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友明 陳劍 李治杰
腹腔鏡胃腸穿孔修補術治療胃腸穿孔療效觀察
江友明 陳劍 李治杰
目的 觀察腹腔鏡胃腸穿孔修補術治療胃腸穿孔的療效。方法 選取安徽淮南新華醫(yī)療集團北方醫(yī)院收治的共11例胃腸穿孔患者在腹腔鏡下實施全層縫合,加蓋大網膜結扎固定;1例雙層縫合;1例做腹壁小切口后采用傳統方法修補,觀察11例胃腸穿孔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11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時間(52.5±6.8)min,術中出血量(23.2±8.5)mL,腸鳴音恢復時間(11.4±3.2)h,肛門排氣恢復時間(19.4±4.5)h,停胃腸減壓時間(2.4±0.9)d,住院時間(6.3±1.4)d,術后復查無潰瘍、腸梗阻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 腹腔鏡胃腸穿孔修補術治療胃腸穿孔療效顯著,創(chuàng)傷小,患者恢復快。
胃腸穿孔;腹腔;修補術
胃腸穿孔是臨床常見急腹癥,病情危急且發(fā)展快,易引發(fā)大出血、感染性休克而死亡[1]。胃腸穿孔一經確診即行急診手術,開腹修補術是其治療的主要術式,療效顯著,但創(chuàng)傷較大,易發(fā)生術后胃腸蠕動功能紊亂及其他并發(fā)癥。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fā)展,腹腔鏡胃腸穿孔修補術在孔徑<0.5cm的胃腸穿孔中普遍適用。本研究對11例胃腸穿孔患者在腹腔鏡下實施胃腸穿孔修補術,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11例均為自2010年6月~2013年8月安徽淮南新華醫(yī)療集團北方醫(yī)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均符合《實用消化病學》中相關診斷標準[2],并經影象學檢查及腹腔鏡檢查確診。其中男6例,女5例;年齡28~47歲,平均(38.4±4.1)歲;穿孔部位:胃竇部5例,十二指腸球部3例,小腸
2例,乙狀結腸1例;發(fā)病原因:潰瘍穿孔8例,腫瘤穿孔3例;穿孔直徑0.22~1.31cm,平均(0.32±0.21)cm。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刀割樣、燒灼樣疼痛,心慌氣短、腹式呼吸減弱或消失,全腹有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等臨床表現。
1.2 手術方法 11例患者均實施腹腔鏡胃腸穿孔修補術治療。常規(guī)氣管插管全麻,取仰臥位;建立氣腹,壓力為13~16 mmHg;取患者臍部上緣做長度為1.0~1.5cm的弧形切口,置入10mm套管針,置入腹腔鏡;于腹腔鏡直視下仔細探查穿孔部位,根據探查結果決定其余操作孔的位置及大小。清除病灶部位胃液及膿液后進行修補及固定縫合,9例患者在腹腔鏡下采用
4-0薇喬線行全層縫合,加蓋大網膜結扎固定,常規(guī)沖洗腹腔,不安置引流管;1例小腸破裂患者,其穿孔的孔徑僅為0.22cm,采用4-0薇喬線行間斷雙層縫合;1例小腸破裂患者,其孔徑為
1.31 cm,裂口較大,周圍的腸管受到嚴重挫傷,經研究決定在腹壁做1個2~3cm的小切口,停氣腹,將穿孔的腸管提出,在腹腔鏡輔助下,采用傳統開腹手術方法縫合裂口,大量生理鹽水進行腹腔沖洗,設置盆腔乳膠管引流。術后11例患者均行常規(guī)胃腸減壓、禁食、營養(yǎng)支持、抗感染、抗炎等治療,并服用質子泵抑制劑。
11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時間36~69min,平均(52.5±6.8)min;術中出血量14~65mL,平均(23.2±8.5)mL;腸鳴音恢復時間7~20.3h,平均(11.4±3.2)h;肛門排氣恢復時間13~29h,平均(19.4±4.5)h;停胃腸減壓時間1~4d,平均(2.4±0.9)d。11例患者最終均治愈出院,住院時間4~9d,平均(6.3±1.4)d,術后復查無潰瘍、腸梗阻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胃腸穿孔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胃腸穿孔的傳統治療方案是開腹行胃大部切除術。近年來,隨著質子泵抑制劑的普遍應用及手術術式的改進,藥物輔助穿孔修補術逐漸成為胃腸穿孔的首選治療方法[3]。然而,開腹胃腸穿孔修補術對患者損傷較大,術后并發(fā)癥多。腹腔鏡手術以其創(chuàng)傷小、探查方便,術后康復快等優(yōu)點在胃腸穿孔治療中的應用漸趨普遍。
傳統開腹手術的切口為10~15cm[4],對患者損傷較大,術中出血量多,且不利于術后康復。李樹杰等[5]研究報道,開腹胃腸穿孔修補術的術中出血量為(68.5±15.6)mL。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創(chuàng)傷小,對患者機體損傷及體內血運等環(huán)境影響較小,減少了術中出血量。本組中,腹腔鏡胃腸穿孔修補術切口僅為1.0~1.5cm,術中出血量僅為(23.2±8.5)mL,低于文獻報道水平。同時,借助腹腔鏡的導視系統,手術視野廣闊、清晰,探測和操作范圍可遍及全腹,避免術中誤操作,降低術后腸梗阻、黏連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雷云鵬等[6]研究報道,開腹胃腸穿孔修補術術后潰瘍、腸梗阻、腸粘連發(fā)生率為22.45%,顯著高于腹腔鏡手術的5.24%。本組中,11例患者術后均無1例發(fā)生潰瘍、腸梗阻、腸粘連。此外,腹腔鏡手術過程操作輕巧,腹腔始終處于封閉狀態(tài),無紗布等刺激物品與腸管及腹膜發(fā)生接觸,無腹內滑液蒸發(fā),對腹腔影響小,患者疼痛感較輕,有利于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本研究中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恢復時間、停胃腸減壓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11.4±3.2)h、(19.4±4.5)h、(2.4±0.9)d,和(6.3±1.4)d,相比李鵬[7]、李楚州[8]等報道的開腹手術的時間短。
綜上所述,腹腔鏡胃腸穿孔修補術治療胃腸穿孔療效顯著,創(chuàng)傷小,患者恢復快,在器械條件滿足、熟練掌握腹腔鏡操作技術的前提下,可作為治療胃腸穿孔的首選方法。
[1] 李福周,吳俊宏,孫權.單純穿孔修補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21例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7):1603-1604.
[2] 張亞歷.實用消化病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201.
[3] Kuzon WM,Crawford R,Binhammer P,et al.Effect of electrosurgicaltechnique on wound healing and early complication rate following abdominal dermolipectomy[J].Ann Plast Surg,2011,37(30):245-246.
[4] 李吉,劉衛(wèi)懷.腹腔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與開腹手術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26):44-46.
[5] 李樹杰,孫松.腹腔鏡與開腹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療效比較[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6):599-600.
[6] 雷云鵬,李冠,劉錚,等.腹腔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40例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19):28-29.
[7] 李鵬,羅衛(wèi)華.腹腔鏡胃腸穿孔修補術對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2(9):211-212.
[8] 李楚州,陳海虹,嚴江.腹腔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與開放手術治療效果對照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1):1457-1458.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2.053
安徽 232052 安徽淮南新華醫(yī)療集團北方醫(yī)院普外科(江友明陳劍 李治杰)