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麗
【摘 要】在新的語文課程背景下,我們?nèi)绾谓毯贸踔姓Z文?能不能報著原來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鑒來面對初中語文教學呢?這當然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們要在上述這幾個方面有所調(diào)整,有所創(chuàng)新,才能夠在新的教學形式下,搞好初中語文教學。
【關鍵詞】更新 初中語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17
一、更新語文教學觀念
初中語文 “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fā)展”。“九年義務教育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質。語文課程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薄皯撟寣W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薄霸诮虒W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薄墩n標》中的這些提法,體現(xiàn)了初中語文教學的新理念,是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根本變革,確定了我們今后初中語文教學的方向。
葉圣陶先生有一段名言,大家都 很熟悉:“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边@可以說 是葉先生豐富的語文教學實踐經(jīng)驗和理論探索的一項總結。這段話給教材在教學中的位置作了恰如其分的說明。從中可以理解:要僅僅靠課本是不容易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技能目的的,因為它畢竟不過是個“例子”。就如同數(shù)學課一樣,學生只學作例題還不夠,他們需要以此類推,去演算大量的習題,才能真正掌握起運算的技能。語文也應如此。現(xiàn)在的教材編寫得還是較好的,選文大都是有定評的、文質兼美的文章;所以教師在教學要認真對待,努力吃透教材,并且在課時安排、教法選擇、布置練習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上都要狠心功夫。
二、更新語文教學方法
實施素質教育以來,特別是《課程標準》的制定“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以成為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的總的出發(fā)點及舊宿。因此,出現(xiàn)了“創(chuàng)新學習”“研究性學習”“討論式學習”“綜合性學習”等一系列新的教法及學法。
比如語文綜合性學習,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內(nèi)容的綜合性、學習方法的系統(tǒng)性,學習功能的整合性。它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上片面強調(diào)書本,特別是課本的學習;方法上,過于注重知識的記憶和技能的機械訓練,功能上,聽、說、讀、寫四項能力割裂失衡,語文知識、技能的學習與人的整體發(fā)展相背離?!熬C合性學習”在方法途徑上,不在單單通過語文活動或情境模擬來達成某項能力的提高,而是利用各種又以利用的資源,運用各種學習方法與手段,包括運用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資源學習以及小組合作、獨立探究等多種學習方法與手段;不僅運用傳統(tǒng)的、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也可以借鑒其他學科的學習方法;不僅要開展語文活動,實現(xiàn)課內(nèi)外結合,而且更要注重在實際情境中、社會實踐中、生活體驗中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達成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促成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諸因素的和諧發(fā)展。
再比如語文研究性學習。語文研究性學習強調(diào)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為基礎。學生學習什么內(nèi)容,采用什么方式,哪些人在一起學習,全由學生自己做主,老師以旁觀者的身份給予指導。對孔子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成一組,開展研究。對大連旅游有興趣的同學,又可組成一組,收集素材,積累資料。研究性學習自主就自主在學生可以按自己的興趣選擇和確定研究學習內(nèi)容,可以自由組合學習小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研究方式??梢哉f課題的內(nèi)容、方式、進度、實施地點、表現(xiàn)形式等都取決于學生個人的努力等等。
三、更新語文教學手段
在課堂教學中,電教手段的大量運用,有些學校受經(jīng)濟困擾,電教手段滯后,但新的教學手段大量運用的趨勢不可阻擋,正確、合理運用電教手段進行課堂教學必不可少。具體地講,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錄音、錄像、投影、幻燈、計算機輔助教學,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F(xiàn)代化教學手段具有直觀,形象、情感性強等優(yōu)點,已愈來愈受到廣大師生的重視。借助電教優(yōu)勢進行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科學運用電教手段,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教學曹操的《觀滄?!?,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詩,詩中描繪了大海宏偉壯麗的景象。蒼茫的大海,波搖浪涌,海中島嶼高山聳立,草木蔥蘢,秋風吹來,驚濤拍岸,這是多么遼闊、壯麗的景象!教學時,借助CAI課件及錄音,再現(xiàn)詩中所描繪的大海吞吐日月,含蘊群星的壯闊畫面,讓學生在傾聽及觀看中,結合詩句讀議、品析、想象,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體會詩人那廣闊的胸襟、豪邁的氣概。學生入情入境,饒有興趣,學得既輕松又扎實。
四、更新語文教學評價
語文教學的評價、考核方式及內(nèi)容正面臨著一場較大的變革。過去那種,以一張考卷評價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現(xiàn)象,將從根本轉變,以人為本,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標準將會有許多有志之士去探索,總結,改革、提高。
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評價,以不能適應當評價改革的需要,在評價改革中,教師不再是唯一的主體,學生、家長都應該參與到評價中,教師、學生、家長應是評價的平等主體。在我們的語文教學評價中,應嘗試著讓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評價,可用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家長評教等形式來對教學進行客觀的評價。如期中時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半學期來的語文學習的收獲及不足進行評價,可以讓家長對孩子半學期來語文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或提出建議,可以有老師來評價學生的語文學習,也可以有學生、家長對老師的教學建議。這樣互動的評價,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習中自我調(diào)整,也架起了教師、學生、家長三者交流的橋梁,使教師多渠道獲得反饋信息,從而不斷改進教學。
時代在不斷發(fā)展,初中語文教師也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給學生最好的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