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帶領學生對文本進行朗讀是重中之重。但問題的關鍵在于:選擇何種讀法最適宜?如何讀學生才能感興趣呢?
課堂教學中的朗讀方法有很多種,如范讀、引讀、齊讀等,筆者認為,課堂教學要找準朗讀教學的引爆點,要讓學生在讀中有體驗,在讀中有升華。
一、興趣為點,用范讀引爆激情
不同的教材內(nèi)容,可用不同的朗讀形式作為導入。教學時,當需要激情引趣時,教師可采用范讀的形式,進行指導示范。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由于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相對較弱,教師的范讀就能夠創(chuàng)設聲情并茂的語言環(huán)境,調(diào)動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
如《蠶姑娘》這篇頗具童趣的科普散文,文章采用生動的兒童語言,回環(huán)往復,朗朗上口地介紹了蠶的知識。為了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探索興趣,教學伊始,我便借助課文對蠶的動態(tài)描寫,配樂范讀課文:“春天天氣暖洋洋,蠶卵里鉆出蠶姑娘?!痹跍嘏年柟庀?,蠶姑娘穿著黑衣裳。啊,她長得可真小??!這么可愛的蠶姑娘,明天又會穿什么衣裳呢?學生邊聽邊想象,仿佛置身其中,心靈為之向往,對課文產(chǎn)生了一讀為快的欲望。
又如在《一株紫丁香》一課的教學中,我用輕緩抒情的語調(diào)朗讀:“踮起腳尖兒/走進濃綠的小院,我們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睂W生仿佛真的看到了幾個小伙伴踮起腳尖走到老師的窗前,種下了一株紫丁香。他們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課文的語境中,跟著我一起朗誦起來:“老師,老師,就讓它綠色的枝葉/伸進你的窗口,夜夜和你作伴。你聽,你聽,綠葉兒在風里沙沙地響,那是我們給你唱歌,幫你消除一天的疲倦。”通過范讀,學生對停頓、輕重、快慢、升降以及聲音的虛實處理,都能有所把握了。
值得一提的是,教學剛開始時,教師最好不要盲目范讀。畢竟低年級的課文較短,容易通過范讀抑制學生的內(nèi)在個性感悟。同一篇課文的朗讀,可以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教師要在學生能夠朗讀連貫的基礎上,結合其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朗讀。
二、知識為點,用引讀指導理解
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當需要借助朗讀來分清文本內(nèi)容和層次時,教師要采用引讀的方法,在文章關鍵的地方提示或點撥,使學生經(jīng)過思考,達到口誦心傳的朗讀效果。
引讀方式有多種。如在段落或句子的開頭部分引導學生朗讀。如《美麗的丹頂鶴》一課,我通過開頭引讀:“一群群美麗的丹頂鶴,唱著嘹亮的歌兒從遙遠的北方飛來。它的頭頂就像嵌著一顆紅寶石,鮮紅鮮紅的……”教師通過抓住作者對丹頂鶴的描述性詞語“美麗”“嘹亮”“潔白”“鮮紅鮮紅”進行重點引讀,使學生對丹頂鶴的美麗有了直觀形象的理解,從而就能繼續(xù)探索文本,提高學習效率了。
又如在《狼和小羊》一文中,學生朗讀到狼想要吃掉羊的情節(jié)時,往往讀得非常平常普通。為了讓學生理解狼和小羊迥然不同的性格,體會各自角色的特點,我進行了引讀教學。我向?qū)W生展示了狼的驕橫、霸道、兇殘的一面,并對聲音做了處理,表現(xiàn)出惡狠狠的威脅語調(diào),并添加了提示語“向羊昂起頭說”“狼斜著眼說”等。通過引導朗讀,狼逼近小羊,想要吃掉小羊的場面更形象化了,學生也入情入境地讀出了味道,從而把握了課文的基調(diào),理解了狼的兇殘和羊的溫柔。
三、以體驗為點,用角色引爆情感
小學低年級學生大都喜歡表現(xiàn)自己,也特別喜歡在文本世界里扮演其中的某一個角色。分角色讀就是低年級學生進行文本體驗的一種最佳方式。它能夠讓學生進入角色,身臨其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深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如在進行《司馬光》一課的教學時,我讓學生分別飾演文中的司馬光和其他驚慌失措的孩子。司馬光的聲音和語調(diào)鎮(zhèn)定,而其他孩子則慌亂、害怕,通過角色朗讀的比對,學生從中體會到了司馬光的機智和鎮(zhèn)定。在對人物角色的神態(tài)、語氣的把握方面,學生也積累了經(jīng)驗,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又如《誰的本領大》一文中,我引導學生在朗讀時要注意語速的變化,讀出太陽將一個孩子的外衣脫下之后的自信和驕傲,再通過語調(diào)的變化,讀出風讓船夫搖船搖得更快,表現(xiàn)出風的本領之大。
在教師恰當?shù)闹笇?,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既切身感受到了文本中人物角色的多變情緒,也體會到了語言文字所具有的活生生的生命力,在無形中受到了熏陶,培養(yǎng)了豐富的語感。
另外,在低年級教學中,常用的朗讀方式還有齊讀。如在學習《孔繁森》時,學生先分男女角色齊讀:“太陽和月亮有同一個母親,她的名字叫光明。”然后男女生齊讀:“漢族和藏族/有同一個母親,她的名字叫中國?!蓖ㄟ^不同形式的齊讀,一方面能調(diào)動情緒,讓學生互相感染,另一方面則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表達水平,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總之,低年級朗讀教學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形式也可以活潑有趣,其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在讀中有所啟發(fā),在讀中有所領悟。教師只有從學生和教材出發(fā),找準文本和學生的融洽點,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釋放出朗讀能力,才能一步步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引爆學生的探索熱情,點燃學生課堂朗讀的激情。這正是低年級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實踐探索的課題所在。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