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崔運明+陳立斌
摘要:紅豆杉系我國珍貴樹種之一,它集觀賞和藥用于一身,經濟價值非常高。利用長白山區(qū)良好生態(tài)條件,實施紅豆杉扦插培育,在通化縣石湖林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發(fā)展前景也十分廣闊,且適宜在東北地區(qū)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紅豆杉;培育;技術
中圖分類號:S791.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4)-01-58-1
紅豆杉是中生代古老棵子植物,堪稱活化石,其觀賞和藥用價值兼具,是國家珍稀樹種之一。東北紅豆杉又名赤柏松,為紅豆杉科、紅豆杉屬長綠喬木,樹皮為紅褐色或灰紅褐色,枝條扁平,葉柔軟;種子呈卵圓形、紅色,肉質、漿汁豐富。經研究發(fā)現,紅豆杉具有較高藥用價值,從植株、枝、葉中提取的紫杉醇是世界公認的抗腫瘤藥,價格昂貴。因而,紅豆杉也有“生物黃金”之美稱。
1自然概況
通化縣石湖林場位于東經126度12分北緯41度21分,海拔700米,域內最高峰老禿頂子1589米。森林經營面積21112公頃,活立木總蓄積32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95.6%。主要樹種有:紅松、云杉、臭松、落葉松、胡桃楸、柞木、楓樺、榆木、楊木、椴木等。區(qū)域內資源豐富,地形復雜,坡度多在20度~60度之間。土壤層薄,土壤類型屬中性暗棕壤;無霜期為110~120天。年降水量980毫米,四季分明,早晚溫差大。
2育苗前的準備
2.1育苗地的選擇
東北天然紅豆杉具有喜蔭涼、抵寒冷、忌旱、怕水淹、拒高溫等特性,對土壤適應范圍較廣,一般生長在海拔500米~1600米之間濕潤肥沃的河岸、漫崗中,群生或散生在針闊混交林內。根據紅豆杉的習性,宜選擇靠近水源,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塊進行育苗。
2.2整地及土壤消毒
在4月底對育苗地進行深翻,深度為20~25厘米。耙土、推平,做成高10~15厘米、寬1.5米、長10米的苗床,步道溝寬60厘米,在推平的床面上鋪5~10厘米厚腐殖土,在腐殖土上覆蓋1~2厘米的河沙。用敵克松或多菌靈配成藥液均勻的噴布在床面進行土壤消毒。用遮蔭網將育苗地四周圍欄,在上方加蓋遮蔭網,遮蔭網高度以方便日常作業(yè),為宜一般1.6米~1.8米為最佳,遮蔭度為60%~70%。
3枝條的采集及插條的剪切
3.1枝條采集時間和存放方法
枝條的采集一般在3~4月份,即樹葉沒有萌發(fā)前進行,將采集到的枝條用雪藏的方法保存在攝氏零度以下的冷窖中,根部著地直立擺放。要隨時檢查避免發(fā)霉和鼠咬。
3.2枝條的挑選及剪切
選擇15~30年生優(yōu)質健壯的紅豆杉樹木,采其主干下部外圍側枝2~3年生的枝條(通過實驗,老齡苗木的枝條細弱扦插成活率為46%~50%,15~30年生苗木的枝條扦插成活率高達88%~95%)。將剪來的枝條剪切成15~20厘米長的插條,插條的基徑0.2~0.3厘米,把其8厘米以下部位的枝葉剪掉。30~50根為一捆,根基對齊,放在無風背陰處,并經常澆水以保持濕潤。用吲哚丁酸生根液浸泡插條基部2厘米高,時間為4小時,即可進行扦插。
4扦插的時間及操作方法
4.1時間選擇
扦插的時間在5月中上旬效果最好,因此時土壤的濕度較大,溫度逐漸上升,有利于插條的生根。
4.2操作方法
在消過毒的床面上將生根液浸泡過的插條插在床面上,深度為5~6厘米。株距為4~5厘米,行距8~10厘米,每平方米扦插260~300棵為宜,這樣的株距通透性好,苗木根莖粗壯,根系發(fā)達。插條過密通則透性差,苗木容易發(fā)生根腐和爛根。插條及時覆土踩實,行與行之間的插條相互交錯。苗床插滿后用噴壺向床面插條澆一次透水,然后用3米長的弓條和3米寬的塑料扣膜成棚,四周覆土蓋實。
5育苗管理5.1溫度調節(jié)
插條后,床面地溫應保持18℃~25℃,棚內溫度22℃~28℃,土壤濕度60%~70%。
5.2苗期管理
每天要觀察塑料棚內溫度與濕度,弓棚塑料膜內有水珠時為不缺水,無水珠時為缺水,缺水時揭開塑料膜適當接雨或澆水。棚內溫度達到30℃要及時將拱棚兩端的塑料打開進行通風。日落后再把塑料膜封嚴,以保持棚內溫度。落雪前將上部遮陰網拆掉移到弓棚內塑料下,繼續(xù)遮陰防止陽光對苗木直射。扦插后45天左右,插條開始生根,65天左右基本生齊,當年可長出3~5厘米嫩枝。2年后,可進行移栽,這時的根系比較發(fā)達容易成活。長到6~8年,樹苗高80~90厘米。
5.3除草防病
除草要在草剛長出時進行,若草大根壯時,不小心會連同苗木一同拔出,或漏風導致苗木死亡,所以要早拔草、勤除草,避免水、肥流失;在雨季紅豆杉苗木易發(fā)生根腐莖腐,這時可用70%敵克松400~700倍液噴灑澆灌;在干旱高溫季節(jié)苗木易得葉枯病,噴施1%的波爾多液進行防治。
6結語
紅豆杉種子繁殖和插條繁殖生長的苗木有2點不同。種子繁殖的苗木有一個主生長點,主干明顯,樹高可達15米以上;而插條繁殖生長的苗木有多個生長點,主干不明顯、偏枝,側枝發(fā)達。
另外,紅豆杉苗木扦插繁殖方法簡單生長速度快,但人為毀滅性的采集使天然生長的紅豆杉樹木受到極大的損傷,數量越來越少,所以要采用紅豆杉插條繁殖,必須在有組織、有計劃、有保護措施,由專業(yè)人員采集的情況下進行,切實保證天然紅豆杉不受損害,做到有效繁殖,永續(xù)利用。
作者簡介:王萍,通化縣石湖林場,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yè)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