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靜,楊 波
(湖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經濟貿易系,湖北 十堰 442000)
動態(tài)網站設計與制作是基于動態(tài)網站設計與制作典型工作任務,聯(lián)合企業(yè)共同設計、開發(fā)并組織實施的電子商務專業(yè)學習領域課程。課程要求學生能夠使用網頁制作軟件、數據庫軟件等工具,完成網站規(guī)劃、數據庫設計與建立、網站設計與制作、網頁編程和調試運行網站等工作。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具有良好的規(guī)劃預算能力,具有一定的審美觀念,具有良好的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程序調試能力,具有團隊精神。
動態(tài)網站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教學緊扣職業(yè)核心能力需求,推行以網站設計與制作工作過程為邏輯主線,以真實企業(yè)為依托,以實際網站設計與制作任務為引領,以教學實踐為紐帶,將知識、方法和技能有機融合,“教、學、做”合一[1]的教學模式。
課程的教學模式在以下方面有著突出的體現(xiàn):
無論是課程內容的選取,還是教學內容的組織,始終圍繞實際網站設計與制作工作的過程及內容,以實際工作流程為教學內容和教學組織順序,將課程融于實際工作需求中,突出了技能和素質的培養(yǎng)。
課程實訓中提交給學生的實訓企業(yè)資料,均是以來自于實踐一線的真實業(yè)務為基礎,經過校企雙方精心組織挑選。要求學生完成網站調研、網站建設方案書的撰寫、網站的設計與制作等,與實際網站設計與制作崗位的工作情況完全相同。因此通過完成相應的任務而讓學生掌握的相關知識、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真實地反映了網站設計與制作崗位的能力和素質需求。
在課程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的工作導向式教學,教學的主線是指導學生完成實際網站設計與制作業(yè)務操作與管理工作,引導學生通過實踐來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通過操作來學習相關知識,從而將教、學、做有機地結合,突出教學的職業(yè)性、實踐性特點。
通過以上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成功地將網站設計與制作崗位搬上了課堂,從而真正做到讓學生通過該課程樹立企業(yè)網絡形象觀念,掌握網站設計與制作工作的基本流程、步驟、內容及操作方法,具備獨立完成一個小型企業(yè)的網站設計與制作工作的能力。
在課程教學中靈活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結合課程的性質和要求,我們采用了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角色扮演法、現(xiàn)場調研、仿真學習和作品展示法開展教學活動。
(1)案例教學法
在教學中,我們與企業(yè)合作,由企業(yè)提供典型的網站設計與制作案例。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問題分析、相互解答和自由互辯,再由教師和企業(yè)兼職教師共同引導,由此掌握不同類型網站建設的方法和技巧。
(2)任務驅動法
在教學過程中,基于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六步法[2],我們組織學生每6人成立一個虛擬的網站建設公司,設置各工作崗位,包括美工、程序等真實崗位,并在內部實現(xiàn)輪崗交替,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真實工作任務的要求完成每個學習情境的學習任務。
(3)角色扮演法
學生在虛擬網站企業(yè)中分別扮演網站設計師、程序員、網站美工、匯報人等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中進行角色轉換,使學生在情境模擬、循環(huán)和反復的過程中,加深對網站設計與制作工作任務的理解,提升操作與管理能力。
(4)現(xiàn)場調研
根據學習的需要我們安排學生分小組進入真實企業(yè)進行現(xiàn)場調研,或者邀請企業(yè)兼職教師進校講解分析,學生根據調研得出網站建設的目標,完成網站建設方案書,設計并制作網站,提升學生吃苦耐勞、團隊協(xié)作、溝通交流等素質。
(5)仿真學習
電子商務專業(yè)配有仿真實訓室和創(chuàng)業(yè)實訓室,實訓室配以公司真實的經營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真實的電子商務企業(yè)經營的過程。學生可以通過組成公司,以輪崗分流、小組間對抗等方式,獲得電子商務企業(yè)經營的寶貴經驗。每個學習任務在實訓室實現(xiàn)仿真訓練,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學習環(huán)境均與實際工作保持一致。
(6)作品展示法
在教學中組織學生欣賞往屆學生的作品,激賞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任務進行到一定的程度時,舉辦班上同學的作品展示,讓班上同學相互欣賞、由企業(yè)兼職教師討論并分析作品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通過作品展示法,學生可以通過對比,了解自己作品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同時加強了網站評估的能力。
針對如何有效開展教學活動,我們采用了校企聯(lián)合授課、舉辦專題講座、通過多媒體化、信息化、網絡化組織教學和通過舉辦技能競賽開展教學。
(1)校企聯(lián)合授課
課程實行“雙課程組負責人”制,企業(yè)專家與校內專職教師共同擔任課程開發(fā)的負責人。企業(yè)專家參與課程的開發(fā)設計并承擔學習任務設計工作,企業(yè)人員擔任指導教師參與實踐學習,學時比例達50%以上,課程組專兼職教師比例為1∶1。此外,由于網站設計與制作工作涉及到Photoshop廣告設計、網頁設計與制作、數據庫等多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和運用,本課程整合校內外教學資源,采取校企聯(lián)合授課的形式組織教學,受到學生好評。
(2)舉辦專題講座
教學中定期邀請企業(yè)專家為學生開展專題講座,向學生講解職業(yè)生涯中的精彩案例,通過分享經驗、帶來新鮮的工作任務,提高學生對網站設計與制作工作崗位的了解和熱愛。
(3)多媒體化、信息化、網絡化教學
教學中利用實訓室,讓學生在仿真的職場環(huán)境中實踐。同時,我們在校園網上建立了動態(tài)網站設計與制作課程的課程網站,上傳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包括:
1)完備的教學文件,包括教學大綱、任務單、實訓教材、電子教案等。
2)教材中配套練習題及參考答案,理論及實務考試樣題、參考答案,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自主學習需求。
3)輔助教學資源,包括與本課程有關的以音頻、視頻、文檔等多種形式表現(xiàn)的教學輔助資料,如網站設計與制作、網頁特效技能操作的示范錄像、電子商務相關的從業(yè)資格考試的近期考試信息等。
4)課程剖析,包括課程的定位、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教學內容及組織、教學方法手段等。
5)教學展示,包括主講教師的相關資料、各界對課程評價、工學結合的項目作品等。學生還可以通過課程網站自主學習。學生可以在實地調研之后,利用網絡輔助查找未了解的資料,完成資訊、計劃等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效率。
(4)技能競賽
將行業(yè)技能競賽和專業(yè)技能競賽納入素質拓展平臺,以賽促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舉辦主題網站設計等比賽,加深了學生對專業(yè)的認識,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對技能熟練度的操作,另外,通過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全國電子商務專業(yè)大賽,增強了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在這幾年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以上教學方法和手段,雖然很多課程都在提倡或是已經在教學中使用,但不同的課程都具有各自的課程特色,同樣的教學方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產生出不同的具體實施手段,讓其發(fā)揮出更大的功效。例如:
校本教材的編訂和使用,對課程改革成果的沖擊是巨大的和顯著的。以筆者的親身感受來講,與企業(yè)共同編訂的校本教材,加上配套使用的任務單,是針對學?,F(xiàn)狀、學生實際情況編訂出來的,因此工作過程更加符合實際情況,也更加具有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特色。通過任務單來引導工作過程,配合校本教材中的知識點和技能點,更加有利于學生進行系統(tǒng)化學習。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需要組織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問題的討論和解決,這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增進團隊協(xié)作意識。但是小組學習討論法的缺點便是不能完全做到點對點交流,個別人容易產生怠倦的情緒,甚至有人“濫竽充數”。
在這些年的教學過程中,針對動態(tài)網站設計與制作課程筆者發(fā)現(xiàn),課程因為需要進行程序編寫和調試,大量的代碼容易讓人產生視覺疲勞,因此許多學生在課程中容易產生眼酸、眼疲勞等情況,加之程序代碼枯燥無味、人與人之間缺少交流,許多學生容易產生學習疲勞。另外小組長個人工作壓力大,很難督促全組人員的學習進度,不能保證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因此單純的小組學習討論法并不能有效地推動全班的學習進度。
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嘗試讓每位同學都在另一個小組尋找一位搭檔,兩人相互共同學習和檢查。學習過程中,每個小任務在指定的時間內,先由自已獨立思考和完成,然后搭檔雙方都交換位置,由搭檔來檢查對方的完成情況并進行糾錯,這種方法一方面學生讓起立活動了筋骨,另一方面由他人的視角來檢查問題往往更加能夠一針見血,效果加倍。同時,一對一的搭檔學習即保證了學習質量,也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
此外,這種搭檔學習方法能夠減輕小組長的工作壓力,不論是學習、檢查和評價,兩人的雙向交流都是及時的、認真的和有成效的。在動態(tài)網站設計與制作課程中,小組學習討論法和二人搭檔檢查法是卓有成效的。
在教學活動中要培養(yǎng)學生知識歸納和總結的習慣,是必不可少的。在《動態(tài)網站設計與制作》課程的學習任務中,每個情境都設計了對應的小任務,每次任務在檢查和評價之后,由教師或是小組長帶領同學先進行本次任務的知識歸納,總結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再進行本次任務的感受總結,例如任務中是因為粗心打錯字符而導致程序調試失敗等原因,最后是教師對學生在本次任務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
通過每次任務都進行相應的知識歸納和總結,有效地對學生的知識做了系統(tǒng)化整理,并加深了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
筆者經過這幾年不斷累積教學經驗,已經完成了校本教材和配套任務單的編訂,并且逐步摸索出適合本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手段,同時也意識到,教師課堂氣氛的駕御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教師經驗豐富、知識淵博,并且自身詼諧風趣,才能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氣氛。因此,除了尋找更加適合課程特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師也需要提高和加強自身綜合素質,才能更加勝任高職教師的崗位。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世界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以我們的啟示[J]. 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33):41-42.
[2] 趙志祥.對工作過程的認識[J]. 職教論壇,200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