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人常犯的十大語文差錯有哪些?著名語文刊物《咬文嚼字》對此進行了盤點。
差錯一:王立軍“服法”并非“伏法”?!胺ā敝阜溉艘驯粓?zhí)行死刑,“服法”則指犯人服從判決。
差錯二:“棱鏡門”事件“泄密”不是“泄秘”。二者都有不為人知的意思,但“秘”強調(diào)客觀上不為人所知,而“密”則強調(diào)主觀上不想讓人知道。
差錯三:溫嶺“殺醫(yī)案”誤為“弒醫(yī)案”?!皬s”是古語詞,指臣子殺死君主或子女殺死父母。醫(yī)生與患者之間不存在這種關(guān)系。
差錯四:文職干部誤稱“文職將軍”。在我國軍隊中,專業(yè)技術(shù)三級以上文職干部享受將官相應(yīng)的工資標準、生活待遇,但并沒有授予相應(yīng)的軍銜。
差錯五:浙江高考作文題“擺烏龍”,把英國作家戈爾丁在《蠅王》中的名言張冠李戴安放到了美國作家菲爾丁身上。
差錯六:央視漢字聽寫大會將“雞 菌”誤為“雞樅菌”,“ ”應(yīng)讀zōng,雞 菌是食用菌,味美如雞。
差錯七:易混淆的字——“蜇”與“蟄” 。2013年陜西南部秦嶺等地曾發(fā)生嚴重的胡蜂蜇人事件,有媒體在報道這一事件時,把“蜇人”的“蜇”誤寫為“蟄”?!膀亍焙汀跋U”字形相近,但音、義皆不同?!膀亍弊xzhē時,指蜂等用毒刺刺人或動物;“蟄”讀zhé,是蟄伏的意思。
差錯八:常寫錯的字——“冒”。 “冒”,人人都認識,但很可能落筆即錯,有人稱之漢字中的“第一錯字”?!懊啊钡纳喜渴窍虏环饪?,兩短橫與左右豎不相連,不少人誤寫作“曰”或“日”。漢字中還有一些以此作部件的漢字,如 “日冕”的“冕”、“玳?!钡摹拌!钡?,《漢字聽寫大會》的參賽選手在書寫這些字時都出現(xiàn)了錯誤。
差錯九:?;煜脑~——“受權(quán)”和“授權(quán)”?!笆軝?quán)”即接受他人賦予的權(quán)力。而“授權(quán)”則是把權(quán)力授予他人。
差錯十:“羊蝎子”誤為“羊羯子”。羊蝎子是一種常見的大眾美食,指羊的脊椎骨,因形狀像蝎子,俗稱“羊蝎子”。因蝎、羯形似,不少街頭飲食店的招牌中,將“蝎”寫成了“羯”。“羯”讀jié,有兩個意思:一指羯羊,即閹割了的公羊;二指我國古代的一個民族,匈奴的一個別支。“羊羯子”說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