到這些銷聲滅跡的人。在某個美好的日子里,他們突然從虛無中出現(xiàn),衣服上的幾個閃光片閃閃發(fā)亮,之后就不見了。于特給我舉了一個人作為例子,這人叫‘海灘人。他在海灘上和游泳池邊度過了四十個春秋。嘻嘻哈哈地同避暑者和無所事事的富翁們聊大天。在成千張假日照片的角落或背景上,總可以看到他穿著游泳衣,混雜在歡樂的人群中,但是沒有人能說出他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他究竟為什么呆在那里。因而當他有一天從這些照片上消失了的時候,誰也沒有注意到。我不敢對于特直言,但我認為這個‘海灘人就是我?!?p>
莫迪亞諾爆冷獲獎后,英語世界對此有些猝不及防:“這是誰???”雖然莫迪亞諾在法國是暢銷作家,《青春咖啡館》上市兩周就賣出了十萬冊,但在英語世界,他還是小眾。據(jù)《紐約時報》統(tǒng)計,在美國,莫迪亞諾的作品總計賣出不足萬本。
相形之下,中國文學界這些年對莫迪亞諾的關(guān)注倒是持續(xù)不斷的。僅《暗店街》就有四個譯本。最早的是1984年,《外國文藝》上刊登了署名為小禾的譯本。進入21世紀,莫迪亞諾也一直在中國文學評獎機構(gòu)的視野里。200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將“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授予莫迪亞諾的《夜半撞車》。2011年中文翻譯界最高獎“傅雷獎”被授予翻譯了《青春咖啡館》的金龍格?!翱梢哉f,我們先于諾貝爾文學獎認可了莫迪亞諾?!薄妒澜缥膶W》主編余中先自豪地說。
近幾年,99讀書人和上海譯文出版社也在陸續(xù)出莫迪亞諾的書。在他獲諾獎之前,豆瓣上便有不少關(guān)于他作品的好評。2007年有一篇評論《敢情王小波和王朔也玩致敬和抄襲這一套》:“很多人說王小波師承卡爾維諾,我倒覺得無論從小說形式還是語言風格,莫迪亞諾才是王小波的靈感來源?!?/p>
這一次,很多人又因此回過頭去重讀王小波的《萬壽寺》:
莫迪阿諾在《暗店街》里寫道:“我的過去一片朦朧……”這本書就放在窗臺上,是本小冊子,黑黃兩色的封面,紙很糙,清晨微紅色的陽光正照在它身上。病房里住了很多病人,不知它是誰的。我觀察了很久,覺得它像是件無主之物,把它拿到手里來看;但心中惕惕,隨時準備把它還回去。過了很久也沒人來要,我就把它據(jù)為己有。
……
我和莫迪阿諾的見解很不一樣。他把記憶當做正面的東西,讓主人公苦苦追尋它;我把記憶當成可厭的東西,像服苦藥一樣接受著,我的記憶尚未完全恢復,但我已經(jīng)覺得很夠了,恨不得忘掉一些,但如你所知,我和他在一點上是相同的,那就是認為,喪失記憶是個重大的題目,而記憶本身,則是個帶有根本性的領(lǐng)域,是擺脫不了的。因為這個緣故,我希望大家都讀讀《暗店街》,至于我的書,讀不讀由你。
王小波果然將《暗店街》據(jù)為己有了,不過他的方式很精彩。如今,不得不贊嘆他,還有王朔的眼光。
關(guān)于莫迪亞諾,我們還要了解點什么呢?噢,對了,《夜半撞車》推出中文版時,莫迪亞諾在致中國讀者的信中寫道:“我更愿意談談在我獲知這本書要被譯成中文時的感受。我覺得很幸福。還在孩提時代,我就十分向往這門語言;那些方塊字總是令我很著迷。”這種癡迷也影響到了他的女兒,她曾在北京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學習中文。
莫迪亞諾的一大波書已在路上。下次去巴黎的時候可以帶上一兩本,漫步城中時也許你會偶遇小說主人公曾游蕩過的街道,據(jù)說這是閱讀莫迪亞諾的最好方式。
一段時間以來,博斯曼斯總會想到自己青年時代的某些片斷,這些片斷并不連貫,全都突然中止,出現(xiàn)了一張張無名的臉,以及短暫的相遇。這一切都是在遙遠的過去,但這些短暫的片斷,不能跟他一生中的其他歲月銜接起來,就依然懸浮在這漫長的現(xiàn)時之中。他會不斷對它們提出問題,但永遠不會得到解答。對他來說,這些片斷將永遠是個謎。他開始把它們一一列出,仍然想找到一些坐標:一個日期,一個確切的地點,一個他無法拼寫出來的名字。他買了一本黑色仿皮漆布面記事本,放在上衣內(nèi)側(cè)的口袋里,這樣在白天任何時候想起一件忘卻的往事,他就可以隨時記下來。他感到自己如同在打通關(guān)。但他在不斷追憶往事時,有時會感到后悔:他的思想為何順著這條思路,而不是順著另一條思路?他為何讓某一張臉或某個頭戴奇特皮帽并牽著一條小狗的身影消失在陌生的地方?他想到可能發(fā)生卻并未發(fā)生過的事,不禁感到暈頭轉(zhuǎn)向。
這些破碎的往事跟你在生活中處于十字路口的那些年份相對應,當時你面前有許多條路可走,因此你很難作出選擇。他在記事本上寫下的話,使他想起他曾把一篇關(guān)于“暗物質(zhì)”(暗物質(zhì)是由天文觀測推斷存在于宇宙中的不發(fā)光物質(zhì),如不發(fā)光天體、星系暈物質(zhì)等)的文章寄給一本天文學雜志。他清楚地感到,在確切的事件和熟悉的面孔后面,存在著所有已變成暗物質(zhì)的東西:短暫的相遇,沒有赴約的約會,丟失的信件,記在以前一本通訊錄里但你已忘記的人名和電話號碼,以及你以前曾迎面相遇的男男女女,但你卻不知道有過這回事。如同在天文學上那樣,這種暗物質(zhì)比你生活中的可見部分更多。這種物質(zhì)多得無窮無盡。而他只是在自己的記事本上記下這暗物質(zhì)中的幾個微弱閃光。他見這些閃光極其微弱,就閉目思索,尋找能產(chǎn)生聯(lián)想的細節(jié),使他能再現(xiàn)整體,但整體并未出現(xiàn),只有一些片斷,一些星塵。他真想投身于這暗物質(zhì)之中,把斷掉的線索一根根接好,是的,要回到過去,抓住一個個影子,了解其來龍去脈。這是不可能的。于是,只有找到那些姓?;蛘呙帧K鼈兡芷鸬酱盆F的作用,能再現(xiàn)你難以弄清的模糊印象。它們存在于夢中,還是在現(xiàn)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