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春梅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qū)大板橋中心衛(wèi)生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乳磨牙齲病屬于小兒牙科常見病癥,通俗而言指的是小兒乳牙后磨牙損壞,出現齲斑或者齲洞,若小兒已到退牙期,讓其自由脫落便可,但是離退牙期還有段時間,那么則應做好牙齒修復[1],因為過早脫落會對患兒智齒發(fā)育及萌出產生影響。小兒出現乳磨牙齲病的原因很多,大部分情況與患兒刷牙方法不對或者刷牙不勤,或者是食用過多甜食有關,因此必須督促小兒多刷牙,并掌握正確刷牙方式,督促他們減少甜食的食用[2]。就近幾年乳磨牙齲病修補技術來看,非創(chuàng)傷性充填技術(ART)逐漸成為了主流[3],在臨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且效果也十分明顯。ART指的是利用手工器械將齲壞牙體組織去除,再用有粘結性的充填材料進行窩洞充填的一種修補方式[4]。由于高強度玻璃離子材料有著粘結性并且可以釋放氟離子,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齲效果,故而成為了ART技術最為主要的填充材料。但是,新世紀初該技術在乳磨牙齲病中的應用并不多見,隨著近幾年不斷研究,應用才逐漸廣泛,而我院也展開了相關研究與實踐,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現將相關研究結果作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我科2010年2月~2011年4月接待的100例乳磨牙齲病患兒,全部征得患兒及其家屬同意,愿意參與到本次研究中,并積極配合我科研究。本次研究100例乳磨牙齲病患兒,男患兒53例、女患兒47例;年齡6個月~8歲,平均為4.3±1.2歲。
1.2 方法:本次研究使用的材料包括口鏡、探針、鑷子、雕刀、斧形器、大/中/小號勺型挖器、FX玻璃離子水門?。℅lasionomer FX,日本松風株式會社)。具體的治療方法為:在ART治療前,應積極宣傳該法治療的效果與作用,征詢患兒及其家屬的同意與配合,并且患兒與家長簽署知情同意書,要求患兒家屬要每天監(jiān)督患兒刷牙兩次(早晚各一次);在治療過程中,全部由我科ART操作技術相當熟練且經驗豐富的醫(yī)師執(zhí)行,隔濕后利用牙用手斧將入口擴大同時進行洞型擴展,將軟齲利用挖匙盡量去除干凈后,進行窩洞的清潔,在保障工作環(huán)境干燥前提下,立刻將FX玻璃離子充填入內,之后進行外形的修整,并將凡士林涂布。
1.3 觀察指標:本次研究,術后采取了問卷調查,對患兒治療過程中是否出現疼痛進行詢問,并評價患兒的合作程度。對修復1年與2年相關情況進行復查,對充填體的完整、破損及有無繼發(fā)齲齒進行評估。此外,為了保障本次研究結果的一致性,治療與復查過程中接由同一個人員操作完成。
1.4 評價標準
1.4.1 患兒合作程度評價標準[5]:本次研究對患兒的合作程度進行觀察與分析,具體的評價標準為:1)合作型:患兒可以正常接受治療,或者略顯緊張但是可以配合治療,整個治療過程比較順利;2)畏懼型:患兒表現出緊張、膽怯、叫喊及恐懼等,出現抵觸治療情況,需要給予命令語言或者語言誘導才能控制,治療過程比較困難;3)強制型:患兒表現出持續(xù)的哭鬧,身體出現不停扭動,并且拒絕治療,必須給予強制行為才能實施相應的治療操作,治療過程相當困難。
1.4.2 療效評定標準[6]:本次研究療效評定標準分為10種情況,分別用0~9指代:0表示的是修復體完好存在;1表示的是修復體存在,但是修復體的邊緣出現輕度破損(任何一處皆為超過0.5毫米,故而無需重新修復);2表示的是修復體存在,但修復體邊緣存有中度破損(至少有一處超過0.5毫米低于1.0毫米,一般需要重新修復處理);3表示的是修復體存在,其中較大的破損大于1.0毫米,需重新修復處理;5表示的是ART修復體不存在,但存有其他修復體(如銀汞充填);6表示的是不存在修復體,而且牙齒已經拔除或者脫落;7表示的是存在修復體,修復體表面破損低于0.5毫米,無需重新修復;8表示的是存在修復體,但修復體表面磨損高于0.5毫米,需重新修復;9表示的是無法判斷。在前述10種情況中,將0、1、7視為修復成功,而其余幾種視為修復失敗。
1.5 統計學處理:本次研究相關數據全部錄入EXCEL表格中,修復1年與修復2年的效果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兒合作程度:本次研究患兒進過ART治療后,進行了問卷調查,顯示5例患兒表明治療時存有疼痛,百分比為5.00%,但能耐受;治療后有2例患兒表明存有疼痛,百分比為2.00%。所有患兒在治療后皆表示未對日常生活產生任何不良影響??偟膩碚f,100例患兒治療中,合作率高達89.00%,其中89例合作、9例畏懼、2例強制。
2.2 修復1年與修復2年效果:100例患兒修復1年與修復2年的臨床效果(單面洞與復面洞修復情況)之間并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體的數據分析可見表1所示。
表1 100例患兒經ART修復1年與修復2年效果對比
就這幾年的臨床研究來看,我國兒童乳磨牙齲病的發(fā)病率呈現一種逐年上升趨勢,但是實際的充填率卻相對較低,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家長對該病不重視、一些地區(qū)的牙科醫(yī)療服務不足、一些患兒由于懼怕牙科(即牙科畏懼癥)而不配合治療等[7]。牙科畏懼癥[8]指的是牙科診治過程或者某些環(huán)節(jié)使得患者比較害怕,而有關研究發(fā)現大約有五分之四的患兒對于口腔科的相關操作都存有不同程度的緊張與害怕心理,因此牙科畏懼癥極有可能造成患兒不愿意就診的主要原因。就該病的治療來看,傳統治療效果并不顯著,而近些年采用非創(chuàng)傷性充填術治療,取得的效果比較明顯,該技術指的是利用手動器械去除患兒齬壞組織,之后利用含有抗壓、粘結性及抗磨性能較好的玻璃離子材料對齬洞進行修復的一種手術治療方式。該技術已經被證實有著損傷程度小、干預度低、齬洞預備少、牙體組織保留多等優(yōu)勢,當屬新時期預防及牙體修復新概念[9]。加上該技術操作十分簡單,也沒有創(chuàng)傷,治療過程中患兒也沒有明顯的疼痛,因此很容易得到患兒的配合,這樣就能保障治療的順利進行,而患兒也能更好的樹立自信心。醫(yī)患之間的感情得到了良好的培養(yǎng),患兒牙科畏懼癥得以降低,當屬適合于兒童乳磨牙齲病最為理想的一種充填術。此外,非創(chuàng)傷性充填術應用玻璃離子,其熱膨脹系數非常接近牙體硬組織,加上該離子可以和牙齒形成化學鍵之間結合,從而產生一種良好的邊緣密封性與強有力的粘結性。此外,還能加強牙齒對酸的耐受力,使得充填物周圍菌斑發(fā)生性質改變,若能長期維持,則可以有效防止繼發(fā)性乳磨牙齲病的發(fā)生。
總之,從本次研究來看,針對乳磨牙齲病采用非創(chuàng)傷性充填術治療,其結果顯示患兒的耐受性好、不良反應少、修復成功率較高,加上患兒的合作率較高,不失為一種理想的治療方式,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1]胡榕,梁祚山.乳磨牙齲病非創(chuàng)傷性充填135例療效觀察[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0,13(4):501-502
[2]張巖.乳磨牙齲病中非創(chuàng)傷性充填術的臨床應用[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2,10(3):145-146
[3]趙濱.乳磨牙齲齒非創(chuàng)傷性充填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18):2579
[4]姚江江.非創(chuàng)傷性充填術在乳磨牙齲病中的臨床研究[J].口腔醫(yī)學研究,2008,24(6):691-692
[5]韓愛軍,王小華,常志敏等.乳磨牙齲病非創(chuàng)傷性充填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校醫(yī),2007,21(1):103-104
[6]楊亞麗.非創(chuàng)傷性充填技術對乳磨牙齲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1,06(18):46-47
[7]繆穎,姜智敏,杜兵等.非創(chuàng)傷性充填治療技術在兒童齲病的臨床評價[J].中國現代醫(yī)生,2008,46(13):18-19
[8]顏家渝.ART技術充填乳磨牙的療效觀察[J].四川省衛(wèi)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26(2):99-100
[9]黃桂卿.非創(chuàng)傷性充填治療乳磨牙齲壞效果分析[J].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9,15(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