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輝, 張黎偉, 張 媛
(北京大學 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 北京 100871)
大型科學儀器設備(以下簡稱大型儀器)是高校開展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與技術創(chuàng)新工作的物質基礎,對提高我國科學研究,特別是基礎研究水平,加快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5]。在“211工程”、“985工程”、世界銀行貸款、各層次研究計劃等項目的支持下,我國高校儀器設備總體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大型儀器在高校固定資產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根據(jù)教育部《高等學校儀器設備管理辦法》和財政部《中央行政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教育部屬高等學校的儀器設備均屬于國有資產。近年來,包括大型儀器在內的國有資產閑置、浪費、損壞、流失、安全事故等問題,已經(jīng)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6-8],維護國有資產安全與提高投資效益也是高校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工作的重點與難點[9-10]。為了保障大型儀器的質量安全、財產安全及其操作人員的安全,提高大型儀器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中的使用效益,高校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大型儀器購置的可行性論證工作。
教育部《高等學校儀器設備管理辦法》規(guī)定,購置貴重儀器設備必須先進行可行性論證。貴重儀器設備是指:單價在人民幣40萬元(含)以上的儀器設備;單臺(件)價格不足40萬元,但屬于成套購置和需配套使用的人民幣40萬元(含)以上的成套儀器設備;單價不足人民幣40萬元,但屬于國外引進、教育部根據(jù)國家有關部門規(guī)定明確為貴重、稀缺的儀器設備。該規(guī)定指出:“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高等學??筛鶕?jù)實際情況,明確各自所管貴重儀器設備的范圍?!?/p>
根據(jù)以上原則,北京大學將人民幣40萬元(含)以上的儀器或人民幣40萬元(含)以上的成套儀器,定位為校級重點管理的大型儀器,并規(guī)定在購置大型儀器前必須進行的可行性論證。
針對大型儀器的購置進行可行性論證,是北京大學落實學科發(fā)展布局、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保證設備購置質量、提高儀器使用效益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杜絕違規(guī)、違法采購行為發(fā)生、降低儀器損壞率、減少安全事故隱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有力保障。
北京大學大型儀器購置可行性論證體系包括4方面(見圖1):
(1) 儀器購置申請人提供選購儀器的功能、質量、價格等調查材料;
(2) 儀器購置申請方匯報儀器購置與運行相關的人力、財力、物力落實情況;
(3) 院系儀器主管領導及學術委員會、專家組、學校職能部門等監(jiān)督管理方給出明確意見;
(4) 《北京大學大型儀器設備管理辦法》作為可行性論證的制度保障。
圖1 北京大學大型儀器購置可行性論證體系
2008年度,北京大學40萬元以上大型儀器的論證數(shù)量為53臺,預算經(jīng)費9 019萬元;到2012年度,大型儀器的論證數(shù)量增為137臺,預算經(jīng)費37 471萬元(見圖2)。截至2013年1月,北京大學40萬以上在用的大型儀器已有960臺,價值12.67億元。面對大存量和快增量的大型儀器,北京大學必須嚴格執(zhí)行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進一步加強對新購大型儀器的可行性論證,有效保證儀器的使用效益,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
圖2 2008—2012年北京大學大型儀器論證數(shù)量與經(jīng)費預算情況
儀器購置申請人需對選購儀器進行功能指標及質量的詳細調查,以保證擬購儀器的先進性和適用性,并防止偽劣產品進入學校。同時,申請人還需按優(yōu)先順序書面提供不少于3家國內外廠商同類型儀器設備的性能、價格比較材料,為購置高性價比的儀器提供參考。對于部分儀器設備為單一來源采購,申請人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匯報。
科技要發(fā)展,人才是關鍵,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高水平人才和高精尖儀器設備的結合是保持旺盛的科技原始創(chuàng)新與集成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先進的儀器需要高水平的人才進行操作,大型儀器也需要負責任的人來保管,否則,儀器的損壞率會增加。
與儀器購置、運行相關的人力資源,一般包括儀器購置申請人、儀器操作人員以及儀器負責人。對人力的審核,要求擬購置的儀器與申請人(課題組)的教學或研究方向一致,與學校的學科發(fā)展規(guī)劃一致;要求申請人曾經(jīng)見識或使用過同類型儀器,并承諾儀器購置后對校內外開放使用。所有儀器操作人員在使用儀器之前必須接受培訓并合格;儀器負責人要切實履行維護大型儀器安全、保證儀器使用效益的職責,其身份必須符合學校人事系統(tǒng)的要求,必須是學校的教職員工,不能是流動性較大的學生、研究生或博士后。
加強對財力的審核,主要是加強對大型儀器購置經(jīng)費和儀器運行經(jīng)費的審核。購置經(jīng)費的來源若為學?!?85工程”、“211工程”項目經(jīng)費,儀器購置申請人須向學校提供“985工程”、“211工程”辦公室的撥款單;若為其他來源經(jīng)費,則需提供經(jīng)費撥款的證明材料。儀器運行費來源主要為申請人及其課題組的教學、科研經(jīng)費或各級實驗室的運行經(jīng)費,儀器運行費用來保證所購儀器設備在可用期內能夠正常運轉。
若儀器購置經(jīng)費未落實,則不予通過論證,以避免出現(xiàn)通過了可行性論證,而儀器卻無法購置的情況,避免浪費行政資源。儀器運行費未落實,也不予通過論證,否則會降低儀器的運行壽命和投資收益。
申請人應該保證擬購儀器的基礎設施和耗材試劑齊全,以保障儀器的使用安全。物力主要包括:用房面積、水電供應、防磁防震設施;所需的輔助、配套、前處理儀器設備(包括標樣、溶劑等耗材試劑)。申購設備屬于射線裝置或含有放射源,還應配套防輻射的安全防護設施、用品,并組織開展相關的環(huán)境評價[11]。若上述條件尚未落實,論證一般不予通過。否則,儀器采購后不能及時安裝驗收,將導致儀器閑置或流失。還要防止出現(xiàn)先行購置設備,再向學校要實驗用房的情況。
大型儀器購置的監(jiān)督管理方主要包括:申請人所在院系的儀器主管領導及學術委員會、可行性論證專家組、學校儀器設備主管部門。此外,國家審計署和北京大學審計室還會針對大型儀器的購置進行抽查。
監(jiān)督管理的主要內容涉及:擬購大型儀器對學科發(fā)展的意義和必要性;擬購儀器的先進性、適用性及合理性;校內外同類儀器的數(shù)量、使用率以及共用方案(避免重復購置);儀器購置與運行相關的人力、財力、物力落實情況;教學科研成果、社會服務等使用效益預測;商業(yè)風險、技術風險、物流風險、海關風險、使用風險等風險分析。
針對大型儀器購置的可行性論證,監(jiān)督管理方均應給出明確的意見并承擔相應的責任。此舉充分發(fā)揮了院(系)、專家組以及學校對大型儀器購置的監(jiān)督與管理職能,對提高擬購儀器的使用效益、維護國有資產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大學根據(jù)儀器價值制定了不同的論證制度:
(1) 40萬元(含)~80萬元的大型儀器,由院系主持論證,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北京大學儀器設備管理職能部門)相關負責人參加;
(2) 80萬元(含)~400萬元的大型儀器,由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主持論證;
(3) 400萬元(含)以上的大型儀器,由主管校長主持論證。
為進一步加強大型儀器購置的可行性論證工作,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在《北京大學大型儀器設備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制定了《北京大學大型儀器設備論證工作實施細則》,內容包括論證流程、具體實施步驟以及注意事項。此實施細則有利于促進論證工作的規(guī)范化、清晰化和模塊化,使大型儀器購置有章可依、一目了然,也便于交流與傳承。北京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將進一步加強可行性論證專家多元化、進口儀器購置論證與海關免稅工作一體化、論證報告材料規(guī)范化等方面規(guī)章制度建設。
隨著國家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穩(wěn)步實施和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工作的不斷深入,高校在不斷加大儀器設備采購規(guī)模,以提高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的水平。巨大存量和快速增量的儀器設備,極大地增強了我國高校人才培養(yǎng)與科技創(chuàng)新的條件與能力,也使高校儀器設備管理部門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高校儀器設備主管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大型儀器購置的可行性論證,嚴格把好儀器進入校園的關口,同時提高對存量儀器的管理水平,維護學校資產安全,提高儀器使用效益,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加專業(yè)與精致的服務。
[1] 周勇義.高等學校開展科學儀器研發(fā)創(chuàng)新工作的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3):208-210.
[2] 黃凱,周勇義,張新祥.大型儀器應用技術培訓對其使用效益發(fā)揮的促進作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2):166-167.
[3] 錢大益,余濤,曹首軍.做好高校設備采購工作的幾點認識[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9(4):6-8.
[4] 凌輝,周勇義,黃凱,等.我國高校粒子加速器科研平臺建設現(xiàn)狀與思考[J].現(xiàn)代儀器,2012,18(5):52-56.
[5] 賈延江,溫光浩,劉慧兵,等.設備購置論證與采購管理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5):15-17.
[6] 沈銘,黃平.高校儀器設備論證、招標與驗收工作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8(10):6-7.
[7] 周勇義,黃凱,張黎偉.加強統(tǒng)籌規(guī)劃,建立大型儀器共享保障體系[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9):13-15.
[8] 李曉林.淺談“211工程”建設中儀器設備論證環(huán)節(jié)[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8(1):5-7.
[9] 周紅.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6):30-32.
[10] 王宏,何亞坤,門宏飛.高校國有資產的管理研究[J].中國市場,2011(28):126-127.
[11] 張志強,張新祥,何平.高校具有危險性的儀器設備管理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