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峰
【摘 要】實現課堂的高效,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愿學、學會、會學和樂學”。本文通過分析傳統(tǒng)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建設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的必要性,進而總結了在新課改下如何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
【關鍵詞】小學英語 高效課堂 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46
高效課堂的構建是在新課改的號召下倡導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自主自發(fā)地學習英語。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建設離不開教師能力的發(fā)揮,在高效課堂中,教師要徹底地改變原有的教學思想和授課方式,改變傳統(tǒng)英語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模式,學會用多種方式和切入點將英語知識傳達給學生。教師既要從看問題的角度上、觀念上轉變傳統(tǒng)教學思想,又要做好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工作改變,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學會合理調控課堂,能動化地駕馭現有教材,大膽地進行教學形式改革,確保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缺乏課堂調控能力,無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課堂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造成了學生死記硬背課本的學習觀念,慢慢地就會影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目前雖然很多教師意識到了這點,也正在響應新課改的號召,但在高效課堂的建設中,教師雖有很豐富的專業(yè)知識,但卻沒有足夠的課堂調控能力,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社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有效參與課堂。
例如,英語課堂不是越安靜越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的思維始終圍繞著英語學習任務轉,是每一個教師必須擁有的調控能力。然而,很多教師在如何更好地組織課堂將教學過程中的詞匯運用、興趣激發(fā)、學生情況反饋等情況整合起來建立起更為理想的課堂模式仍舉步維艱,困難重重。
2.課堂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時間把課文的講解、字詞的運用和語法解析作為主要授課內容,而在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上有所忽略,這樣單一枯燥的學習內容和形式就使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缺乏交流與溝通,不利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3.課堂教學形式較單一。
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形式偏向于低層次的思維誘導,對現實生活的認識比較貧乏,對英語的生活化應用和自主化復習更是較少觸及,這樣的學習活動的根基是不扎實的,脫離生活實際,不利于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展,也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4.評價方式過分注重終結性評價。
評價方式單一,慣用筆試成績來評價學習的學習成效,造成了大部分學生只會做題卻不能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英語,這樣會遏制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也無法發(fā)揮學生的特長。
二、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策略
1.合理調控課堂。
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建設要合理調控課堂,不但要活躍課堂,而且要提高學生的參與面,短、頻、快的大容量課堂節(jié)奏能有效地吸引并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益。通過課堂的合理調控,教師能把課文中的知識點梳理歸納成句型,避免教學內容的枯燥,同時促進了學生自學能力的養(yǎng)成。
2.改變課堂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教育教學理論,倡導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讓教師變教為導,學生變聽為學,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們積極探究、思考、討論,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要放手學生自主學習,大膽展示。在學生獨立學習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從課前預習開始,到課內探究和課后幫教,充分發(fā)揮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對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控、反思、調節(jié)、補救,增強學生的學習效能感。小組的組建,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情感,也關注學生的個性品質,讓課堂充滿團隊合作氛圍。此外,還應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學法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使學生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思考,從而為高效課堂提供重要保障。
3.善用導學案,實現“教”與“學”的有效結合。
導學案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以教師的知道為輔助,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的幫助學習,師生合作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教學模式強化了對學生的“導”,給出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過程指導以及為達成學習目標而設置的相關教學活動。實施導學案導學,就可以實現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向“導”轉變,解決學生“要我學”和“我要學”的問題,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二者和諧統(tǒng)一,從而實現教學的高效化。
作為教師,我們在課前應認真依據教學方案,反復思考教學的組織環(huán)節(jié),做出充分的準備工作,課堂上認真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課下認真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明確自己的任務,這樣的課堂才能做到高效有序。
4.“誘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對學生有著神奇的推動作用,可以讓學生有堅定的學習信心,努力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所以,教師在重視課堂教學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愛學英語的興趣。教師應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營造豐富多彩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播放一首英文歌曲或是放一部英文電影,都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此外,教師應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這樣就可以消除學生學習英語的顧慮,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同時,也發(fā)揮他們巨大的潛能,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
5.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創(chuàng)造成功體驗。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既要關注學生英語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的發(fā)展。評價手段的形式應多樣化,以過程評價為主,且應關注學生的和個體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當學生在某一方面獲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們的成功只不過寫對了一個句子,教師也要適時地捕捉到這一點小進步,哪怕一個簡單的“Good”“Well done”“You are very clever”,讓學生體會成功后的快樂,感受到努力的價值,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