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容
(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 外語系,廣東 順德 528300)
目前順德景區(qū)有無英文翻譯的比例約為55%:45%,各景區(qū)還存在翻譯不太完整、不夠嚴謹準確等問題。[1,2]本文擬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就改進策略進行探討,為提高其英譯質(zhì)量提供參考。
德國功能學派提出的翻譯目的論,將翻譯視作一種交際行為,認為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了整個翻譯行為的過程。它從交際功能角度,將翻譯失誤定義為:如果翻譯的目的是實現(xiàn)某種服務于譯文預期讀者的功能,那么任何妨礙實現(xiàn)該翻譯目的的翻譯方法(或結(jié)果)就是翻譯失誤。顯然,順德各大景區(qū)旅游資料英語翻譯的預期讀者是外國游客,提供英譯的目的,是為了讓外國游客更好地了解順德的旅游特色與文化,使其旅游體驗產(chǎn)生來而忘返、返而欲來的感受??墒?,以翻譯目的論有關翻譯失誤的標準來衡量順德旅游資料的翻譯時,發(fā)現(xiàn)其存在相關失誤。
根據(jù)目的論,目的決定手段;相應的,翻譯策略也必須由翻譯目的以及譯文的預期功能來決定。譯者是在翻譯過程中,以譯文的預期功能為出發(fā)點,根據(jù)各種因素,選擇最佳翻譯方法的。翻譯的目的不同,翻譯時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傊?,翻譯的目的決定了翻譯的策略和方法。目的論包括目的法則、連貫法則和忠實法則。這三條法則的關系是:忠實法則服從于連貫法則,而這兩者都服從于目的法則,目的法則是最高法則。以目的論的三條法則來觀照順德各景區(qū)旅游資料的翻譯,可以明確其英譯的目的法則是,翻譯應該傳遞各景點所蘊涵的語言與文化信息,并注重其傳遞的效果;其連貫法則是,翻譯應該符合英語語內(nèi)連貫的標準,在英語交際環(huán)境中有意義,易于外國游客理解;其忠實法則是,翻譯應該確保英語與漢語之間語際的連貫,即忠實于漢語原文。由于目的法則是第一位的,所以有效傳遞各景點所蘊含的語言與文化信息,應是順德旅游景點英語翻譯的首要準則。翻譯目的制約著整個翻譯過程,影響我們對原文文本的分析、翻譯策略的選擇、譯文成品的修正等翻譯步驟。據(jù)此審查順德景區(qū)內(nèi)的英譯,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忽視翻譯目的性的失誤還不少,如:在清暉園的旅游指引圖中,“學海書樓”被譯為“XueHai ShuLou”,這種全拼音翻譯,并沒有達到有效傳遞該樓名所蘊含的語言文化信息的目的,不便于外國游客理解,改譯為“Book House”,即可清楚地告知游客該景點的特別之處,也使得該翻譯與指引圖上面的其他翻譯(如碧溪草堂Bixi Cottage、木樓Wooden House)相協(xié)調(diào)。另外一處“小姐樓”被譯為“Boat House”,而相對應的“丫環(huán)樓”卻譯為“Slave Girl House”?!癇oat”一詞的使用,只是為了說明該樓的外形像一只小船,“像船一樣的樓”雖能吸引游人注意,但從翻譯目的的角度來看,卻不如譯為“Miss’ House”更能突出該樓所蘊含的文化特色;相應的,將“丫環(huán)樓”改譯為“Maid’s House”,使游客一看便知“Miss’House”與“Maid’s House”是古代中國年輕女主人與丫環(huán)之間相對應的住所,同樣會引起其一探究竟的興趣。
其他景區(qū)的翻譯,同樣存在忽略翻譯目的性的問題。如李小龍樂園里,指示語“機動游樂場”被譯為“childrens playground”(很明顯childrens有誤,應為children’s),譯者似乎為了突出游樂場是專供孩子玩樂的,卻忽略了該游樂場里的機動游戲大人小孩都適合玩。翻譯的目的應該是突出小龍樂園里的這一處機動游樂場,是給所有人帶來歡樂的地方,這正是小龍樂園所吸引人之處,因而直接譯為“pleasure ground”即可更好地實現(xiàn)翻譯目的。以上所分析的翻譯失誤,雖然也有翻譯方法運用不對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缺乏翻譯目的對翻譯方法的指導,或者忽略翻譯的目的法則對連貫法則、忠實法則的主導作用。
譯文文本能否傳遞原文文本的交際功能,也是衡量譯文質(zhì)量的重要標準之一。旅游資料具有多種交際功能,對譯文有制約性,要求譯文文本與其交際功能相切合。景區(qū)內(nèi)的旅游資料具有信息功能,如公示語提供景區(qū)位置、旅游指引、導游圖、景區(qū)內(nèi)人物與花草、飲食、洗手間等各類信息,使游客的游玩更便捷;具有表達功能,旅游資料通過文字、圖形等元素組成的信息并對游客進行有效地傳達,以表達景區(qū)的特色與文化內(nèi)涵;具有呼喚功能,如配備精美圖片的景點介紹冊,以簡明扼要、生動優(yōu)美的介紹來吸引游客進內(nèi)參觀,起到誘導和說服游客接受其旅游產(chǎn)品與服務的作用;具有感染功能,如景區(qū)內(nèi)對某一個歷史人物事跡的介紹,或許能勾起游客對其背景文化的向往;具有宣傳功能,如旅游宣傳冊和網(wǎng)頁對景點具有介紹和推廣的作用。具備這些功能的旅游資料,能極大地吸引游客,而其翻譯自然也應該有效地傳達這些功能,使其對象——外國游客能獲得更多旅游信息。但順德有些景區(qū)的英語翻譯卻未能很好地傳達這些功能,例如:寶林寺介紹冊上面的句子“據(jù)史籍記載,‘太平春雨’是清·雍正年間的鳳邑八景之一”被譯為“In the Qing Dynasty,‘Taiping Spring’is regarded as one of local eight places of interests”,此處“太平春雨”實指“春天的雨水”,譯文“Taiping Spring”未能準確地傳達原文文本的表達功能;另外“清·雍正年間”僅譯為“In the Qing Dynasty”,也沒能夠傳遞原文的信息功能,可改譯為“In the Yongzhe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Taiping Spring Rain’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local eight sceneries”。更具體的信息,便可更好地實現(xiàn)譯文的信息功能、表達功能以及呼喚功能,起到吸引游客的作用。又如寶林寺導游圖上面的“萬佛堂(在建)”附有英語“Hall of Ten Thousand Buddhas”,“在建”二字卻沒有英語。這點欠缺,可能會使外國游客在觀光時產(chǎn)生誤解,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興致盎然地前去參觀,卻會敗興而歸。這也是忽視譯文文本交際功能的切合性的例證。
再如李小龍樂園的一處“在美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權威雜志《時代周刊》評選‘20世紀最具影響的100位名人’的活動中,李小龍作為世界唯一武術家、唯一亞洲人和華人,榮登‘英雄與偶像’組別名人榜(僅20人)”,被譯為“He was named by Time Magazine as one of the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of the 20thcentury in the category of ‘Heroes and Icons’,the only elected material art master,the only Asian person and Chinese”。按照漢語的表達習慣,該句子中的重要信息“作為世界唯一武術家、唯一亞洲人和華人”自然放在狀語從句“在……中”之后,但翻譯成英文后,復制這樣的漢語句序,卻損害了譯文的表達與感染功能,而“僅20人”被刪去后,也減弱了原文的信息功能與感染功能。因此,可改譯為:As the only elected kongfu master,the only Asian and only Chinese,Bruce Lee was included in the Time magazine’s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of 20thCentury” list under the category of “Heroes and Icons”(20 people only)。如此,便使譯文取得了與原文同等的交際功能。
對翻譯目的以及譯文文本功能的忽視,直接導致了在翻譯策略的選擇與使用上不夠靈活,如某個地方的翻譯用了直譯的方法,但或許用拓譯能更好地體現(xiàn)其翻譯目的。有效的翻譯策略,能使我們在翻譯方法的選擇上更靈活,更好地服務于翻譯目的。旅游資料各類交際功能的實現(xiàn),同樣需要多種翻譯方法來體現(xiàn),因為對原文文本交際功能的對等翻譯,最終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翻譯目的。每一處翻譯,其方法的選擇,都應以翻譯目的為指導。應不拘泥于某一種翻譯方法,充分考慮譯文文本的交際功能,靈活運用直譯、意譯、創(chuàng)譯、拓譯、音譯等方法,以滿足景點翻譯的要求。
如小龍樂園的一條橫幅“全國武術冠軍——麥騰龍大師文武圖片展”被譯為“National wushu champion——wheat tenglong master wenwu exhibition”,其中的“武術”、姓氏“麥”、“文武”被生硬地分別譯為“Wushu”、“Wheat”、“Wenwu”,顯然忽視了翻譯策略或方法的靈活性:“武術冠軍”可意譯為“Martial champion”,“麥”可用拼音直譯為“Mai”,考慮到向游客傳遞文化信息的翻譯目的,“文武”不宜用拼音翻譯,可拓譯為“Both art and kongfu”。又如長鹿農(nóng)莊里一處 “因坡斜,殘疾車通行時,需有正常人扶助”被譯為“SLOPING RAMPS,DISABLED CAR USE,THE NEED FOR ASSISTANCE TO NORMAL”。該翻譯亦步亦趨地照搬中文詞意與句序,顯得笨拙累贅,忽略了翻譯方法的靈活性與譯文文本的可讀性,可改譯為“RAMPS. DISABLED VEHICLES MAY NEED ASSISTANCE”??梢姡`活地運用各種翻譯方法,才可更好地滿足翻譯目的的要求。
翻譯目的論將翻譯作為一種基于原文的文本處理過程,認為任何翻譯行為都是由翻譯的目的決定的。翻譯目的論為我們進行景區(qū)英語翻譯,提供了一個新視角:目的、功能、策略三者的相互作用,指引著我們的翻譯。旅游資料作為一種實用性與交際性兼?zhèn)涞膽梦捏w,具有傳播、吸引、呼喚等功能。其翻譯目的,就是通過另一種語言來實現(xiàn)此類功能,以滿足另一類讀者迅速了解景點概況與特色的需求,而譯者的任務,就是靈活運用各種翻譯策略來滿足這種需求。外國游客來到順德旅游的主要動機,是為了開闊視野,體驗新鮮事物,希望了解不同國度、宗教、文化背景以及生活方式下人們的不同之處,自然熱切期望盡可能多地了解到順德的自然風景、生態(tài)、民俗、藝術及宗教等方面的特色文化。因此,景點資料的翻譯,要接受、適應這種翻譯目的的導向作用,既體現(xiàn)出濃烈的文化色彩,也充分考慮到外國游客的反應。正如陳敏所指出的那樣,譯者應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采用靈活的翻譯策略和方法,使譯文明白曉暢,清晰易懂,滿足讀者的欣賞習慣和心理認知環(huán)境,讓他們樂于接受這些異國風情,從而達到對外宣傳招攬游客的目的。[3]總之,始終堅持翻譯目的的導向性、譯文功能的切合性、翻譯策略的靈活性的三性結(jié)合,才能真正提高旅游景點的英譯質(zhì)量。這啟發(fā)我們,需要從翻譯目的、文本的交際功能以及翻譯策略等方面,對現(xiàn)有翻譯進行審視、修改,才能進一步提高各大景區(qū)的英語翻譯質(zhì)量。首先,應該對網(wǎng)站、景點介紹冊、公共標識語、旅游指引圖、門票、景區(qū)內(nèi)人物及樹與花等中英文簡介旅游資料的文本特征和功能進行詳細分析,如景點介紹冊的文本具有全面性,公示語具有簡潔性,旅游指引圖具有便捷性等,翻譯時候應充分考慮這些文本特征;其次,譯者在翻譯準備、翻譯過程以及譯后檢查等階段,都應該時刻運用翻譯目的來督促、指導、檢測自己的翻譯,而且,翻譯時要考慮的對象不僅限于原文文本,而應擴大至景點的實際情況,乃至原語文化,盡量做到清晰易懂,符合游客的欣賞習慣和認知心理環(huán)境,使其受到異國風情與文化的吸引、感染、熏陶,從而起到對外宣傳招攬游客的目的。另外,針對介紹冊、標識語等具體文本,應靈活運用多種翻譯方法進行翻譯、選擇、對比,在目的論指導下,對語言、文化、文本功能進行權衡,充分發(fā)揮譯者的自主性,以求得出最合適的翻譯。最后,有些中文的介紹并沒有把景點的精華表達出來,如果直接翻譯,則不能突出吸引外國游客的地方,這時,需要創(chuàng)譯、拓譯,添加吸引外國游客的內(nèi)容。要做到這些,應由順德旅游管理部門組織相關專業(yè)翻譯人員,對各景區(qū)的譯文進行審查,并對各種旅游資料進行全面糾錯,方可全面提高其翻譯質(zhì)量。
旅游景點的翻譯,作為對外展示一座城市的形象與文化特色的重要方式,在國內(nèi)諸多景區(qū)已經(jīng)逐漸普及,但其翻譯質(zhì)量卻不容樂觀。其所運用的翻譯理論與方法,也沒有統(tǒng)一標準,這也是造成目前景區(qū)翻譯質(zhì)量良莠不齊的原因之一。本文從翻譯目的論角度所探討的目的、功能與策略三者互動的翻譯路徑,不僅為順德旅游景點的英譯策略提供了參考,也為進一步提高國內(nèi)其他景點的英語翻譯質(zhì)量,做出了有益嘗試。
參考文獻:
[1]李偉容.順德旅游景點英譯情況的調(diào)查與分析[J].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4).
[2]李偉容.旅游景點英語翻譯的適應性分析——以順德旅游景點的英譯為例[J].山東社會科學,2012(s2).
[3]陳敏.旅游資料的翻譯目的與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以《懷化旅游指南》為例[J].懷化學院學報,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