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蕓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是一首具有情、景、意、趣等美學特質(zhì)的古典詩詞。詞中描寫了作者年少時的一次愉快的荷塘郊游情景——歸途中因醉酒而劃船誤入藕花深處,驚飛了暮宿荷塘深處的鷗鷺,表現(xiàn)出詞人的美好心境和少年時期生活的快樂。那么,教學時,我們又將如何向?qū)W生展示并引導學生感知和鑒賞這首語言生動、節(jié)奏輕快、令人回味無窮的古典詩詞,獲得愉悅的審美體驗呢?努力營造師生對話、生本對話、生生對話的情境。
一、師生預習對話,激發(fā)閱讀興趣
有經(jīng)驗的語文教師,不僅非常注重在課前引導學生預習課文,還非常注重激發(fā)學生對文本的閱讀、鑒賞興趣,因為“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教學李清照的《如夢令》時,我曾采用在課前預習為學生創(chuàng)設師生平等對話的平臺的方法,有效激發(fā)了學生閱讀、欣賞、品鑒、感悟《如夢令》的濃厚興趣。具體操作如下:課前,我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用自備的語文輔導資料獨立思考或者小組討論下列預習題:
(1)這首詞有哪些生字?這些生字該怎么讀?是什么意思?
(2)請說說這首詞的大概意思。
(3)同學們也有過這樣甜蜜、快樂的經(jīng)歷嗎?互相說說,一起分享。
(4)這首詞與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上課伊始,我不忙著講解課文,而是鼓勵學生對上述問題各抒己見。對學生們因認知能力、文學修養(yǎng)較低還無法解答的第四題,我引導學生對上述兩首詞的寫作體例、題材、內(nèi)容、情趣等多方面進行比較鑒賞,然后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歸納總結。
事實證明:這種課前創(chuàng)設的師生平等對話的情境對激發(fā)學生的預習興趣,挖掘?qū)W生的知識潛能等具有極好的促進作用。
二、生本課堂對話,激發(fā)探索欲望
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都非常善于創(chuàng)設課堂生本對話情境。因為語文課堂中的生本對話是小語教師踐行課程標準反復強調(diào)的對話式的閱讀教學理念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教師借此激發(fā)學生閱讀文本、探究文本、深度品析文本的欲望的極為有效的手段。所以,教學李清照的《如夢令》時,我在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深度品析文本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把每次誦讀文本的心理審美活動如實地記錄在讀書筆記本上,然后在學習小組中交流。以下是學生的生本對話片斷:
“第一次讀《如夢令》,我想對李清照說:女孩子怎么能喝那么多的酒?你看,把回家的路都忘了,把夜宿的鷗鷺也驚飛了……
第二次讀《如夢令》,我想對李清照說:你真幸福,在炎熱的夏季,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去風景如畫的荷塘郊游,還可以以文會友,吟詩作賦……
第三次讀《如夢令》,我想對李清照說:在你的詞里,我讀到了荷塘的美麗,讀到了鷗鷺驚飛的身影,讀到了你的少女情懷,讀到了你的豪氣干云……”
由此可見,教學李清照的《如夢令》時,適當?shù)亓舭?,引導學生進行生本對話,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多向思維和情感體驗,還引導學生逐步走進詞人的內(nèi)心世界。
三、生生對話,張揚個性
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都非常注重營造生生對話的情境,善于搭設生生對話的平臺。這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與其他學生展開多向溝通與交流,還有助于引導學生走出自己狹小的知識天地,走進不同的知識界面,提升自己的文學鑒賞品位。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都明白:在每一個學生幼小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強烈的表現(xiàn)欲和一種特別的渴求,那就是希望有機會展示自己卓然的才華并由此得到父母、同學和老師的贊揚,體驗自己是一個成功者之幸福。為了讓學生的這一美好愿望變成現(xiàn)實,教學李清照的《如夢令》時,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生生對話的情境,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美夢成真的快樂。具體方法:教學李清照的《如夢令》后,我將學生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和借鑒網(wǎng)絡資源等精心改寫或補寫的再創(chuàng)作佳作、精心繪制的《且看荷花如夢令》等精美圖畫全部粘貼在教室后面的語文學習園地中,并引導學生以貼小紅旗的方式評選最佳再度創(chuàng)作作品和繪畫作品?;顒舆^后,很多學生的家長打來電話夸獎我教學有方,希望我今后經(jīng)常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種生生對話的情境。
綜上所述,教學李清照的《如夢令》等精美的古典詩詞時,我們應該千方百計地為學生營造豐富多彩的對話情境,引導學生把隱藏在各自心靈深處的各具特色的、豐富多彩的美妙樂音唱出來,并在吟唱不同音色、不同音域、不同音線、不同音部的樂曲中,獲得終身難忘的審美體驗。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