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玲
每一個學生都是鮮活、獨特的生命個體,每一節(jié)課都是這個獨特生命成長的搖籃。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快樂、幸福、健康地成長,既是時代和民族賦予每一位教師的神圣使命,也是每一位教師執(zhí)著追求的教育理想。建設自主學習的健康課堂正是我們追求和實現(xiàn)這一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徑。筆者以《七顆鉆石》為例,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建立一個健康的課堂環(huán)境,提高學習效率
健康課堂是愛的課堂。在健康課堂里,學生的心情是愉悅的,他們全都參與其中,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發(fā)展。無論什么樣的孩子,都是學習的主人。每節(jié)課剛開始時,學生課間活動的興趣還不能在瞬間消失。這時候,我們不能用任何語言恫嚇和訓斥學生,而應面含微笑,以生動有趣的開場白來讓孩子的心重回到課堂上來。
因此,上課前,我與學生做了一次熱身運動——深呼吸。隨著“大家一起學, 雙手配合,吸氣,呼氣……”短短的一分鐘鍛煉,學生帶著微笑走進課堂,這為課堂學習做好了鋪墊。
作為教師不僅要做到心中有教材,更應該做到心中有學生,要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獨立性。教師要從以自我為中心的圈子中跳出來,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上來,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生動活潑、自由愉快地學習。上課伊始,我用多媒體出示群星閃爍的夜空,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看到美麗神奇的夜空,看到像鉆石一樣的北斗七星,知道是什么星座嗎?
生:大熊星座。
師:這七顆鉆石一樣的星星背后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你們想知道嗎?
生:想。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一旦學會了自主學習,就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就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只有學會自主學習,才能稱得上會學習,才能做學習的主人。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于是,我努力將這一理念落實在《七顆鉆石》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運用直觀形象的課件,進行識字教學。識字過程體現(xiàn)循序漸進,先讓學生帶拼音讀,再去拼音讀,最后猜讀,加強鞏固。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自主識字,體會了主動探究、合作探究的快樂。
二、健康的課堂評價是激起學生自信的風帆
學生在課堂上的靈性飛揚,有賴于教師所營造的一種自由寬松的氛圍。新課標倡導民主平等地進行對話,讓學生從各種束縛、禁錮、定勢和依附中解脫出來,在師生、生生互動的對話過程中,展開了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交觸。這樣,學生才會在課堂產生“出格”的大膽想法。當學生產生這些想法,教師除了大加鼓勵,還可“扶上馬,送一程”,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愉悅。新課標強調 “人文性”。如何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呢?其基點就在于“情感”。在課堂中,教師要用飽滿的熱情,旺盛的精力以及積極的態(tài)度,用簡潔明快而富有啟發(fā)性的語言,為學生營造自由、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在交流自學成果,檢查朗讀情況時,我是這樣處理的:
師:看大家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我們就來檢查一下大家的自學情況,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四個)請四位同學來讀一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是誰讀得好。
學生評價后,我適時評價:這么短的時間你就能讀得這么流利,真能干; 知道自己讀錯了,能及時糾正,你真棒;你讀得很投入,大家都被你吸引了;你的聲音很響亮,讀得真好聽。
此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相當重要。評價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在課堂上,教師的評價與啟發(fā)總是同時存在的。靈活多樣的評價,使學生時時感到溫暖,給他們以啟迪、賞識,激勵著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
三、轉變角色,用語言表達健康的思想
教師要轉變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不能以權威自居,應突出學生的學習過程的主體地位,把學生視為發(fā)展對象,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性,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則由知識的傳遞者變成學生主動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與合作者伙伴;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尤其要善待后進生。教師一定要熱情地關心和幫助學困生,積極地理解和寬容他們,努力幫助他們找回自信,大膽地展現(xiàn)自我。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課堂面向全體,才能使課堂氣氛始終保持智力緊張,情緒輕松的狀態(tài),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教師是教材的使用者,課程的建設者、創(chuàng)造者。教材只是教學的材料,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為此,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走向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互動中走出教材,走向生活,關注社會。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學生交流為主,我則作為學習的伙伴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讓生與生、師與生共同交流。《七顆鉆石》的重點是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愛心對別人乃至社會的意義,懂得關心別人,用愛心對待生活。在教學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采訪:假如你就是這個小姑娘,在接水時心理會怎么想。
師:假如你就是那個小姑娘,你接水的時候,難道不累嗎?
生:為了給母親喝水解渴,快點治好她的病,多累我都能堅持!
師:(多么孝順的孩子)這位小姑娘,這水滴得這么慢,回家吧!
生:不,媽媽還在等著這救命的水,我一定要讓她活下來。
師:真有愛心,多體貼自己的媽媽??!我相信你的行為會感動天地。
通過角色的轉換,學生思維打開了,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語言也變得豐富多彩了。我用親切的評價語引導學生說,學生非常愿意說,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本課有很多地方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因此,課后我讓學生對自己喜歡的環(huán)節(jié)再進行創(chuàng)造,這樣的練說使他們樂在其中。
四、關注個性,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是要求我們教師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而在健康教育環(huán)境下,我們可以將演講、小品、辯論會、表演等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引入了課堂,使課堂一改往日的單調沉悶,變得生動有趣。在這些開放的教學形式中,學生的學習活動是自主的、主動的;思路是活躍的、廣泛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也已成為常見的學習方式,課堂教學也因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而時時閃現(xiàn)出美麗的光芒。留出空白,讓學生滿懷興趣地馳騁自己的想象。教師主要的目標是將學生扶上馬,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馳騁,激發(fā)他們自學、甚至終身學習的熱情。語文課一定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給學生留出學習的空間,讓他們積極實踐、探索。如,在教學《七顆鉆石》一課時,根據(jù)學生喜歡表演的特點,我讓他們看課文插圖補白,并上臺表演情境:小姑娘(學生)回到家,把銀水罐捧到母親(教師)嘴邊·····
生:媽媽,您快喝水吧!
師:孩子,你千辛萬苦地找水,嘴唇開裂了,還是你喝吧。
生:不,媽媽,你喝點水,病就好得快些。
師:寶貝,媽媽是快要死的人了,這些水留給你喝吧。
生:不,媽媽,你要堅強地活下去,喝口水就有力氣了。
這樣,學生在表演中,盡情地放飛思緒,展開想象的翅膀,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開放的教學形式,使學生的熱情被充分點燃,思維被充分激活,個性得以充分張揚。整節(jié)課處處都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并感染著周圍所有的人。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從實際出發(fā),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拓寬學生的思維,用愛心去喚醒學生,用熱情去感染學生,使學生和教師心靈相通,協(xié)調一致,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發(fā)展、進步,達到健康育人的目的。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