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柯
(浙江師范大學 法政學院,浙江 金華321004)
論醉駕型危險駕駛罪的定罪量刑
——兼評浙江省《“醉駕”會議紀要》
張雨柯
(浙江師范大學 法政學院,浙江 金華321004)
《刑法修正案(八)》關于危險駕駛罪的規(guī)定,回應了汽車時代的到來。隨著危險駕駛罪立法的完成,如何構(gòu)建科學合理的量刑規(guī)則已提上日程。在全國沒有明確統(tǒng)一的量刑規(guī)則的情況下,各省陸續(xù)出臺了相應措施來解決當?shù)匚kU駕駛罪的定罪量刑問題。走訪浙江省基層人民法院了解到,現(xiàn)階段省內(nèi)各法院主要以《浙江省“醉駕”會議紀要》中提及的量刑規(guī)則為主要標準。從文本意義層面或者實案操作層面看,該規(guī)則頗為合理,但仍遺留未顧及的問題及設置不當之處,需要在刑法理論的探討中與量刑實踐中逐步細化、漸趨穩(wěn)定。
危險駕駛罪;醉駕;定罪量刑
醉駕、飆車等危險駕駛行為嚴重威脅到公眾的人身及財產(chǎn)安全,人們要求嚴懲此類事故的肇事者。然而,在司法實踐中,危險駕駛行為只有在造成了實害結(jié)果時才被確定為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jié)果,一般不被認定為犯罪,這一做法顯然已經(jīng)不能適應懲處這類案件的社會需求。[1]在這一背景下,《刑法修正案(八)》將危險駕駛行為單獨設罪,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然而,在審判實踐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成立危險駕駛行為的范圍需要進一步明確、入罪標準需細化完善、各省區(qū)量刑幅度差異較大等。對全國各地區(qū)危險駕駛罪的量刑做整體研究較為困難,故筆者利用假期,走訪了浙江省上虞市人民法院,并對刑事審判庭的法官進行了深度訪談,了解到上虞市人民法院共收到醉駕型危險駕駛罪案99件。在此擬以實際案例為基礎,以相關規(guī)范性文件為重點,研究浙江省內(nèi)危險駕駛罪的定罪量刑情況。
(一)明確標準,依法定義
目前,我國對于“醉駕”行為的認定依據(jù)不是行為人的意識狀態(tài),而是依據(jù)行為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根據(jù)《刑法修正案(八)》、《車輛駕駛?cè)藛T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的規(guī)定,只要駕駛者血液中酒精含量被檢測出達到80mg/100ml即可構(gòu)成本罪,這與人的控制能力、意識清晰程度無必然關系。[2]
2012年9月7日下發(fā)的《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浙江省公安廳關于辦理“醉駕”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會議紀要》(以下簡稱《“醉駕”會議紀要》)明確規(guī)定:“對現(xiàn)場查獲經(jīng)呼氣測試,酒精含量超過80mg/100ml的機動車駕駛?cè)?,無論其對檢驗結(jié)果是否有異議,檢測結(jié)果達到醉酒標準的,一律以涉嫌危險駕駛罪立案偵查?!庇纱丝梢?,浙江省相關立法、司法機關已明確“醉駕”的立案標準。
“道路”與“機動車”也是醉駕型危險駕駛罪認定時需考慮的重要因素,明確這兩者的概念對于更好地把握危險駕駛罪的定罪量刑是不可或缺的。關于道路的認定,《“醉駕”會議紀要》規(guī)定:“道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然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于公眾通行的場所?!标P于機動車的認定,《“醉駕”會議紀要》規(guī)定:“包括各類汽車、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對于各類超標兩輪電動車,以公安機關委托有資質(zhì)的鑒定機構(gòu)出具的鑒定意見為依據(jù),認定是否屬于機動車?!薄丁白眈{”會議紀要》在刑法意義上對機動車作出了有效區(qū)分,而非簡單地等同于所有種類的機動車,并顧及到超標兩輪電動車的問題。在道路認定方面,較多地考慮到城市道路和公共道路,沒有明確行為人在村莊或小區(qū)等一些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是不是同樣構(gòu)成犯罪,相關問題仍需要考慮。
(二)寬嚴相濟,突出重點
在“醉駕”型危險駕駛罪的量刑中,駕駛?cè)搜褐芯凭繛楸戎刈畲蟮牧啃桃蛩?,其次為駕駛的車輛種類、行駛的道路種類等因素。[3]同時,被告人的認罪態(tài)度、被處罰和其他交通違法情況等相關量刑情節(jié)也不可少,需要綜合考慮。
《“醉駕”會議紀要》對于懲治“醉駕”犯罪行為運用的是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即“重點打擊醉酒在公路、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上駕駛各類汽車的行為,特別是對醉酒駕駛營運客車(公交車)、危險品運輸車、校車、單位員工接送車、中(重)型貨車,及在城市道路上駕駛工程運輸車的,應當判處較重的刑罰。醉酒駕駛超標兩輪電動車構(gòu)成危險駕駛罪,酒精含量在160mg/100ml以下,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條緩刑適用條件的,可以適用緩刑;犯罪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由此可見,《“醉駕”會議紀要》對于不同情況下醉駕的量刑有著不同的輕重程度。在公路、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醉駕潛在危險更大,給予較重的處罰,此為“嚴”,符合刑法法理與實際生活。對于超標的兩輪電動車所構(gòu)成的危險駕駛罪,則采用了相應的“寬容”政策,此為“寬”,這當然是考慮到了社會實際情況。
浙江省基層法院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牢牢把握了寬嚴相濟的原則。如被告王某,2012年4月28日16時許醉駕重型半掛牽引車,被查獲,靜脈血中乙醇含量為1.03mg/ml,按規(guī)定可以對其判處緩刑,但王某駕駛的是大型半掛貨車,法院最終判處了實刑。另一案例中,劉某駕駛無牌普通二輪摩托車時發(fā)生單方事故,經(jīng)鑒定,劉某血液中乙醇含量為1.08mg/ml,由于劉某無證駕駛無牌車輛,對其酌情從重處罰,最終被判處實刑。從以上案例看,法官在量刑時考慮到了“駕駛工程運輸車”、“無證駕駛”等因素,體現(xiàn)了“寬嚴相濟”的原則。
(三)適用緩刑,尋求平衡
危險駕駛行為入罪后,是否適用緩刑免刑是爭議的焦點。在《“醉駕”會議紀要》中,明確規(guī)定適用緩刑并明確了適用的條件,具體規(guī)定了排除10種情節(jié),主要表現(xiàn)為對酒精含量在1.2mg/ml以下,能自愿認罪,并且尚未構(gòu)成交通肇事罪,未造成他人死亡或重傷,未在高速公路上醉酒駕駛;未醉酒駕駛校車、危險品運輸車、營運客車(公交車)、單位員工接送車、中(重)型貨車等機動車的等。由此可見,浙江省似乎找到了危險駕駛罪的緩刑與實刑的最佳切合點,即針對緩刑問題設定一個最佳衡量尺度,既要防止失之于寬,也要避免打擊過嚴,在充分保障司法效果的同時,盡可能少使用刑罰。
(一)《刑法修正案(八)》立法本身之缺陷
1.危險駕駛懲治范圍過窄。用列舉式規(guī)定危險駕駛罪,缺乏兜底式、概括性的規(guī)定。目前來看,僅包括馬路飆車和醉酒駕駛兩種行為,沒有包括無證駕駛、嚴重超速、疲勞駕駛、吸毒后駕駛等危險性相當?shù)钠渌kU駕駛行為,對當前和未來復雜形勢的適應性也是欠考慮的。
2.處罰力度欠缺。《刑法修正案(八)》規(guī)定,危險駕駛罪的法定刑是“拘役并處罰金”。罰金經(jīng)常會受到犯罪人經(jīng)濟狀況的影響,因此,這一規(guī)定的懲罰震懾作用和執(zhí)行到位問題仍有很大的疑問。這樣一來,主刑的威懾力作用就至關重要。但是,一至六個月的拘役是否能足以應對馬路飆車、醉酒駕駛的巨大危險性,值得懷疑。
(二)浙江醉駕規(guī)范之短處
1.量刑基準的缺失。在《“醉駕”會議紀要》中,僅有罰金與拘役刑相配套的標準,對醉駕的起點刑,卻沒有提及。從刑事實踐的實際效果來看,缺少基準刑極易導致量刑的失衡。有學者研究了某省500件危險駕駛罪案件后指出:“部分案件量刑情節(jié)相同,酒精含量與宣告刑卻呈相反關系。例如,在同樣具有坦白、交通事故、賠償?shù)惹楣?jié)的案件中,酒精含量(單位:mg/ml)分別為2.45、1.60、1.1,其刑罰分別為拘役1個月、拘役3個月、拘役4個月15天?!盵4]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關鍵原因便是主刑規(guī)范的缺失,特別是基準刑的缺失。長此以往,省內(nèi)各地區(qū)將極易出現(xiàn)量刑不均、酒精含量與宣告刑不成比例的現(xiàn)象,全國范圍內(nèi)的統(tǒng)一量刑更是一種奢望。
2.量刑情節(jié)不夠完善。除現(xiàn)有規(guī)定的因素外,醉酒駕駛行為的實際危險大小還與駕駛車輛本身的安全狀況、被告人的駕駛能力、行駛路段的實際路況等其他因素緊密相連。一般而言,“有多次違章紀錄的行為人與記錄良好者相比,在醉酒后不能安全駕駛的可能性更大;車輛自身具有重大安全隱患的話,醉駕后造成危險后果的可能性更大;另外,由于個體對酒精的耐受度存在差異,因此醉酒后的駕駛行為也表現(xiàn)各異?!盵5]以上這些具有重要意義的情節(jié)應在有關規(guī)定中予以補充,使規(guī)定不再滯后于實踐。
(一)基準刑量刑規(guī)范的確立
為了更合乎危險駕駛罪的立法目的,在以被告人的醉酒程度為主要依據(jù)來確定醉駕案件的基準刑的同時,也要將駕駛車輛本身的危險狀況考慮在內(nèi)。另外,在確定量刑基準刑時,盡量不頂格確定,從而為適用其他從重處罰情節(jié)留下空間。
1.根據(jù)醉酒程度確定量刑基準。目前主要依據(jù)血液酒精含量的檢測值來衡量被告人醉酒的程度。通過案例歸納與資料分析,建議確定以下量刑基準點:90mg/100ml以上140mg/100ml以下,一般處拘役一個月至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至4000元;140mg/100ml以上200mg/100ml以上,一般處拘役二個月至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4000元至6000元;后每增加100mg/100ml增加一個月,罰金亦增加2000元。對于90mg/100ml以下并無其他情形的,可適用免刑。
2.根據(jù)駕駛車輛的危險性不同確定量刑基準。駕駛車輛的型號及大小與駕駛行為的危險性有直接關系。一般來說,駕駛車輛越大,肇事所造成的危害可能也就越大。因此,應按照車輛本身的危險性依次排序,同時也要對駕駛?cè)藛T注意義務的要求依次排序。在此建議將機動車輛按照摩托車、轎車及小型客車、中型客車及一般貨車、大型客車及大型貨車的順序劃分為四個等級。總的來看,應以被告人的醉酒程度為基礎確定具體醉酒駕駛行為的量刑起點,同時,輔之以駕駛車型的等級。
(二)醉駕自首情節(jié)的考察
自首情節(jié)的認定是危險駕駛罪入罪以來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司法實務中,有觀點認為危險駕駛罪一律無自首:醉駕者一般心存僥幸而不易被發(fā)現(xiàn),其本身的認知能力是降低甚至是喪失的。也有觀點認為只要存在符合自首法定要件的事實,就應依法認定為自首情節(jié)。[6]實踐中雖然不少醉駕者報案的直接動機是為了獲得保險理賠或者確定賠償金額,但動機并不影響自動投案的認定,只要符合自首的法定條件,均應當認定為自首。
(三)具體量刑情節(jié)的增設
根據(jù)案例所反映的情況和上文的分析,對設定和運用浙江省內(nèi)醉酒駕駛型危險駕駛罪的量刑情節(jié)可作如下補充規(guī)定:
具有以下情節(jié)的,可以酌情從輕處罰:行駛距離較短,如在公共停車場停車的、駕駛車輛剛起步的;駕駛行為發(fā)生在地下停車場、鄉(xiāng)村道路或其他車輛及人員流量較小的路段、時段的;對所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積極賠償?shù)?;發(fā)現(xiàn)自己不能安全駕駛后,及時停止駕駛行為的;特殊情況如搶救危險病人的;等等。
具有以下情節(jié)的,應當酌情從重處罰:駕駛報廢車輛或其他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車輛的;在人流與車流量較大的路上醉酒駕駛的;醉酒駕駛肇事后繼續(xù)駕駛或從現(xiàn)場逃逸的;有酒駕前科劣跡的;駕駛機動車造成事故且需對事故負主要責任的;無證駕駛機動車或在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等等。
醉駕型危險駕駛罪的設定,回應了汽車時代的到來,從法律層面保障了民眾的生命安全和財產(chǎn)權(quán)益。浙江省《“醉駕”會議紀要》的規(guī)則制定得頗為合理,但在一些細節(jié)上仍存有不足之處,有關司法及立法機關應綜合考慮多種量刑定罪情節(jié),完善該規(guī)則。執(zhí)法機關在執(zhí)法過程中要更為嚴格和科學,同時督促民眾逐漸形成良好的駕駛習慣,自覺維護、遵守法律規(guī)定,協(xié)力打造文明和諧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
[1]葛立剛.危險駕駛?cè)胱锏牧⒎ㄔu介[J].河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12):35-38.
[2]趙秉志,趙遠.危險駕駛罪研析與思考[J].政治與法律,2011(8): 4-25.
[3]莫洪憲,楊文博.刑法修正案(八)“危險駕駛罪”之具體認定[N].檢察日報,2011-03-14(3).
[4]伍紅梅.從失衡走向均衡:醉駕型危險駕駛罪量刑實證研究——以S省500件醉駕型危險駕駛罪案件為樣本[A].最高人民法院.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2:15.
[5]蔡智玉.醉駕型危險駕駛罪量刑情節(jié)的把握——對59件危險駕駛案例的調(diào)查分析[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2(4):39-45.
[6]吳菊萍.醉駕型危險駕駛罪自首情節(jié)的實務認定[J].法學,2012 (9):157-160.
D914
A
1673―2391(2014)07―0074―03
2014-02-18 責任編校:陶 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