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琴
《別董大》是一首送別詩,與蘇教版教材選編的其他送別詩不同,此詩沉郁中透著剛毅,離愁里散溢著豪邁,基調(diào)晦暗中跳動著明亮,仿佛給失意的人一盞行路的明燈,照亮前進的方向。這首古詩安排在六年級語文課本,頗有深意:學生面臨分別,將跨入未知的環(huán)境,面對生命中的第一次不確定選擇,對于他們來說,解讀本詩的友情并不難,難在從詩中體會高適內(nèi)心那豪邁激昂的人生情懷。教學中要把握情感基調(diào),透過剛毅豪邁的意象,加深學生對詩歌難點和重點的理解。
一、抓詩眼,知人論詩
新課標對語文的教學要求是要有實效,重在積累和運用。對古詩的教學,要讓學生從凝練的字詞體味、理解其中的深意。我讓學生從詩歌的題目開始設(shè)疑:你對題目有什么疑問?學生抓住詩眼“別”來思考:和董大離別。董大是何人?他與高適有何交情?由詩眼入手,學生查找兩位主角的生平資料:高適,唐代著名詩人,擅長寫作邊塞詩,青年時期仕途坎坷,歷經(jīng)人生滄桑,寫作此詩時正值潦倒失意之際;董大,名董庭蘭,玄宗時期著名古琴樂手,所奏《胡笳十八拍》聽得世人驚嘆不已。高適在寫這首詩時,他境況凄涼,因為當時流行的胡樂無人欣賞,不得已要離開此地另謀出路。根據(jù)資料顯示,這首送別詩的寫作背景,是兩人都在人生失意,窮困潦倒時。就是在這樣的境況下,兩個知己又要面臨離別,董大對前路感到迷茫而無助,而高適此時心中也有隱憂。
學生了解了作者和寫作背景,這樣就梳理了這首詩的主基調(diào):同是天涯淪落人,只恨又到送別時。借此我進行引導:與董大一別,不知生死如何,高適心中又會作何感想呢?是醉酒解千愁,還是豪邁向前走?學生從詩中尋找高適的情感歷程,看他如何從苦愁中走出來,給董大一盞前進的明燈。
二、抓字眼,品“愁”悟“雁”
古詩詞的美在凝練,短短幾個字便可傳達心中的萬語千言。學生通過解讀古詩詞,能夠積累古詩詞的精妙、美感,體會詩中的含蓄意境,不知不覺獲得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別董大》一詩寥寥數(shù)字,卻寫出高適的心情百轉(zhuǎn)千回;更為可貴的是,他心中縱有愁緒萬千也不言說,而是借用眼前的景物,淡淡描摹出來。那么,他有怎樣的思緒呢?我引導學生抓住詩中的關(guān)鍵字眼來品讀高適:詩中有哪幾個字眼,讓你感觸特別深?學生說“曛”和“紛”。
一切景語皆情語。在高適看來,眼前的漫漫黃沙猶如黃云一般,遮住了晴朗的天空;而耳邊呼嘯的北風,讓那高飛的大雁在紛紛揚揚的雪中,顯得異常艱難和孤單。他沉默不語,看天看云皆不見,卻只見那大雁單飛雪花漫天。此情此景,高適手握酒杯,又該對知己董大說些什么呢?
學生從詩歌中抓住黃云、雪花、北風、大雁這些意象,進入特定的語境,想象那一刻雪花飄落,凄風冷雪,黃沙漫卷,北風孤雁,還有一對離別的人。那一刻,天地真是冷到極致,蕭瑟到毫無一絲生機,心里唯有一個字:愁。而此情此景,對董大來說,又豈止是一個“愁”字了得?我引導學生想象。學生根據(jù)資料,再結(jié)合詩中的天氣境況,可以想見董大眉頭緊鎖,神色凝重,他對別后的人生憂慮重重。那詩中的大雁,單單只是大雁嗎?從高適的眼光來看,那正是他和董大的寫照,孤飛的大雁要在風雪中向前,飛過風雪才可能擁有晴朗的天空。
借此,我讓學生展開對大雁的想象:雪落在它的身上,卻依然擋不住前進的翅膀。高適抬頭遠望,便可看見那遠飛的大雁,并無悲鳴,依然逆風而行。從“北風吹雁”便可窺見高適內(nèi)心明亮的意象。
有這個大雁的意象作為鋪墊,便可以想見,高適并非悲悲戚戚的柔弱之輩,他的氣魄要大得多。正如陳毅詩中所言:“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币虼?,高適在詩中話鋒一轉(zhuǎn),眼前的愁云濃霧便不復存在。
三、誦詩句,解“愁”領(lǐng)“情”
《別董大》一詩流傳千年,若只從友情送別之作來論,未免太過于簡單。古詩貴在蘊含萬千情愫,讓人揣摩玩味,為之一品再品,猶如陳年佳釀。
面對著即將到來的離別,董大憂愁:知己不能見到了,前方的路上可有懂我的人?而高適憂愁:孤雁高飛,逆風而行,知我者又有何人?此情此景,兩個人不由思緒紛紛,猶如那雪花曼舞,勾起萬千愁緒。然而,此刻高適遠看天邊,大雁依舊高飛,于是便將內(nèi)心的愁怨消去,化為一個有力的聲音:莫愁,莫憂,莫擔心。
到底如何來理解高適的“莫愁”二字呢?學生從中尋找線索:前路,知己,識君。天下那么大,難道就沒有人能懂你我嗎?前路不斷延伸,難道還踩不出一條自己的路嗎?你我已然是知己,難道還愁找不到懂你我的人嗎?
由此可以看到,高適的“莫愁”里蘊含著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蘊含著大智慧。他能夠?qū)ⅰ俺睢笨s小,再縮小,放在遠大的人生志向中,將自己的別情放在“前路”這個語境來告慰董大:眼前的離別算得了什么呢?高適是在告誡董大,做人要大氣,要看得遠,看得透,要董大放膽向前走。而這種豪情,何嘗不是董大最想要的友情?何嘗不是董大一路遠行的神奇護身符?
《別董大》雖只有28字,卻蘊含著豐富的別情,豪邁曠達的人生境界。品讀教學這首古詩,學生的心態(tài)也會得到拓展,無論思想境界還是文學素養(yǎng)都將得到提升。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