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興倩,陳建偉
(青島大學,山東 青島266071)
近兩年,中國服裝業(yè)開始陸續(xù)出現(xiàn)的“庫存門”,進一步折射出這一行業(yè)的疲態(tài)。而在此之前一枝獨秀的快時尚產品也難逃出此漩渦。快時尚品牌包括ZARA、H&M、UNIQLO、C&A等在內的店鋪都增加了不少優(yōu)惠活動。ZARA在2012年10月傳出秋季新品最多降三成的消息,這是它進入中國市場后的第一次降價。緊接著,市場爆出ZARA在2013年3月承受巨大庫存壓力的消息。當時有消息透露ZARA將在中國招募“授權”折扣店以消化庫存。2014年1月,ZARA再次進入大規(guī)模折扣季。
快時尚一直以“快”、“時尚”而聞名,可是近幾年在社會大環(huán)境變化的背后仍存在庫存隱憂。本文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分析快時尚產品庫存產生的原因。
從2012年蔓延至今的全球經濟低迷,導致消費者信心不振,對于靠快速消費帶動整個鏈條運轉速度的快時尚行業(yè)來講,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沖擊。而快時尚品牌的一貫作風是在連鎖店里產品上架的時間不能超過規(guī)定時間,如果某一款服裝在此時間段還沒銷售出去,就要被送回總部或者送到其他連鎖店。例如在通常情況下,ZARA這樣的產品數目被控制在總數的10%以下。在當下這種經濟低迷、消費不振的情況下,規(guī)定時間內沒有銷售出去的貨品越來越多,造成了大量庫存。
快時尚品牌具有“快速、時尚、低價”三大特征,相對應的消費人群則是最具活力和新鮮感的年輕人,時尚款式快速上市和低價格對他們很有吸引力。此外,他們在時尚文化和生活方式上有著趨同的追求,這使得快時尚產品可以面向全球提供類似的時裝,很少受到當地文化習俗的影響,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場風險。但是,隨著這部分人群消費升級,他們慢慢厭倦了“快”、“花”的世界,逐漸摒棄“穿一季就扔掉”的快時尚服飾,向更高品質的經典服飾邁進。在未能開拓新消費人群的情況下,一部分消費者“逃離”,必然帶來銷售預測偏差,產生更多的庫存。
低碳、環(huán)保、可持續(xù)發(fā)展是未來發(fā)展的必經之路,消費者也越來越推崇低碳時尚的理念。而快時尚產品的快速生產、快速購買、快速下架,使舊款服裝很快地過時,被消費者直接扔到了衣柜的角落,不再穿用。這些“快時尚”服飾從原料環(huán)節(jié)到被廢棄階段,造成了非常大的資源浪費,因此,很多環(huán)保人士提出快時尚在原材料、人工上都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而且,又因快時尚價格低廉,生產成本決定了其面料不能太昂貴、耐用、舒適?!坝眉礂墶背蔀榱丝鞎r尚的代名詞,這與發(fā)展之路是相悖的。在快時尚產品產生高庫存原因之中,消費者理念的轉變不可忽視。
中消協(xié)在2013年11月25日公布了70款“快時尚”服裝比試實驗結果,全部符合標準占全部樣品的64%;36%的服裝存在纖維含量與實際不符、甲醛含量和pH值超標、掉色等問題,其中不乏一些消費者熟悉的知名品牌。但據不完全統(tǒng)計,一些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快時尚品牌自進軍中國市場以來,已經12次登上問題服裝黑榜。出現(xiàn)的問題有甲醛含量超標、質量不合格、pH值超標、耐濕摩擦色牢度不合格、使用說明不符合要求、羽絨服含絨量不夠等。如此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不僅失去了消費者信任,也讓企業(yè)自身陷入庫存危機。
快時尚產品頻繁出現(xiàn)質量問題,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首先由于近年來棉花價格有增無減,而標示的棉含量逐漸減少,這些都給“快時尚”企業(yè)帶來利潤的同時也引發(fā)了很嚴重的質量問題。其次,當市場需求不斷增加時,快時尚為了求快一味縮減服裝生產和銷售時間,導致企業(yè)在質量監(jiān)控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如服裝面料質量較差、做工較粗糙等問題。再者,由于快時尚品牌快速地推出新款式,所以出貨量不是很穩(wěn)定,這就導致了供應商不斷地進行更換,然而,面料供應商的頻繁更換也帶來了不穩(wěn)定的質量問題。
截止到2010年,ZARA在中國一共有89家店,而2011年新增28家店,增速達到了48%。其主要競爭對手H&M在中國開設專賣店的年增速也超過了50%,過快的擴張速度為庫存問題埋下了隱患。另一方面,快時尚品牌的“量多款少”只是相對于其他服裝品牌而言的,但隨著快時尚品牌開店數量和店鋪面積的翻倍增長,動輒超過3000平方米的旗艦店層出不窮,品牌必須要生產足夠的產品來“填充”這些正在日益增加的超大店面。這就不僅造成存貨比例迅速上升,還導致了周轉率下降。通常情況下,國際快時尚產品更新周期一般為十幾天,最快甚至能達到每周一次,但目前國內多數快時尚專賣店還無法做到。隨著渠道向更大范圍擴張,貨品周轉速度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由于對前期渠道銷售過于樂觀,導致快時尚產品存貨比上升,庫存增大。
針對快時尚產品產生的大量庫存,應對措施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如何避免產生大量的庫存;二是如何處理已產生的庫存,來減少企業(yè)的庫存量。
2.1.1 積極開拓新興市場
積極開拓新興市場以補充成熟市場消費者升級帶來的空缺,比如開拓印度、越南等新興市場(新興代工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fā)現(xiàn),新興發(fā)展中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已超過50%,對全球投資總量的貢獻超過40%,新興消費市場的消費能力、消費結構隨經濟的增長而提高。
2.1.2 順應市場需求 選擇綠色面料
快時尚現(xiàn)在正處于上升期的高潮階段,隨后的衰退期是不可避免的。為了減少庫存,快時尚必須要走低碳環(huán)保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快時尚已經開始展開對環(huán)保纖維面料的探索。H&M推出了“綠色”有機棉服裝,一系列的植物天然環(huán)保纖維(如竹纖維、藕絲纖維等)和動物環(huán)保纖維(如蠶絲、奶類蛋白纖維、甲殼素纖維等)都紛紛登上舞臺。綠色面料的選擇會順應社會發(fā)展潮流,使“快時尚”符合消費者的環(huán)保潮流。
2.1.3 提高質量 保持可持續(xù)發(fā)展
快時尚服裝企業(yè)應提高服裝質量,快工也應該出細活,這樣才能消除由于質量問題而引發(fā)的庫存量。首先,應該引起快時尚服裝企業(yè)對質量的重視,規(guī)范原材料采購,從源頭上控制商品質量。值得注意的是,快時尚企業(yè)在選擇面料供應商時要擇優(yōu)選擇,選擇誠信度比較高的組成較穩(wěn)定的面料供應商隊伍,在快速生產的同時去選擇層次不同的面料供應商。其次,在供應鏈的生產過程中,企業(yè)要提高確保質量的意識,快時尚在追求時尚的同時,也要提高質量,保證可持續(xù)消費,這樣才能在“快”的同時實現(xiàn)真正的“時尚”。最后,快時尚品牌應該增加產品質量檢測環(huán)節(jié),在質量監(jiān)督上,應當嚴格遵守檢測流程。只有質量保證的時尚,才能經得住市場考驗,得到消費者認可。
2.1.4 設置合理區(qū)域配送中心 提高周轉率
要實現(xiàn)庫存的最優(yōu)化,服裝企業(yè)必須優(yōu)化供應鏈系統(tǒng),而設置合理的區(qū)域配送中心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這種配送中心,不只是儲備和運輸服裝產品,還要根據需求進行配貨、配送等服務型業(yè)務。如美特斯邦威公司在溫州、重慶、成都、北京設立配送中心,大大減少了平均庫存的周轉天數。
2.1.5 加大線上銷售力量
隨著線上銷售在總銷售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快時尚更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進軍國內電商。ZARA在2012年9月7日正式進軍國內電商,線上平臺和實體店面將實現(xiàn)同步女裝、男裝及童裝等系列,采取了“2+1”的模式。所謂“2+1”模式可以概括為:首先線上實現(xiàn)了雙流,即信息流和資金流的流通;線下保證了物流的有效控制。快時尚品牌都應從進貨機制、成本分攤、利益協(xié)調、管理模式等方面優(yōu)化此模式,將線上銷售經營得更好,減少存貨。
2.2.1 將庫存產品流向三 四線市場
多次經濟危機證明了這樣一個規(guī)律:越是封閉和自給自足的市場受經濟波動的影響越小。但是隨著互聯(lián)網快速發(fā)展,低線市場上的消費人群卻有著旺盛的品牌消費需求。有些產品雖然在一二線城市已經過時,但在三、四線城市并沒有落伍、過時,很有可能在這些市場中還是比較流行。如果將一二級市場的庫存拿到三四級城市進行銷售,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2.2 進行重新配售或者再生產
配售是搭配銷售的簡稱,在日本也稱為福袋銷售。是指企業(yè)將不相同的產品進行“捆綁”,然后一起出售。快時尚服裝很容易進入到銷售衰退期,這時消費者的需求量會急劇下降,導致部分庫存。在終端銷售過程中,服裝的銷售與陳列效果有著很大的關系,一種優(yōu)秀的陳列方式能夠達到很好的促銷作用。所以,快時尚產品可以充分運用這種策略,將滯銷的服裝與其他服裝進行重新搭配,給消費者一種全新的展示,引起消費者購買欲望。
另外,還可以讓設計師對部分庫存產品款式的細節(jié)進行修改,從而變成新款,然后通過再生產、再加工將庫存變成新品,這種方法不僅能夠節(jié)約企業(yè)的成本,而且還能處理一部分庫存。
2.2.3 出售給專門做庫存銷售公司
此前,一些國際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市場產生的存貨一般都運回總部進行統(tǒng)一處理,這不僅增加了運輸成本,也使庫存貨品的價值隨時間延長變得更低。因此,就近建立常規(guī)的庫存處理通道可以使快時尚產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鞎r尚可以將更多的庫存交給這些專門做庫存銷售公司,如加盟商致極國際、馬里奧品牌代理商等。
近幾年,快時尚品牌的頻繁促銷季讓企業(yè)必須直面庫存危機。希望快時尚產品能夠做到真正的“快”和“時尚”,這樣才能成為“真正貼近客戶需求和引領最新時尚的品牌。
[1]矯月.盤點2012年服裝業(yè)大庫存亂象行業(yè)或迎拐點[J].中國中小企業(yè),2013,(2):50—51.
[2]烏蘭心語.高庫存,難摘的鏈上毒瘤[J].中國制衣,2012,(10):12—18.
[3]徐珊.解析在新型“慢時尚”理念影響下的服裝發(fā)展趨勢[J].文藝研究,2011,(10):91—92.
[4]王晶.快時尚芻議[J].服裝導刊,2013,(3):35—38.
[5]王虹.“快時尚”之“毒”,誰之過?[J].中國纖檢,2014,(1):30—32.
[6]“快時尚”服裝質量門根源和消費者調查[J].濱州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4):56—59.
[7]蘇磊.ZARA:線上與線下供應鏈的融合[J].信息與電腦,2013,(8):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