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樹全
(龍勝縣水產畜牧獸醫(yī)局,廣西桂林 541700)
常見豬病預防的藥物使用分析
吳樹全
(龍勝縣水產畜牧獸醫(yī)局,廣西桂林 541700)
近些年來,我國養(yǎng)豬產業(yè)發(fā)展迅速,在規(guī)模擴大、數量增加的同時,也要看到各種疾病的復雜性。豬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較高,且容易擴散感染,對此,養(yǎng)殖人員應該以預防為主,根據豬的生長情況進行接種和藥物治療。有效控制豬病的發(fā)生,實現科學、經濟的養(yǎng)豬方法。
常見豬??;預防接種;藥物治療;使用
豬肉是人類離不開的日常飲食中的一部分,想要保證豬肉的質量和安全,就要關注豬的養(yǎng)殖工作,做好疾病防治工作。除了豬瘟、口蹄疫等疾病以外,近些年來弓形體病、鏈球菌癥等也比較流行。為了進一步探究豬病的預防和治療,以下總結了常見的豬病類型及特征,并介紹了藥物治療和預防方法,具體如下。
1.1 預防接種的重要性
養(yǎng)豬場所比較集中,一般情況豬在一個欄里生長,由于相互之間距離很小,就為疾病的傳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一旦產生感染病,治療措施不及時,就會導致大批豬感染甚至死亡,為養(yǎng)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疾病發(fā)生前對豬進行疫苗接種,是一種減少感染病的有用措施。尤其在傳染病頻發(fā)的地方,預防接種效果十分顯著。
1.2 預防接種注意事項
第一,在接種之前,要先詳細了解豬病的情況,選擇的疫苗要合格,并且在使用日期之內。注射時控制疫苗劑量,搖晃瓶身使沉淀物均勻,發(fā)揮最佳的預防效果。第二,仔豬出生后自身帶有一定的抗體,可以有效對抗部分疾病,因此不要對仔豬過早注射疫苗,會影響到自身免疫力。第三,母豬注射疫苗要謹慎,如果已經懷孕就不能注射,否則容易導致流產。第四,注射疫苗前做好消毒工作,能夠有效防止豬之間發(fā)生交叉感染。第五,不同疫苗在豬體內會產生不同的抗體,因此不要同時注射兩種疫苗,期間至少需要間隔10d。
2.1 豬瘟
豬瘟是最為常見、最為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具有急性、熱性、敗血性,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1]。該病發(fā)作期為3~7d,豬會高燒、嗜睡、食欲減退,或者便秘、腹瀉等。一旦出現這些癥狀,就會在10d內死亡。對此,要對病豬進行隔離,使用的豬圈、用具進行消毒,處理干凈糞便,避免病毒擴散。腹瀉嚴重,就使用雙黃連(每頭10ml)、安乃近(每頭5~10ml)進行注射,同時靜脈滴注葡萄糖和樟腦合劑。沒有癥狀的進行免疫注射,病豬則注射豬瘟弱毒疫苗,體重在55kg以下的,劑量控制在每頭20份;體重在55kg以上的,劑量控制在每頭30份。
2.2 豬鏈球菌癥
鏈球菌癥是多種鏈球菌引起的,流行具有地方性特征。病豬癥狀為不進食、呼吸急促、高熱、眼結膜潮紅,尿液為黃色或血尿,出現便秘或腹瀉,最終導致衰竭死亡。對此,在發(fā)病初期,使用大劑量的青霉素進行治療,例如頭孢噻呋鈉、安芐青霉素等,同時配合鎮(zhèn)痛鎮(zhèn)靜類藥物。病豬要肌注抗炎藥和抗菌藥,劑量為每頭5mg/kg,堅持注射3~5d。
2.3 豬弓形體病
弓形體病的發(fā)病和時間具有密切的關系,常發(fā)病于5~9月,是由蚊子、虱子等通過腸道、呼吸道進行的傳染。病豬會出現皮膚泛紅、高熱、食欲減退甚至不進食、呼吸困難、乏力、便秘腹瀉等癥狀。病情嚴重者身上會出現出血點,持續(xù)時間為10~15d。對此,一般的抗生素沒有作用,但磺胺類藥物具有良好的效果。例如磺胺嘧啶,具有溶解度低的優(yōu)點,同時使用碳酸氫鈉,注意多喝水。劑量按照70mg/kg計算,每天口服2次。另外,可以使用甲氧芐氨嘧啶,其劑量為14mg/kg。在病發(fā)初期,使用磺胺-6-甲氧嘧啶,每天2次,按照20mg/kg控制劑量。也可以聯(lián)合使用磺胺嘧啶和二甲氧芐胺嘧啶,每日2~3次,堅持使用3d。
2.4 豬附紅細胞體病
附紅細胞體病會發(fā)生在豬生長過程中的任何階段,主要傳播方式是血液,例如打斗、舔舐傷口等,或者通過蚊蟲、昆蟲等。病豬會皮膚發(fā)紅、高熱、食欲減退,出現便秘或腹瀉。在豬的耳朵、胸前、四肢等部位,皮膚呈紫紅色。除此之外,由于后肢麻痹導致無法站立,持續(xù)時間為3~7d?;即瞬『筘i的生長發(fā)育變慢,嚴重者會死亡。附紅細胞體病屬于支原體,治療要注射強力霉素,劑量為10mg/kg,堅持使用4d。同時,要定期消滅蚊蟲、昆蟲、虱子等,來阻斷傳播途徑;并且對豬分欄管理,防止打斗咬傷。在喂養(yǎng)的食物中加入土霉素和阿散酸,從而進行有效防治。
2.5 豬圓環(huán)病毒感染
圓環(huán)病毒感染屬于一種病毒性感染疾病,由豬圓環(huán)病毒引起,可導致豬群產生免疫抑制,從而繼發(fā)其他傳染病。該病毒感染后的潛伏期比較長,胚胎期或早期感染,會在斷奶后出現癥狀。病豬表現為食欲不振、體溫偏高、肌肉無力、呼吸困難、生長發(fā)育不良。對此,懷孕母豬產前、產后一周,在食物內加入125mg支原凈(濃度為80%)、2.5kg金霉素(濃度為15%)、150g阿莫西林。仔豬則在出生1d、7d、斷奶時,各注射頭孢噻呋1次,劑量控制在每頭0.2ml。斷奶后在乳豬食物中加入支原凈、金霉素、阿莫西林等,效果良好。另外,平時防止鼠類、野鳥等接近豬場,降低飼養(yǎng)密度,不要將不同來源、不同年齡段的豬進行混養(yǎng)。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在豬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會產生多種疾病,本文列舉了常見的5類,分別是豬瘟、鏈球菌癥、弓形體病、附紅細胞體病、圓環(huán)病毒感染。養(yǎng)殖人員應該日常注意觀察豬的表現和體征,進行科學的疫苗接種。一旦發(fā)生疾病,及時診斷并使用藥物治療,降低傳染率和死亡率,減少經濟損失[2]。保證營養(yǎng)和維生素供給,提高豬的免疫力,從而確保豬的健康成長。
[1] 吳凡.常見豬病預防的藥物使用[J].農村養(yǎng)殖技術,2012,5(11):34,38.
[2] 農品均.養(yǎng)豬場豬病的預防接種與藥物防治[J].中國農業(yè)信息,2013,13(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