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訓
小巖體成大礦問題,首先是一個成礦理論問題。與小巖體有關的大礦在世界各地都有一批實例。20世紀50年代我在前蘇聯(lián)留學期間,不僅從教科書上了解到小巖體成大礦問題,而且在兩次生產實習過程中,在高加索地區(qū)和阿爾泰地區(qū)都看到了不少與小巖體有關的大礦?;貒螅诮鞴ぷ?5年間以及后來在地礦部工作12年期間,又見到了不少小巖體成大礦的實例。這種情況說明什么呢?說明小巖體成大礦不是一個偶然事件,而是一個規(guī)律性的現(xiàn)象,是一個成礦規(guī)律問題。
小巖體成大礦從哲學角度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找礦哲學研究的問題之中有一個問題就是研究礦和與之伴隨的巖體地層、構造等地質因素之間的聯(lián)系性質和相互關系問題。因為這個問題關系到找礦方向問題。那么,小巖體與成礦是什么關系呢?小巖體與大礦是母子關系呢,還是兄弟關系呢?這個問題當年我在蘇聯(lián)留學期間了解到是前蘇聯(lián)地質界爭論的一個問題。
當年我沒有可能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但有一種浮淺的印象,感覺小巖體與大礦可能是一種空間伴生關系。當年爭論雙方的理由是,簡單的說不是母子關系,一是說有些巖體很小,而礦很大;而且有的礦床的礦并不都是全部產生于巖體之中,很大部分產生在巖體的內外接觸帶之中。說小巖體與大礦是一種空間伴生關系,那是因為礦和小巖體在空間上都緊密伴隨。今天細想起來,小巖體與礦不僅是空間上的伴生關系,而且對于大多數(shù)礦床的礦質和巖體來說,有一個共同來源,即都來源于同一個地殼深部巖漿。若如此,小巖體與大礦的這種關系可以說是一個“同源伴生”關系。這類礦體可稱作“同源伴生”礦床。如金川鎳礦即屬于此類。對于有些礦床的礦質來說,有一小部分不是巖漿來源,而是從巖體的圈巖中來,那么這類礦床中的小巖體與大礦的關系可否叫做“多源伴生關系”。這類礦床可以稱作“多源伴生”礦床。如德興斑巖銅礦即屬于這類礦床。
小巖體成大礦從就礦找礦理論角度分析,既可以說是一種找礦方法,也可以說是找礦工作的一條指導方針。礦產勘查工作中以小巖體為線索,通過找小巖體來找大礦,這是礦產勘查工作中的一個找礦方法問題。根據(jù)小巖體在區(qū)域空間上的分布情況來布署找礦工作,則就是找礦工作的指導方針問題。
總之,從成礦理論研究,從找礦哲學角度分析和從就礦找礦論方面來研究小巖體成大礦問題對于明確找礦方向,科學布置找礦工作,踐行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是一篇值得研究與做好的大文章。(作者簡介:中國礦業(yè)聯(lián)合會名譽會長、原地質礦產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