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貴 周桂芝 徐進紅 羅亞軍 胡知靈(湖南省結(jié)核病醫(yī)院 湖南 長沙 410006)
耐多藥結(jié)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體外試驗證實結(jié)核患者感染的結(jié)核分枝桿菌至少同時對一線抗結(jié)核藥物中的異煙肼和利福平耐藥[1]。MDR-TB具有治療時間長、治療難度大、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等特點。全球有超過5000萬人正遭受MDR-TB菌的感染,并將造成300萬人的死亡[2-4]。MDR-TB總療程需24個月或24個月以上[5]。MDR-TB患者在家庭療養(yǎng)階段的負性情緒和遵醫(yī)行為是治療的薄弱環(huán)節(jié)。MDR-TB患者因受社會歧視而導致社會接觸減少,工作學習能力下降,業(yè)余活動減少等影響,使其負性情緒增加;同時由于MDR-TB療效差、藥物反應大等原因,使患者遵醫(yī)依從性差。電話回訪將“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服務由醫(yī)院延伸至家庭,對加強結(jié)核患者的歸口管理、控制結(jié)核病的復發(fā)、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普及健康保健知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6]。旨在喚起護理同仁對MDR-TB患者負性情緒和遵醫(yī)行為的關注,維護和促進MDR-TB患者的健康。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3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MDRTB患者238例,其中男144例,女94例。入組標準:(1)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結(jié)核病分會制定的核MDR-TB診斷標準;(2)自愿參加,有一定理解能力;(3)無精神病史、無嚴重臟器合并癥;(4)住院15天以上。入組患者一般資料:年齡17-68歲(34.05±11.10歲);病程2-30年;文化程度:小學58例,初中87例,高中57例,大學36例;經(jīng)濟狀況:740-3000元/月,平均為942元/月;痰菌耐藥情況:同時對異煙肼、利福平、鏈霉素耐藥的有66例,對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氧氟沙星耐藥的有27例,對異煙肼、利福平、鏈霉素、氧氟沙星耐藥的有14例,對鏈霉素、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耐藥的有119例,對鏈霉素、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氧氟沙星耐藥12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19例患者。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住院天數(shù)、病程長短、復發(fā)次數(shù)、耐藥情況、經(jīng)濟狀況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P值均大于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出院后予常規(guī)出院指導未予電話回訪,實驗組患者予常規(guī)出院指導,并實行出院后電話回訪,于出院后1周開始定期進行電話回訪,之后每月一次,共7次(約6個月時間)?;卦L措施如下:
1.2.1 收集患者信息:由管床護士將住院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姓名、年齡、性別、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及主要病情摘要(耐藥情況、痰檢排菌情況、合并癥等等)、實驗室檢查異常項目等,如實做好記錄,如有特殊習慣和要求也應做好記錄,以方便出院后電話回訪的進行。
1.2.2 健康的評價和預測:根據(jù)所收集的信息資料,由主管醫(yī)師和責任護士對患者的健康狀況作出評價,并對疾病復發(fā)以及影響疾病預后的相關因素的可能性作出準確預測,是做好電話回訪的關鍵。
1.2.3 電話回訪實施:根據(jù)健康評估得到的資料,制定出電話回訪的具體內(nèi)容和工作流程,由責任心強,業(yè)務拔尖,熟悉患者情況,有較強溝通能力和親和力,具有護師以上職稱的責任護士來完成。選擇的回訪時間是15:00-17:00,具體時間以護患雙方都適合的時間為宜?;卦L間隔時間一般為患者出院后1周內(nèi)一次,第1-6月序每月進行一次,第6-24序每2個月1-2次,整個療程月15-20次。
電話回訪時,掌握好溝通方法和技巧是電話回訪成功的關鍵。①禮貌用語問候患者。②回訪護士做好自我介紹,再切入正題。③回訪前,護士應充分熟悉患者的健康資料內(nèi)容。④回訪內(nèi)容要簡明扼要,表達要清楚,時間控制在5-10分鐘,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要耐心、細致、準確地給予回答,整個回訪過程應保持順暢愉快。⑤回訪內(nèi)容:了解患者出院后的身體狀況、是否規(guī)律服藥、有無藥物反應、家庭消毒隔離是否到位、痰液是否正確處置、患者情緒、是否按時復查、社交活動等,引導患者抒發(fā)自己的不良情緒。⑥回訪目的:了解患者整體情況后,應立即進行歸納、分析、總結(jié),找出存在問題,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支持,讓患者感到社會的支持,堅定信心完成療程。
1.2.4 評價方法:兩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復診時,對其進行調(diào)查,問卷當場發(fā)放,當場回收。特殊患者如不能來醫(yī)院,也可進行電話詢問,由護士協(xié)助填寫。通過比較兩組MDR-TB患者是否規(guī)律服藥、按時復查、合理飲食運動、正確處理痰液、家庭消毒隔離知識的掌握等方面來評價電話回訪對MDR-TB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以及癥狀自評量表(SCL-90)測量患者出院6個月后的情緒狀態(tài)。
1.2.5 統(tǒng)計學方法:所得資料使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
2.1 2 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遵醫(yī)行為調(diào)查情況比較(見表1)
2.2 2 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SDS、SAS評分比較(見表2)
2.3 2 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SCL-90評分比較(見表3)
表1 2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遵醫(yī)行為調(diào)查情況比較(例)
表2 2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SDS、SAS評分比較
表3 2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SCL-90評分比較
3.1 電話回訪可以提高MDR-TB患者遵醫(yī)行為:當患者出院離開病房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對醫(yī)生、護士的囑咐逐漸淡忘,依從性降低[7]。部分MDR-TB患者在家庭療養(yǎng)環(huán)境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督促和約束對消毒隔離意識淡漠,對周圍人群是一種極大的危害。大多數(shù)MDR-TB患者由于服藥時間長、復查次數(shù)頻繁、藥物副反應大、工作和生活壓力大等原因不能堅持規(guī)律用藥和按時復查,導致治愈率低。盡管患者在住院期間已接受過全面的肺結(jié)核治療和護理的知識宣教,但多數(shù)患者在此期間對相關知識尚未完全掌握,部分患者常常因為癥狀有所好轉(zhuǎn)、就診困難、家屬關心不夠而中斷治療,這就需要醫(yī)護人員在患者出院后進行持續(xù)教育和管理[8]。因此通過電話回訪,追蹤患者出院后情況,針對性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有利于提高MDR-TB患者的遵醫(yī)行為[9]。
3.2 電話回訪可以降低MDR-TB患者的負性情緒:MDR-TB患者負性情緒普遍較高,主要原因是 MDR-TB病程長、病情遷延不愈、藥物用量大、藥物反應大、治療費用高等情況,患者容易出現(xiàn)坐立不安、心煩等情緒;疾病的傳染性、隔離治療等讓其遠離社會交際圈、周圍人群的疏遠和歧視等因素導致MDR-TB患者產(chǎn)生焦慮、心煩、敵對等負性情緒,各種負性情緒的交織導致患者心理情緒障礙,對疾病的治療效果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通過電話回訪,為患者做好健康宣教的同時也為患者提供了發(fā)泄不良情緒的途徑,回訪護士可根據(jù)患者的不良情緒給予相應鼓勵及心理支持,并針對患者的實際困難提供對應的社會幫助(如全球基金的免費治療、農(nóng)村大病救助項目中對耐多藥治療的優(yōu)惠信息等等),讓患者感受到醫(yī)務人員對他(她)的關心以及社會對他們的支持,使他們以積極的心態(tài)應對疾病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社會問題,降低負性情緒愉快地接受治療,早日康復。
[1] 肖和平,唐神結(jié).耐藥結(jié)核病防治手冊.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1:14
[2] Cohn D L,Bustreo F,Raviglione M C.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review of the worldwide situation and the WHO/IUATLD global surveillance project.Clin infect Dis 1997,24:S121-S130
[3] Nunn P.The global epidemic the present epidemiology of tuberculosis.Scot Med J,2000,45(9):6-7
[4] Wor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 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 LRJ.Geneva,WHO,2004
[5] 肖和平,王黎霞.耐多藥結(jié)核病化學治療指南.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36:11-13
[6] 戴云琴,陳聽娣.電話回訪式健康教育在出院肺結(jié)核病人中的應用[J].臨床肺科,2006,11(6):777
[7] 俞桃英.護士對出院患者實施電話回訪的體會[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3):246-247
[8] 魏家萍,張淑萍.電話回訪在出院肺結(jié)核患者病人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11,12(24):155-156
[9] 沈瑛,楊科華.腦卒中患者出院后實施電話回訪的體會[J].護理與康復,2010,1(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