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嬋麗,許曉菁,付 鍵
(安徽工程大學,安徽 蕪湖 241000)
當代大學生消費觀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章嬋麗,許曉菁,付 鍵
(安徽工程大學,安徽 蕪湖 241000)
消費觀對社會經濟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作為未來社會市場消費主力軍的大學生,他們的消費觀對中國未來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更為深遠。本文試圖通過對大學生消費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進而從家庭、社會、學校、同輩、自身這幾個方面指出大學生消費觀問題的成因,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大學生;消費觀;教育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消費對社會經濟發(fā)展所起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居民消費觀也在發(fā)生變化。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未來社會市場消費的主力軍,他們的消費觀對中國未來的社會經濟發(fā)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本文試圖通過分析當代大學生消費觀存在的問題及其影響因素,進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消費觀作為一種意識,必然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大學生消費觀念亦是如此。當代大學生消費觀呈現出了多元化的時代特征,既有精神消費也含有物質消費,從總體上來講,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尚屬合理,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消費觀也出現了一些不合理不理智的特征,具體表現在:
(一)個性化消費觀
以90后為主體的當代大學生,具有十分鮮明的個性特征,他們追求時尚、個性,追求極度的表現自己。這種主體性意識直接形成了鮮明的個性消費觀。如時尚潮流的消費品就倍受大學生的青睞。“試一試”的想法成為大學生消費觀念的主要想法。個性化消費正在逐漸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動中具有象征性和大眾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
(二)炫耀性消費觀
炫耀性消費本身并不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揮霍與浪費,其根本東西在于通過夸富式炫耀薄得社會艷慕而提升其社會地位和聲望、榮譽,從而獲得社會性的自尊和滿足。[2]當代許多大學生為了炫耀其社會地位和身份的與眾不同,根本不顧及自身經濟實力和家庭經濟狀況,大肆揮霍來之不易的生活費,購買高端電子產品,名牌生活產品,借此來博得同學們的艷慕,滿足自己的自尊心和虛榮心。
(三)享受性消費觀
享受性消費是指用于購買休閑娛樂等其他以滿足自己主觀感受的消費。[3]當前大學生消費不是放在發(fā)展性消費上,而是放在吃喝玩樂等享受性消費上,講究排場,上檔次。父母給予的生活費本應該投入到增長知識,培養(yǎng)能力等發(fā)展性消費上,大學生將更多的消費用于享受性消費上,過早地過上享受生活。
(四)超前性消費
中國消費觀自古以來都比較保守,強調“量入為出”,伴隨著西潮涌入,人們的透支消費意識不斷增強,大學生更是如此,大學生追求時尚,崇尚個性,消費的焦點,重點是高檔的衣食、電子產品、化妝品以及網絡游戲,消費已遠遠超出正常的消費支出額。超前消費、透支消費已然成為一種消費趨勢,而這種消費模式觀念已然超出了學生正常消費觀念。
(五)沖動性消費
大學生心理仍處于發(fā)展期,思想傾向不穩(wěn)定,價值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致其個性的、沖動性的消費屢見不鮮。此外,大學生對廣告所宣傳的流行商品,盲目購買,根本不顧及商品本身的價值和自身經濟實力。
馬克思指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并具有相對獨立性,他有其自身發(fā)展和形式的規(guī)律。大學生消費觀的形成既有其外在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主要表現在:
(一)家庭環(huán)境
家庭是每個主體活動最長久的空間,對消費觀的形成與發(fā)展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大多以90后為主,且為獨生子女較多,孩子在家庭中的乃至消費地位越來越占據核心地位。父母普遍存在“子女至上”的教育心態(tài),只要是孩子需要的他們甘愿選擇犧牲當下,投資未來。大學生很難認識到不合理消費觀念是錯誤的,以為自己的需求和滿足是應該的,以為父母就應該在金錢上無條件的支持,而家長也很少引導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消費習慣、形成合理消費觀。
(二)社會環(huán)境
西方消費主義從個人層面上理解,是當個人超出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甚至壓抑基本生存需求而去追求高檔、奢侈型的消費方式。[4]伴隨著改革開放,西方消費主義觀念也涌入中國并沖擊著我國人民的價值觀和消費觀,當代大學生受思潮影響,更加容易形成不良的消費觀念。另一方面,大眾傳媒在影響大學生消費觀念方面也不容忽視。大眾傳媒與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甚至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要受到傳媒的影響。作為消費者,大學生通過大眾傳媒獲得商品和市場信息,并在大眾傳媒的誘導下,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也在潛移中默化。
(三)學校教育
學校是育人的重要場所,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形成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高校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存在著一些問題并影響著學校教育觀,體現在:一是學校沒有足夠重視大學生的消費問題,認為消費只是個體事情,對學生的消費不加以約束和引導,二是學校忽視了校園周邊的不良環(huán)境對學生消費觀的負面影響,大量個體商戶聚集在學校周圍,經營各種商業(yè)店鋪,如網吧、歌廳、臺球室等娛樂場所,這對自制能力本身就不強的大學生有極大的吸引力,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及行為產生了不良影響。
(四)同輩群體
同輩群體是非正式交往群體,它對人的影響是自發(fā)的、隨意的和復雜的,對消費觀的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大學生正在確立生活目標及價值觀念上,同輩群體的意見逐漸占據了重要的地位。[5]同輩群體內成員價值相互影響,消費觀也會受到影響,我們通??吹酵蝗后w在消費習慣上都比較接近。大學生大學以班級、社團和宿舍為主要群體,在這些群體中,他們不同的行為舉止、興趣愛好、思維方式、消費觀念等長期磨合,逐漸趨于相似。值得注意的是,群體中大家的消費觀良莠不齊,不乏有攀比、炫耀等不良消費觀念,而這一消費觀念有可能對群體成員造成負面影響。
(五)自身因素
社會外界因素雖然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形成與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但大學生絕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外界影響的主體,而作為能動的主體在外部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中接受外界的影響,因此大學生自身因素對其消費觀的形成、發(fā)展也有影響。大學生的消費思想尚未定型,又很少接受消費觀教育,致其消費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大學生主觀世界的構建還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他們的消費觀在以大眾傳媒為載體的西方消費主義的利誘下偏離正常軌道。
(一)培養(yǎng)合理消費習慣,樹立正確消費觀的家庭教育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伴隨終生。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备改附逃龑Ш⒆訕淞⒄_消費觀就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具體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父母正確的消費觀是引導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樹立正確消費觀的前提,而且父母的消費觀和教育孩子的方法應統(tǒng)一,這有助于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避免孩子因身心不成熟而導致錯誤的判斷。其次,父母應有良好的消費行為,父母的良好行為的孩子有中重要作用,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的好的行為習慣,那么孩子學到的就是好的行為習慣,反之則不然。所以父母應以身作則,在消費支出的投向、購買決策的制定與實施中要蘊含著勤儉節(jié)約,計劃開支,量入為出的消費觀念,為孩子的消費習慣做正確的行為示范。最后,要以傳遞正能量為主,在孩子做出良好消費行為時父母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種正強化有助于孩子真正養(yǎng)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及時的糾正不合理的消費習慣。父母從小就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消費習慣,影響著孩子的消費觀念,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為孩子正確消費觀的形成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二)規(guī)范傳媒輿論,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環(huán)境
大眾傳媒已成為大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西方消費主義思想以大眾傳媒為載體蔓延到我國社會中,影響著大學生的消費觀。同樣,大眾傳媒已成為傳遞正能量的重要手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規(guī)范傳媒輿論,兼顧社會效益,遏制落后、腐朽的消費思想,營造良好的社會消費風尚。一方面,加大傳媒輿論的監(jiān)管力度,要進一步改革媒體管理體制,在制度和實踐層面實現信息采編和廣告經營的完全分離,杜絕傳媒人士社會責任缺失現象。同時,構建有效的媒體監(jiān)督機制,積極推進傳媒立法的進程,規(guī)范傳媒業(yè)運行的合法性。此外,鼓勵公眾對傳媒報道進行監(jiān)督;另一方面,強化傳媒人士社會責任感。傳媒人士都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宣傳、理論、新聞、文藝、出版等方面要堅持弘揚主旋律,為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形成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
(三)學校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優(yōu)勢,進行科學的消費觀教育
高校作為消費觀教育主要陣地具有先天獨厚的優(yōu)勢,但當前高校對大學生的消費觀教育嚴重缺失,高校要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優(yōu)勢,進行消費觀教育,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提高大學生對消費的理性認識,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首先,應加強對大學生進行消費觀教育,讓大學生認識到什么是正常消費,什么是不理智消費,認清勤儉節(jié)約是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要儉而有度的消費,不能過度、盲目的消費,倡導大學生追求發(fā)展性消費。其次,加強大學生理財教育。大學生通過理財教育不僅了解和掌握消費的有關知識,還能提高消費的辨別能力,增強他們消費的合理性。最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文化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趨向。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消費觀的影響有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學校應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塑造以建設師生思想道德、提高個人素質、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為主的校園文化。大學生在這樣的校園環(huán)境中學習、生活著,他們的思想傾向日趨正?;?,價值觀逐漸得以修正,促進了正常消費觀的形成。
(四)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維一體的消費觀教育體系
一個有效的思想政治過程是教育與自我教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且有機統(tǒng)一在一起的。[6]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樹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對他們進行教育,引導他們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自我教育,將正確的消費觀真正內化到他們價值觀中。家庭、學校、社會在對大學生進行消費觀教育時要注重啟發(fā)大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充分尊重他們的主體性,引導他們自主學習、自覺參與、積極反省、反思,不斷提高他們的自我教育能力,使他們由內而外地自發(fā)形成合理消費觀。父母正確引導、積極鼓勵孩子參與到家庭消費支出的投向、購買決策的制定與實施過程中,讓孩子了解如何理財,體會合理消費的重要性。學校要出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風學風,為大學生消費生活營造積極健康的自我教育的校園氛圍。此外,要發(fā)揮學生群體組織的主導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會、社團等各種學生群體組織的作用,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培養(yǎng)學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促進正確消費觀的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和強有力的規(guī)范輿論影響有利于激發(fā)大學生自我教育的自覺性,規(guī)范輿論傳媒,形成良好的社會消費風氣,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圍,推進正確消費觀的形成??傊髮W生合理消費觀的樹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努力與支持。
[1]高宏利.“90后”大學生消費觀及教育路徑[J].當代青年研究,2013,323(2):47-51.
[2]黃廬進.轉型時期中國中產階層消費行為研究[M].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86.
[3]田月.思想教育視域中的大學生消費觀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
[4]鄭紅娥.社會轉型與消費革命——中國城市消費觀念的變遷[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90.
[5]陳毅松.思想政治教育中同輩群體的作用分析與對策研究 [J].求實,2006,(9):76-77.
[6]張耀燦,鄭永廷,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人民出版社,200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