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宏
(湖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英語形容詞習慣用法的語義及其翻譯
劉 宏
(湖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英語習慣用法是英語中極其重要的部分。在翻譯習慣用法時要做到真實于原文并非易事。論文對英語形容詞的習慣用法的語義及其翻譯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后發(fā)現(xiàn),英語形容詞習慣用法的語義非常復(fù)雜,涉及到英語語義的所有七種類型,翻譯時稍不小心就會出現(xiàn)譯文與原文驢唇不對馬嘴的現(xiàn)象。
英語形容詞慣用法;語義;翻譯
眾所周知,“忠實”是翻譯中最為重要的原則之一。而無論何種語言中觸目皆是的習慣用法的翻譯,往往成為譯者主要的棘手問題之一?!皯T用法是語言中極其重要的部分,它涉及語法、語義、習語及語言的使用風格和目的等各個方面。 慣用法論述那些無法用語法的普遍規(guī)律管約的語言現(xiàn)象?!盵1]所以,在翻譯習慣用法時要做到忠實傳達原文的意義并非易事。而“意義”(sense)一詞本身也內(nèi)涵豐富,可分為七種類型:“理性意義”、“內(nèi)涵意義”、“社會意義”、“情感意義”、“反映意義”、“搭配意義”和“主題意義。”[2]我們對英語形容詞的習慣用法的語義進行初步研究后發(fā)現(xiàn),英語形容詞的習慣用法的語義非常復(fù)雜,幾乎涉及到以上七種意義的全部類型,翻譯時稍不小心就會出現(xiàn)譯文與原文驢唇不對馬嘴的現(xiàn)象。下面我們來看看部分形容詞習慣用法的語義及其漢譯。
在英語中,既可以用形容詞作定語,也可以用名詞作定語。但有時用形容詞作定語,還是用名詞作定語意思會有很大的差異,翻譯時稍不注意就會出錯。例如:a confidence man應(yīng)譯為“一個騙子”,而不是“一個有信心的人”,“一個有信心的人”的英文是a confident man.又如:a love child應(yīng)譯為“一個私生子”,而不是“一個可愛的孩子”,“一個可愛的孩子”的英文為a lovely child.再如:a medicine man應(yīng)譯為“一個巫師”,而不是“一個醫(yī)務(wù)工作者”,“一個醫(yī)務(wù)工作者”的英文是a medical man.
“現(xiàn)代漢語中凡是定語都放在被修飾的中心詞前面,英語的定語主要有前置、后置兩種情況?!盵3]
英語的定語既有前置,也有后置,前置是常位,后置是殊位。有些后置定語往往有特殊的意思。例如:things personal應(yīng)譯為“動產(chǎn)”,而不是“個人物品”,“個人物品”的英文是personal things.又如:things real應(yīng)譯為“不動產(chǎn)”,而不是“實物”,“實物”的英文為real things.再如:a brand new computer應(yīng)譯為“一臺嶄新的電腦”,而不是“一臺新品牌的電腦”,“一臺新品牌的電腦”的英文是 a new brand computer.
在英語的八個否定前綴中,dis-和un加在同一個形容詞上會使該形容詞的意義發(fā)生變化。例如:a disused well應(yīng)譯成“一口廢棄了的井”,而不是“一口沒有用過的井”,“一口沒有用過的井”的英文是 an unused well.又如:some disarmed persons應(yīng)譯成“一些被解除了武裝的人”,而不是“一些沒有武裝的人”,“一些沒有武裝的人”的英文是some unarmed persons.
同一形容詞與不同介詞的搭配會導致意思的差異。例如:absent in Shanghai應(yīng)譯為“在上?!?,而不是“不在上?!保安辉谏虾!钡挠⑽氖莂bsent from Shanghai;be engaged with sb.應(yīng)譯為“和某人有事(要做)”,而不是“和某人訂了婚”,“和某人訂了婚”的英文是be engaged to sb.be sick of sb.應(yīng)譯為“討厭某人”,而不是“想念某人”,“想念某人”的英文是be sick for sb.be tired of sth.應(yīng)譯為“討厭某事”,而不是“因某事而疲勞了”,“因某事而疲勞了”的英文是be tired from sth.
有時,同一形容詞與動詞的不同搭配會使意思發(fā)生變化,翻譯時稍不小心就會出錯。例如:be sure of doing sth.應(yīng)譯為“自信能做成某事”,而不是“一定會做某事”,“一定會做某事”的英文是be sure to do sth.be engaged to do sth.應(yīng)譯為“被雇來做某事”,而不是“正在做某事”,“正在做某事”的英文是be engaged in doing sth.be accustomed to do sth.應(yīng)譯為“經(jīng)常做某事”,而不是“習慣于做某事”,“習慣于做某事”的英文是be accustomed to doing sth.
有些形容詞看起來非常相似,但其意思大相徑庭。翻譯時需要特別小心。例如:all wet應(yīng)譯為“全錯了”,而不是“全身濕透了”,“全身濕透了”,的英文是wet through,wet completely,wet thoroughly,wet all over,wet to the skin,as wet as a drowned rat,soaked through,soaked completely,soaked thoroughly,soaked all over,soaked to the skin,drenched through,drenched completely,drenched thoroughly,drenched all over,drenched to the skin;a good sailor應(yīng)譯為“一個不暈船的人”,而不是“一個好水手”,“一個好水手”的英文是an experienced sailor,a salt或an old salt;a priceless thing和an invaluable thing應(yīng)譯為“一件價值連城的東西”,而不是“一件毫無價值的東西”,“一件毫無價值的東西”的英文是 a valueless thing;an ill woman應(yīng)譯為“一個壞女人”,而不是“一個病女人”,“一個病女人”的英文是a sick woman;the dark horse應(yīng)譯為“一個爆冷門的人”,而不是“一匹黑顏色的馬”,“一匹黑顏色的馬”的英文是a black horse.
以上我們對部分形容詞習慣用法語義及其漢譯只是進行了初探,所涉范圍與內(nèi)容可謂冰山一角。但它們足以說明,英語形容詞習慣用法的語義紛繁復(fù)雜,譯者如既無深入研究,又無豐富積累,往往會在這些詞的漢譯中因毫厘之差,致千里之謬,譯文之忠實更無從談起。由此可見,英語形容詞相關(guān)習慣用法的語義研究的深入展開必將對翻譯實踐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1]Leech,G.N.Semantics[M].Penguin Books Ltd,Harmoodsworth,Middleeast,England,1981.
[2]Sinclair,J.COLLINS COBUILD ENGLISH USAGE[M]. Birmingham: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5.
[3]汪康懋,肖妍.英漢語序的比較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 1981,(1).
H31
A
1673-2219(2014)06-0175-02
2014-01-26
劉宏(1976-),男,湖南長沙人,湖南師范大學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專業(yè)方向為翻譯理論和英漢習慣用法互譯。
(責任編校:張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