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長生
輪狀病毒腸炎是秋、冬季嬰幼兒腹瀉最常見的病原,故曾被稱為秋季腹瀉。大便次數(shù)多、量多、水分多,黃色稀水樣或蛋花湯樣便帶少量黏液,無腥臭味。常并發(fā)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1]。是造成小兒營養(yǎng)不良、生長發(fā)育障礙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急性發(fā)病且病程不超過48 h腹瀉患兒110例,符合輪狀病毒腸炎診斷標準[2],入院時均有脫水,輕度75例,中度35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55例。治療組男33例,女22例;年齡6~12個月29例,12~24個月26例。對照組男30例,女25例;年齡6~12個月28例,12~24個月27例。2組年齡、臨床表現(xiàn)、病程等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治療組予抗分泌劑消旋卡多曲口腔崩解片(亞寶藥業(yè)四川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生產批號:H20051487)口服,1~6個月6 mg/次,3次/d;6~18個月,12 mg/次,3次/d;19~36個月18 mg/次,3次/d。對照組予蒙脫石散(博?!嫫丈扑幱邢薰旧a,生產批號:H20000690),6~12個月,1.0 g/次,3次/d;12~24個月,1.5 g/次,3次/d。療程均5~7 d,2組均予綜合治療包括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靜脈補液、糾酸、合理喂養(yǎng)等。
1.3 療效判定 顯效:治療72 h內大便性狀及次數(shù)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有效:治療72 h時大便性狀及次數(shù)明顯好轉,全身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治療72 h時大便性狀、次數(shù)及全身癥狀均無好轉,甚至惡化[3]。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u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治療組顯效35例,有效20例,總有效率100%。對照組顯效25例,有效20例,總有效率82%,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P<0.01)。治療組治療期間未發(fā)現(xiàn)有便秘、肝、腎功能變化等明顯不良反應。2組入院后24、48、72 h大便次數(shù)、腹瀉控制時間、腹瀉總病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治療和對照組腹瀉患兒療效比較表±s
表1 治療和對照組腹瀉患兒療效比較表±s
項目 治療組 對照組u值P值大便次數(shù)(次/d)入院前11±1.610.6±1.81.23>0.05入院24 h6.2±2.28.3±2.64.58<0.01入院48 h3.3±1.25.9±2.17.98<0.01入院72 h1.2±1.53.8±1.39.77<0.01腹瀉控制時間(d)3.0±0.66.1±2.010.95<0.01腹瀉總病程(d)5.1±1.57.1±1.86.33<0.01
輪狀病毒腸炎起病急,常伴有發(fā)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易發(fā)生脫水、酸堿平衡紊亂及電解質紊亂。輪狀病毒侵入腸道后,在小腸絨毛上皮細胞上復制,使細胞發(fā)生變性和壞死,小腸微絨毛腫脹,排列紊亂和變短,受累的腸黏膜上皮細胞脫落,致使小腸黏膜回吸收水、電解質功能障礙,腸液在腸腔內大量積聚從而引起水樣便。同時,腫脹,排列紊亂和變短的腸黏膜細胞分泌雙糖酶不足并且活性也降低,使食物中糖類消化不全,在腸腔內積滯,并被腸道細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鏈有機酸,增加腸液的滲透壓,出現(xiàn)滲透性腹瀉[4]。小腸絨毛破壞造成載體減少,上皮細胞鈉轉運功能受損,加重水和電解質丟失。最新研究表明輪狀病毒的非結構蛋白4(NSP4)與發(fā)病機制密切相關。NSP4為多種功能的液體分泌誘導劑,直接作用于固有層細胞,激活Cl-和水的分泌;NSP4還能改變上皮細胞的完整性,從而影響細胞膜的通透性;NSP4本身可形成一個通道或是激活一種潛在的Ca2+激活通道,導致分泌水增加;NSP4通過旁分泌效應擴大被感染黏膜上皮細胞的感染效應;NSP4直接作用腸道神經系統(tǒng)(ENS),抑制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Na+、C1-和水,并促進腸腺分泌C1-,使小腸液液總量增多,超過結腸的吸收限度而發(fā)生腹瀉,排出大量水樣便,導致患兒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因此,抑制腸道過度分泌能夠減少水、電解質流失,從而快速緩解患兒腹瀉癥狀。
腦啡呔是胃腸道中的一種神經遞質,它通過激活δ~阿片類受體降低環(huán)磷酸腺苷的水平,發(fā)揮抗腸液過度分泌的作用。腦啡肽酶可降解腦啡肽,消旋卡多曲是腦啡肽酶強效抑制劑的前藥,親脂性良好,口服后很容易被胃腸道吸收,吸收后迅速水解轉化為腦啡肽酶強效抑制劑,發(fā)揮抗腦啡肽酶的作用,使細胞的環(huán)磷酸腺苷處于低水平,減少毒素和炎性反應造成的腸道水和電解質的高分泌,減少大便次數(shù)以及大便中的水分。消旋卡多曲為外周腦啡肽酶的選擇性可逆抑制劑,不影響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腦啡肽酶水平,因此對中樞系統(tǒng)無興奮或鎮(zhèn)痛作用,無成癮性,不影響腸道運動和物質轉運功能。
1 沈曉明,王衛(wèi)平,常立文等主編.兒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51.
2 沈惠青.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診斷與治療.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0,37:5-6.
3 何泉.輪狀病毒感染致小兒腸道外損害臨床分析.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1200.
4 黃中炎.炎琥寧聯(lián)合西米替丁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療效觀察.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3885-3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