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淵偉
(永州市中醫(yī)醫(yī)院內二科 湖南 永州 425000)
冠心病是目前臨床上發(fā)現的對人們身體健康造成威脅最為嚴重的一種慢性心血管常見疾病[1]。本次研究對患有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在治療期間應用化痰逐瘀通脈湯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現匯報研究過程如下。
1.1 一般資料: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抽取94例患有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患者中男26例,女21例;患者年齡在36歲-81歲,平均年齡(53.4±1.7)歲;患病時間1-14年,平均患病時間(6.3±0.8)年;治療組患者中男28例,女19例;患者年齡在38歲-82歲,平均年齡(53.6±1.8)歲;患病時間1-12年,平均患病時間(6.5±0.7)年。本次研究對象在年齡、性別、患病時間等自然指標方面進行組間比較P<0.05,差異均沒有統計學意義,數據可進行對比研究。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治療:口服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每次20mg,每天2次,口服美托洛爾12.5-25mg,每天2-3次,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每次100mg,每晚一次,計劃治療兩個星期。
1.2.2 治療組治療方案:口服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每次20mg,每天2次,口服美托洛爾12.5-25mg,每天2-3次,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每次100mg,每晚一次,并服用化痰逐瘀通脈湯,主要方劑組成為瓜蔞、薤白、半夏、枳實、桃仁、當歸、川芎、丹參、茯苓、炙甘草、黃芪、黨參。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計劃治療兩個星期[2]。
1.3 觀察指標:選擇兩組患者心絞痛的癥狀消失時間、用藥方案實施總時間、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改善幅度、冠心病心絞痛病情治療效果等指標進行對比研究。
1.4 治療效果評價方法:顯效:心絞痛等主要臨床癥狀表現已經徹底或基本消失,心電圖表現恢復正?;虼笾逻_到正常狀態(tài)。有效:心絞痛等主要臨床癥狀表現已經明顯減輕,心電圖表現與治療前比較有大幅度改善。無效:心絞痛等主要臨床癥狀表現沒有任何改善,心電圖表現與治療前基本相同[3]。
1.5 數據處理:研究期間所得數據全部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處理,采用數加減標準差(±s)的形式對所得所有計量資料進行表示,并對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對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如果P<0.05,我們則可以認為數據間的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1 心絞痛癥狀消失時間和用藥方案實施總時間: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硝酸異山梨酯與阿司匹林、美托洛爾聯合治療后(8.51±1.64)d心絞痛癥狀徹底消失,用藥方案共計實施(12.64±1.96)d;治療組患者采用化痰逐瘀通脈湯治療后(5.94±1.35)d心絞痛癥狀徹底消失,用藥方案共計實施(8.07±1.33)d。兩組患者心絞痛癥狀消失時間和用藥方案實施總時間比較組間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絞痛癥狀消失時間和用藥方案實施總時間比較(d)
2.2 治療前后血脂指標的改善幅度: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硝酸異山梨酯與阿司匹林、美托洛爾聯合治療前TG水平為(2.41±0.25)mmol/L,治療后為(2.10±0.19)mmol/L,組內差異顯著(P<0.05);治療前LDLC水平為(4.75±0.16)mmol/L,治療后為(4.22±0.20)mmol/L,組內差異顯著(P<0.05);治療前 HDL-C水平為(1.38±0.34)mmol/L,治療后為(1.47±0.30)mmol/L,組內差異顯著(P<0.05)。治療組患者采用化痰逐瘀通脈湯治療前 TG水平為(2.33±0.16)mmol/L,治療后為(1.32±0.11)mmol/L,組內差異顯著(P<0.05);治療前LDL-C水平為(4.59±0.21)mmol/L,治療后為(2.07±0.18)mmol/L,組內差異顯著(P<0.05);治療前 HDL-C水平為(1.36±0.31)mmol/L,治療后為(2.24±0.43)mmol/L,組內差異顯著(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血脂水平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組間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的改善幅度比較(mmol/L)
2.3 冠心病心絞痛病情治療效果: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硝酸異山梨酯與阿司匹林、美托洛爾聯合治療后,14例患者的心絞痛病情達到顯效治療標準,21例患者的心絞痛病情達到有效治療標準,12例患者的心絞痛病情達到無效治療標準,該組心絞痛治療有效率為74.5%;治療組患者采用化痰逐瘀通脈湯治療后,18例患者的心絞痛病情達到顯效治療標準,25例患者的心絞痛病情達到有效治療標準,4例患者的心絞痛病情達到無效治療標準,該組心絞痛治療有效率為91.5%。兩組心絞痛病情治療效果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冠心病心絞痛病情治療效果比較[n/(%)]
冠心病心絞痛在中醫(yī)學理論中屬于“胸痹”的疾病范疇,中老年患者是該病的高發(fā)人群,該病屬于本虛標實證。一般認為導致該病患者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是年老體衰(心腎陽氣虧虛)、恣食肥甘厚味、肝郁氣滯、寒邪內侵,進而導致氣血痰濁瘀滯、痹阻心脈,最終發(fā)病。近年來的研究,進一步認識到胸痹心痛最基本的病理特征仍然在于虛實兩端:其中年高體衰、氣血陰陽不足為病因之本,而寒凝、氣滯、痰濁、瘀血內阻于心脈等為病因之標?;颊吣赀^半百,腎氣漸衰,心陽不能鼓舞,心氣不足,津液失布,進而出現痰凝瘀阻,痰濁久留,痰瘀交阻,最終會發(fā)為胸痹。加之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在不斷的發(fā)生改變,內生痰濁瘀阻心脈出現胸痹心痛癥狀的患者人數日益增多。
本次研究過程中所采用的化痰逐瘀通脈湯中的瓜蔞、薤白主要具有化痰通陽,行氣止痛;半夏、枳實燥濕消積、行氣散結;茯苓、炙甘草健脾化痰;桃仁、當歸、丹參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川芎為血中之氣藥,活血行氣、調暢氣機,黃芪、黨參益氣通脈。全方共奏化痰散結、逐瘀通絡之功效?,F代藥理學研究結果表明,瓜蔞可使患者的心肌血供量明顯增加;丹參主要具有抗凝、降纖及改善微循環(huán)等多重作用;川芎嗪可以使冠脈流量增加,進而使心肌耗氧量明顯降低[4]。
[1] 全國中西醫(yī)防治及心律失常研究座談會.冠心病心絞痛及心電圖療效標準[J].中醫(yī)雜志,2009,37(10):583
[2]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116-117
[3] 方建安.炙甘草湯加味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52例[J].陜西中醫(yī),2009,24(8):678
[4] 莫子明.瓜蔞皮注射液治療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2010,32(8):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