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蘭
【教材分析】
課文主要記敘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伯諾德母子三人為保住藏在蠟燭中的情報,在危急關(guān)頭與敵人斗爭的故事,贊揚了他們的機智勇敢。故事以半截蠟燭為線索,層層推進,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文中對伯諾德母子三人動作、語言的刻畫特別細膩。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本危急、緊張的情節(jié),初步學習通過對代表性事物的反復描繪來營造氛圍的寫作手法。
2.抓住人物動作、語言,揣摩人物內(nèi)心活動,并能準確生動地加以描述。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整體感知內(nèi)容
1.說說這半截蠟燭的特殊之處。
2.學生瀏覽第三至第七自然段,看看伯諾德夫人一家為了保護半截蠟燭中的情報想了哪些辦法,試著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二、揣摩內(nèi)心,開展語言實踐
(一)感悟伯諾德夫人的機智勇敢
1.導學伯諾德夫人的表現(xiàn)。
出示自學要求:請同學們靜心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圈畫出讓你感受到伯諾德夫人的機智、勇敢的詞或句,好好地讀讀體會。
2.交流。
出示:她看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孩子,急忙從廚房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上,“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闭f著,輕輕把蠟燭吹熄。
(1)先看伯諾德夫人是怎么做的,找出兩個看似矛盾的表示動作的詞——“急忙取”、“輕輕地吹”。
(2)伯諾德夫人急忙取出油燈是因為什么,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說一說伯諾德夫人的內(nèi)心想法。(學生默讀第三自然段,交流)
(3)既然情況危急,伯諾德夫人又為什么是輕輕把蠟燭吹熄,讓學生說出伯諾德夫人的內(nèi)心獨白。
出示: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
師:伯諾德夫人只說一句話。她是怎樣說這句話的呢?我們來細細品味一下,你覺得讀這句話時應(yīng)該強調(diào)什么字眼,為什么?
交流,朗讀,指導。
伯諾德夫人說這句話時該是什么語氣呢?比較中體會。
出示:
①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
②瞧,先……先……先生們,這……這……這盞燈……亮……些。
③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⒕涮柛某闪烁袊@號)
交流感悟。
3.師:同學們很會學習,通過兩個孩子“臉色蒼白”的神態(tài)和伯諾德夫人“急忙取燈”、“輕輕吹熄”的動作體會到她的內(nèi)心緊張;通過她的語言又發(fā)現(xiàn)她表現(xiàn)得十分鎮(zhèn)定,從而體會到她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是啊,這就是我們的伯諾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現(xiàn)得卻是如此鎮(zhèn)定。
(二)感悟杰克的機智勇敢
1.師: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半截蠟燭越來越短,一家三口的性命危在旦夕,這個時候是誰站了出來呢——杰克。在這危急關(guān)頭,我們看看杰克是怎樣做的,怎么說的。你從中體會到什么?請同學們靜心默讀第五自然段,圈畫出杰克的語言、動作,讀一讀,細細體會。
2.學生默讀,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交流。
出示: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這時候,大兒子杰克慢慢地站起來……他從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著。
(1)你抓住了哪些關(guān)鍵詞,說說自己的體會。
(2)想一想:如果你是杰克,你能說一說杰克當時復雜的內(nèi)心活動嗎。
(3)分角色朗讀這段話,感受人物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
(三)環(huán)境襯托,感受緊張
出示:燭焰搖曳,發(fā)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
1.這是一段環(huán)境描寫,讀出這段環(huán)境描寫帶給你的感受。
2.在這生死攸關(guān)的時刻,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分別會想些什么?
出示:
伯諾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仿佛看到德軍那幾雙餓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伯諾德夫人心想: 。
杰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仿佛看到德軍那幾雙餓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杰克心想: 。
杰奎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仿佛看到德軍那幾雙餓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杰奎琳心想: 。
3.組織交流。
(四)展開想象,揣摩心理
剛才在學伯諾德夫人和杰克那兩部分內(nèi)容時,我們主要是通過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去揣摩人物內(nèi)心的想法,發(fā)現(xiàn)文章表達得很精彩。接下來就請同學們自己朗讀課文第六、第七自然段,注意小女兒杰奎琳的動作、語言,并聯(lián)系課文去猜猜她當時會怎么想,完成填空。
出示:
杰奎琳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她想: 。于是,她嬌聲地對德國人說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少校瞧了瞧這位可愛的小姑娘,說:“當然可以。我家也有一個你這么大的小女兒。”杰奎琳聽了,默默地想到: 。她鎮(zhèn)定地把燭臺端起來,她又想: 。她向幾位軍官道過晚安,上樓去了。
1.學生交流。
2.總結(jié)文章的表達方式。
三、遷移鞏固,內(nèi)化寫作方法
出示:正當她踏上最后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
師:這樣的結(jié)尾留給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故事似乎結(jié)束又未結(jié)束,人們的心還懸在半空,危機真正過去了嗎?還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呢?記得曹文軒先生曾說過,好的小說就在于結(jié)尾是“留有懸念”的,它會吸引著你不斷地閱讀、不斷地揣摩……我想,這篇文章的結(jié)尾也是如此,它戛然而止的時候,故事的敘述者便成了“你”“我”“他”,我們可以一起來續(xù)寫這精彩的故事。
總評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苯虒W中要教會學生熟練地運用母語進行交際,最為基礎(chǔ)的則是說話,這是與他人交流思想、表達情感的一個主要途徑。因此,語文教學中應(yīng)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半截蠟燭》的教學過程中,教者注重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進行語言實踐。在體會伯諾德夫人的機智勇敢時,引導學生先找出伯諾德夫人的動作;再圍繞“急忙取”和“輕輕吹”這組看似矛盾的動詞,細細體會伯諾德夫人的內(nèi)心活動;最后在品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表達。在引導學生體會伯諾德夫人的語言時,以教材為依據(jù),引導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獨特的體悟與感受,使課堂成為學生彰顯個性的舞臺。同時,抓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感悟句意,辨明語氣,引導學生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在語言、思維、情感的流淌之間實現(xiàn)了師生與文本的“視界融合”。
豐富的想象不僅能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如引導學生體會杰奎琳機智勇敢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根據(jù)杰奎琳的語言、動作,想象杰奎琳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角色互換,表達內(nèi)心感受,學生的語言表達隨著思維的展開而自由飛翔。
在教學中,只要我們多給學生機會,激發(fā)他們表達的欲望,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